廣西蔗農嚐到機械化生產甜頭

同一片土地,同時種下兩壟甘蔗,歷經數月生長,如今一眼便見高低、粗細。

“謎底在地底下。”廣西農科院研究員、粉壟耕種技術發明人韋本輝說。粉壟耕種技術利用拖拉機帶動螺旋形鑽頭把土壤粉碎成顆粒狀,比傳統耕作深1倍多,具有活土、釋肥、保水、增氧、增溫等功效,有效減少化肥、農藥使用,促進農作物自然增產、提質、增效。

“經過粉壟種植的甘蔗,質量、產量均明顯優於常規種植的甘蔗。”韋本輝介紹說,2010年起,分別在廣西賓陽、武鳴、隆安、崇左等地進行試驗示範,畝增原料蔗1至3噸,增幅27.2%~41.34%。其中,旱地雨養最高畝產10.66噸,增產3.19噸,增幅達41.34%,較為罕見。

這是廣西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的一個縮影。作為我國最大的糖料蔗產區,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和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長期穩定在60%以上,糖產量佔全國70%以上。近年來,廣西加快推進甘蔗高產高糖(簡稱“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不斷取得新突破。截至2018年,全區甘蔗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0.41%,其中機耕水平96.92%,機種水平58.57%。

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首先要解決的是圍繞機收開展的種植機械化。“過去由於地塊小而分散,無法進行機械化作業。”2014年,來賓市高新區鳳凰鎮牛角村委黃安屯村民小組長餘雲開制定“小塊並大塊”計劃,組織村民將全村1000多塊地確權加連片,整合為33塊地,將分散的甘蔗田連成3000畝甘蔗片區,為機械化生產提供了條件,成功創建“雙高”基地,還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種蔗效益大為提升。

“黃安村模式”很快在廣西各地推廣。小塊並大塊,碎地變良田,讓越來越多的蔗農嚐到了農機化的甜頭,種植、施肥、收割、集運,全由機器完成。“讓機器為咱們做事,勞動強度減小,效率大大提高。”蔗農張為武說。

“不需要每個農戶都購置投入大中型機具,我們組織統一的機耕服務隊對整地、種植、管理、收穫4個生產環節進行機械化生產,相比農戶分散種植,甘蔗畝產能提高1噸。”廣西扶南東亞糖業有限責任公司蔗農扶持部經理崖東松告訴記者,從2015起,公司就開始摸索“四聯管”模式,目前已建立6個片區4000餘畝。

受國內蔗糖生產體制影響,糖料蔗進廠運輸物流體系不適應等,甘蔗收穫過程中大型收穫機時常出現“停工待運”,運輸效率低普遍成為甘蔗機收最主要的瓶頸。廣西扶綏縣品信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相應的運輸車輛,率先採用1臺聯合收割機配1臺運輸拖車,且1臺運輸拖車配帶4個運輸掛車模式。收割時,大型切段式甘蔗收穫機將前方成排的甘蔗齊根剪斷,甘蔗被切成小段從機器側面“吐”到一臺同步跟進的轉運車裡。

“放在地裡的掛車相當於給轉運車提供臨時儲運點,收割機和轉運車可以連續作業,形成‘機收集運’一體化。”合作社經理黃文韜說。

“機等車”難題被破解,收割機得以充分發揮效率。合作社機隊組長黃仕遠告訴記者,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後,平均每輛運輸車1天可以運5次左右,日運量是傳統模式的2.5倍以上。

隨著農業生產成本的不斷增加,傳統人工勞作已無法滿足甘蔗生產的需求。面對不斷萎縮的蔗區,廣西各地製糖企業紛紛向蔗區蔗農租賃土地,想方設法穩定“第一車間”。

“在勞動力成本上,運用機械化生產,一年一畝甘蔗地可以節省500元。”崇左市扶綏縣渠黎鎮雷達現代農業合作聯社理事長丁雷告訴記者,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來,通過製糖企業給予資金扶持和技術指導,從蔗地平整、甘蔗施肥、種植到收割、運輸,實現種管收全程機械化,蔗地面積從2000畝猛增到1.3萬餘畝。

蔗農流轉後的蔗地,由製糖企業或第三方種植戶通過“雙高”基地建設,將小塊土地整合成面積較大的地塊,實現適度規模經營,促進了甘蔗生產機械化。第三方種植戶獲得製糖企業一定政策支持,資金壓力減小,形成了良性循環。“土地流轉後,農民成為‘股民’,想外出打工,抬腿就走,種甘蔗賺的錢直接打到卡上,無後顧之憂。”扶綏縣蔗農王長根說。

(本報南寧10月30日電 本報記者 周仕興 本報通訊員 李愛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