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這塊揮別貧困的土地——海東市樂都區脫貧攻堅紀實

圓夢,這塊揮別貧困的土地——海東市樂都區脫貧攻堅紀實

我省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點,樂都區七里店安置點。 袁有輝 攝

圆梦,这块挥别贫困的土地——海东市乐都区脱贫攻坚纪实

樂都大櫻桃種植,讓貧困戶多了一份收入。 本報記者 張多鈞 攝

樂都,分佈在河湟谷地狹長地帶的人文古都。橫穿其間的湟水河滔滔不息,亙古迴盪的農耕底蘊源遠流長。

縱觀往來,從一個農耕古鎮到樓宇錯落現代化城市挺進的更迭。這裡,有奔向幸福小康的動力,有共創美好家園的自信和毅力。

細看當今,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殘破的舊宅喜遷新居,從產業單薄到家家有產業,增收致富門路廣開。這裡,有擺脫貧困的渴望,有戰勝貧困的幹勁和豪情。

過去的三年間,海東市樂都區2.5萬人擺脫貧困,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18.4%降低至2.8%。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旅遊扶貧……當這些因地制宜的項目到產到戶,湟水谷地,尤其是在樂都區南北山的腦山溝壑中,持續發揮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巨大作用。

今年,樂都區28個貧困村將實現貧困“退出”,全區實現整體摘帽“清零”!

金秋時節,當記者走進樂都區淺腦山地區的貧困村時,聽到村委會傳來籌劃脫貧後產業發展的討論聲;貧困戶遷入新居過上新生活的點贊聲;自家門前販賣特色農產品的吆喝聲……看到寬敞整潔的硬化路直通每家每戶,靚麗整齊的新居民房炊煙裊裊,埋頭在特色產業大棚和基地裡的貧困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裡的各族幹部群眾正馬不停蹄向著最後的決勝衝刺。

拓寬致富的“大路”

深秋的一天傍晚,家住樂都區壽樂鎮倉家峽村的巴措毛,急忙趕著自家的牛群入圈。眼前的牛圈算不上很大,但是這對於搞養殖起步晚的巴措毛一家來說已經足夠。

“今年光靠這20頭牛就能讓我家脫貧啦!”現年60歲的巴措毛很有自信。

倉家峽村地處樂都區的淺山地區,是個純牧業村。有可利用草場600公頃,過去就有人家養殖犛牛。由於草場分佈零散、犛牛生長週期長、成本高,百姓很難通過養殖犛牛增收。

要想脫貧需要產業發展,需要有致富的門路。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組在調研和分析後決定優化養殖模式和技術,從山東一家養殖場引進了比較成熟的西門塔爾牛。

“我們村畜牧業底子厚,村民們大部分都有養殖經驗,西門塔爾牛具有生長週期短、收回成本快和飼養條件簡單的優勢,能發展成規模。”村黨支部書記倉尕旦介紹說。

在倉家峽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每人補貼5400元實施到戶產業養牛項目,巴措毛的20頭牛也正是因為這個政策壯大起來的。

“剛開始想的是政府免費給我們的牛,不要白不要。沒想到,自己越養越起勁了!”巴措毛坦然地說。沒過半年時間,巴措毛養的3頭牛就到了出欄的時間,當時就有了近萬元的收入,一頭母牛還產下了小牛。

“那時候起,我就想著多養些牛,還把家裡的0.4公頃地都種上了燕麥草,讓牛吃得更好!”嚐到甜頭的巴措毛幹勁十足,通過自籌和陸陸續續借貸的錢一步步地擴大養殖規模,如今家裡已經有了20頭西門塔爾牛,來年不僅可以還完借款,還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現在倉家峽村的47戶貧困群眾已經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而且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有牛,加上光伏產業扶貧分紅、公益性崗位,戶均每年能增收2萬多元。”倉尕旦書記笑著說,“今年,扎碾公路也通了車,我們村還有了自己的旅遊扶貧項目。這下,村民們的選擇就更多了,除了養牛還可以在就近的華銳風情園務工,也可以在路邊賣特產。”

壽樂鎮倉家峽村計劃於今年徹底脫貧“退出”。而在樂都區今年要脫貧的28個村子裡,像倉家峽村一樣依託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的還有很多。

高店鎮富硒大蒜、洪水鎮大果櫻桃、蒲臺鄉油牡丹、峰堆鄉分佈式光伏、高廟鎮卯寨景區……精準扶貧以來,樂都區累計投入到產到戶資金14761.44萬元,結合農民合作社、家庭農牧場和種養大戶的培育,建立健全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輻射帶動貧困村、貧困群眾全面發展,產業發展斬斷了“窮根”,為當地群眾拓寬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大路”。

敲開幸福的“大門”

走進樂都區中壩藏族鄉泉腦村,紅磚青瓦的新居整齊劃一,入村的硬化道路上不時有汽車穿行而過。

作為深度貧困村,不管是村民還是村幹部,誰都想不到曾經那個破敗的小村莊如今能變成一副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模樣。

“以前,我們幾代人生活在山上,住的是低矮破舊的土坯房,吃的是窖水,出行、看病、上學都很困難。現在,政策好,我們搬進了新房,每戶五間磚瓦房,老人看病,娃娃上學方便多了。”說起搬遷前後的對比,泉腦村村支部書記趙洪維說。

搬遷前的泉腦村在海拔2800米的山頂上,那裡土地貧瘠、環境惡劣、吃水困難、交通不便。2017年10月,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將35戶12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到了交通便利、地理條件較好的洪水鎮,剩餘的100戶非建檔立卡戶搬遷至李家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水、電、路、管網和社會服務等配套設施齊全的新家。

貧困戶趙洪良的家裡整潔明亮,傢俱家電一應俱全,80平方米的房間還有一個小院,“原來住的房子破破爛爛,下大雨就倒的倒塌的塌,太苦了。自從搬下來,我們住得好、娃娃們上學好,交通好,看病方便,外出方便,幹啥都方便,村裡人都高興,等明年天然氣開通,我們往後的日子過得不比城裡人差。”趙洪良格外興奮。

“苦我們這一代人,幸福下一代人。”這是中壩藏族鄉副鄉長謝明俊在當時進行搬遷工作時經常對村民們說的話。他說:“泉腦村搬遷搬得好啊,要知道在這15年內,村裡可是一個媳婦都沒娶進來過,沒有一個姑娘想嫁到以前那個村子裡。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村民們觀念上的變化,逼著大家產生內生動力,村子裡馬上要成立養殖合作社和掃帚加工廠,可以解決一部分農戶的就業問題。”

搬下來的這兩年,泉腦村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中的不少人不再整天只知道曬太陽,而是想著“政府該幫助我們的都幫了,現在我們也該解決自己的問題了”。這些,都是搬遷帶給大家的看不到的“紅利,”也是脫貧工作最為關鍵的內容。

對此,泉腦村第一書記熊成育滿懷信心:“今年泉腦村的脫貧沒有問題,村裡也沒有拖後腿的問題,都能達標,泉腦村‘摘帽’指日可待。”

“十三五”期間,樂都區易地扶貧搬遷農戶7466戶24767人,搬遷規模居全市之首,年底實現全面入住。七里店易地搬遷安置點成為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整個項目建成後可安置樂都區蘆花、馬廠、中嶺等11個鄉鎮的1946戶居民。

暢通小康的“大橋”

這段時間樂都區中嶺鄉的黨員幹部都忙個不停,深夜挑燈趕材料,緊盯項目進展,成為這段日子的常事。

“脫貧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是當前的重中之重。”中嶺鄉黨委書記朵春英鄭重地說道。

中嶺鄉,位於樂都區下北山地區,是省級深度貧困鄉。這裡的村民們大多靠天吃飯,由於道路崎嶇,九轉十八回,交通不便,山勢也比較陡峭,許多村居都是依山而建。

築基強根,暢通群眾在脫貧路上的每個環節。“相比臨近川水地區的貧困村,我們這邊的發展相對滯後,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談起中嶺鄉脫貧工作中的思路,朵書記表示完善村子基礎設施建設和硬件提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嶺鄉山大溝深的“窘境”。

為何朵書記把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這麼看重?當我們踏上前往中嶺鄉剷剷窪村的道路時,這個謎團躍然於眼前。

通往剷剷窪村的是一條山道,瀝青路面早已代替了以往的泥濘山路,不過看似只有一段車程的山路,在曲折盤桓下路途便長了起來。途中淺山坳裡廢棄的莊廓長滿了雜草,臨近處磚混式的新居此起彼伏,沿路的山丘兩側村民們忙著將收穫的土豆裝進麻袋裡。

剷剷窪村現有住戶173戶,627人,村民們靠種植土豆、青稞、豌豆等傳統農作物和外出打工為生。

“過去,別說把家裡的洋芋送出去,就連自己一年也出不了趟遠門。”62歲的貧困戶孫福壽望著眼前的瀝青路若有所思。

老孫說,中嶺鄉的土豆原本就在樂都遠近聞名,可是一到土豆收穫季節,大家都高興不起來,都在為土豆的銷路發愁。

不過,困擾老孫和剷剷窪村村民們多年的難題就在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下迎刃而解。隨著鄉村道路硬化項目的實施,山路變得寬敞起來,硬化道路也直通每家每戶。

自入村的山路被“打通”,剷剷窪村的面貌也開始發生變化。一輛輛滿載建材的貨車進入村裡,村民們從過去居住的窯洞遷入磚混式結構的新居,太陽能路燈、嶄新的衛生院、文化廣場,村裡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了起來。

“過去,我們村除了窯洞就是窯洞,現在可不一樣了,你看村裡水電路這些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民生產生活都有了保障,大家的幹勁越來越足了。”村黨支部書記李積庫由衷地說道。

如今,剷剷窪村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村莊變得更加靚麗,村民們也能靠種植“65”洋芋,搭乘電商快車,實現脫貧“摘帽”。

精準扶貧以來,樂都區為引導貧困戶發展脫貧致富產業,加快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安排扶貧專項資金6240萬元,同比增加1040萬元,增長20%。截至今年3月底,共爭取各類支農專項資金3.6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