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鄂州之葛店的陳祥發佈疋店

葛店的陳祥發佈疋店

人文鄂州之葛店的陳祥發佈疋店

“陳祥發”布疋店在葛店六會頭,即范家巷一號,是葛店街較大的老店之一。店鋪是一幢青磚出垛、一進四幢的三間古式青磚大屋。前面臨街的三間是店,共兩個門面,一個是兩間的大店面,另一個是一間的小店面。兩個店面的櫃檯,都是木質四層的貨架,印好的花布和出售的布疋、綢緞擺滿貨架。小櫃檯多是給人家加工的印花布。兩個櫃檯中間有一個極高的木凳,坐在上面的是看場子的主事。由於陳祥發的老闆陳協元經營有方,加之印染的布疋、顏料等原材料選料講究,印出來的花布不僅花色豐富,而且色澤鮮豔,深受消費者的歡迎,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其實,陳祥發佈疋店是陳協元的父親陳之銀的印染作坊發展而來的。
  陳之銀是清末出生在葛店秀海灣的莊稼人,他頭腦靈活,吃苦耐勞。長大成人後,陳之銀不僅從父親手裡接過“陳祥發”印染作坊,自己添置了雜貨鋪,又在戴家窯燒磚,還種了五六十畝田地的莊稼。除了雜貨生意請了一人外,其他的都是自己做。農閒時,早上五更起來,先把印染坊裡的活做完,然後挑著一擔空磚夾,到戴家窯燒磚,回來吃飯時帶一擔磚回來;農忙時他以搶收為主,平時施肥除草等莊稼活就讓女工們去做。這樣過了幾年,他家做的那幢一正兩橫的大房子,所用的磚,都是他一個人早出晚歸挑回來的。由於秀海灣子比較大,常常是顧客盈門,生意越做越紅火,到了二十世紀初,老大陳協元長大了,也可以幫忙做些事,於是陳之銀讓他幫忙印染。

人文鄂州之葛店的陳祥發佈疋店


  印染的程序很多,而且每道程序都是力氣活。陳協元到印染坊後,學會了印布的每一道工序,也把進布和出貨的渠道都搞熟了。
  在上世紀30年代,成家立業的陳協元正式提出自己開染坊。躊躇滿志的陳協元覺得,祖傳的印染業雖好,但在秀海這樣的鄉下是難以擴大規模的,於是他到大灣街岳父家附近租了房,在大灣正式打出了祖傳“陳祥發”的招牌,開起染印店來。陳協元在大灣經營了四五年,生意日漸紅火起來。但陳協元仍覺得大灣街小,不能實現他的志願,便又把“陳祥發”老店遷到葛店。

人文鄂州之葛店的陳祥發佈疋店


  到葛店後,陳協元在日本人炸的廢墟上搭了兩個棚子,不僅做印染,而且還增加了營銷布疋生意。在陳協元的精心打理下,生意很快紅火起來,產品遠銷江西、安徽等省。每到農閒時,老父親陳之銀也來葛店幫忙。幾年後,陳協元經濟實力增強了,花了近萬塊大洋,買了范家的這幢房子,掛上了陳祥發佈疋店的招牌。有了這個漂亮的店面,陳協元如魚得水,大展身手,生意越做越大,日進斗金了。
  陳協元在經營中,非常重視三點。一是質量。首先把好進貨關,不是上等的原材料不進。二是誠信為先。經商沒有誠信就難以在商界立足,為了信譽,就是無利也要踐言。三是待人禮儀為先。不管何人,有沒有生意,只要到他的店裡來,端茶敬菸,非常客氣。對待請來的先生夥計,他也十分敬重。每餐飯,先生夥計們先坐在桌上吃,自家的小孩、女人只有等他們吃完了,才能在桌上吃飯。平常他還十分注重儀表,身著長衫,袖口捲上一道,露出裡面的白袖,活脫脫一個文人形象,可他又不是先生,於是人們叫他“假先生”。

人文鄂州之葛店的陳祥發佈疋店


  陳祥發的招牌響了,陳協元的名氣也大了,被選為葛店的商會副會長,思想也很進步,曾兩次給新四軍獨立五團贈軍費,還不收欠條,被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