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勳為什麼對清朝念念不忘?

她她她被感情騙了丶


民國成立後,清廷已是過去式。

為了迎接新時代,大家紛紛響應政府號召,剪掉腦後拖了200多年的辮子,表示與封建王朝決裂。但有個人卻冥頑不化,不光自己留著辮子,還不許受他管制的定武軍將士剪辮子。除此外,他還發起復闢運動,扶持溥儀再次登基。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就是張勳。

(張勳舊照)

那麼,張勳為什麼如此忠於滿清呢?

張勳是江西奉新人,他身世坎坷,年幼時父母雙亡,只能和爺爺相依為命,生活極為困苦。但爺爺沒少給他講忠烈故事,這無形中影響到了他未來的人生。

1860年,太平軍起義攻到了奉新。在戰亂中,張勳的爺爺被太平軍所殺,6歲的張勳開始了孤苦伶仃的生活。就在他走投無路之際,被一退休官員收留,這才好歹活了下來。

1884年,此時的清廷內有捻軍作亂,外有列強入侵,面對內憂外患,清廷只能不斷招募新兵。

張勳心有報效朝廷的願望,於是應徵入伍。

他先隨廣西提督蘇元春征戰四方。由於他勇武有謀,再加上他很有擔當,凡戰必身先士卒。所以得到蘇元春的賞識,不久便被提拔為參將。

1895年,袁世凱受清廷之命督練新軍。

袁世凱久聞張勳之名,將他招至麾下。先是給了他一個管帶(類似於營長)的職務,後來由於張勳在小站練兵時,治軍嚴明,因此又提拔他為行營中軍(督練處總務長)。

義和團在山東爆發後,清廷任命袁世凱為山東巡撫,前往山東對其進行鎮壓。張勳被袁世凱視為心腹,率軍一同前往。

不過,受義和團影響,再加上端郡王載漪等人向慈禧鼓吹義和團是刀槍不入之身。結果,一向迷信的慈禧信以為真,認為這樣能和洋鬼子們的大炮火槍槓一槓,所以她有恃無恐地向西方列強宣戰。

當然,結果很悲劇,八國連軍如虎狼,很快就從天津打到了北京城。

(慈禧畫像)

慈禧幾次下命,要各地官員率兵勤王。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大家居然按兵不動。李鴻章、袁世凱等人還聯合起來搞了個“東南互保”。

眼看炮聲隆隆,皇宮已經不是個安全之處,慈禧不得不帶著光緒等人狼狽出逃。那一路,慈禧著實受了不少苦。所以她急命李鴻章進京與洋人斡旋,希望儘快能結束這場噩夢。

李鴻章在與洋人簽下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後,洋人終於答應退兵,慈禧這才長出了一口氣,待確認安全無誤後,這才起駕回鑾。

消息靈通的袁世凱馬上派人去護駕,去的這個人,正是張勳。

張勳沒想到他一個小小人物,竟然還能見到慈禧這樣呼風喚雨的實權人物。一路上不免鞍前馬後,小心侍候,唯恐出了一點紕漏。

據史料記載,說張勳由於操勞過度,引發了痔瘡,但他一直隱忍不說,堅持完成任務。

後來,還是慈禧身邊的太監李蓮英看到張勳褲子上一片紅,問起來,才知道事情原委。

張勳這樣賣力盡職,忠心耿耿,給慈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慈禧回京後,便提拔張勳為御前侍衛,讓他負責自己和光緒的安全。

要知道,在滿清漫長的統治時期,由於滿人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御前侍衛這個職務,歷來都沒有漢人的份。正是這個原因,張勳覺得無比榮耀。再想到自己能有今天,全靠清廷和慈禧。所以他打心眼裡愛戴慈禧,感謝政府,工作上愈發兢兢業業,從未曾出過半毫差錯。

慈禧病逝後,肩祧同治和光緒兩房的溥儀繼承了帝位。雖然清廷已岌岌可危,但皇帝登基還是要普天同慶的規矩沒有破。張勳由於保衛有功,被提拔為江南提督。

(袁世凱舊照)

1911年10月,武昌革命爆發,各地紛紛響應,宣佈獨立。

在南京鎮守的張勳堅決維護清廷,率領他統領的第九軍與革命軍誓死頑抗。

清廷對張勳的表現大為感動,再次任命他為兩江總督、江蘇巡撫、南洋大臣等眾多高官重職。

然而,面對歷史的進程,張勳的作用實在是微不足道,隨著隆裕太后宣佈退位,清廷還是亡了國。

國民政府建立後,出任總統的袁世凱,屢次下令,全民剪髮。

張勳卻為了表示自己忠於清廷,堅決不剪辮子。還要求手下的將士也不許剪辮子。他這種行為讓袁世凱好生氣惱,但考慮到政權尚不穩定,所以最後,袁世凱還是隻能對他睜一眼閉一眼,隨便他了。

袁世凱去世後,黎元洪和段祺瑞由於權利矛盾加深鬧出了“府院之爭”。一向和滿清遺老們多有往來的張勳便以調停為藉口,率兵進京發起復辟運動,並逼迫黎元洪解散國會。

隨後,張勳扶持溥儀在紫禁城復辟稱帝。

然而他的倒行逆施引發了全國的聲討,各地官軍發起護國運動。在大家的聲討中,溥儀復辟僅12天便宣告退位。張勳也遭到通緝,只能躲到天津租界避禍。

得到政府特赦後,見覆闢無望的張勳從此隱居於天津,再也沒有過問過政事。在他死後,溥儀感念他對清廷一片忠心,於是賜他諡號“忠武”。

從清朝亡國後,張勳的行為來看,他確實擔得起這個諡號。

(參考史料:《張勳復辟始末》)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辛亥革命爆發後,大部分清朝舊臣都見風使舵,搖身一變成為了民國的官員,唯獨張勳一直對清王朝忠心耿耿,始終把復興清王朝當作了自己的目標。


張勳之所以對清朝忠心耿耿,一方面是因為張勳曾經受過慈禧太后等人的恩惠,另一方面是因為張勳本身就是一個忠君愛國的人。

張勳年幼的時候是一個孤兒,一直到了30歲才開始投軍報國。參軍後張勳的作戰勇猛,很快就在軍隊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名軍官。

袁世凱剛剛組建北洋新軍的時候,張勳擔任新軍工程營管帶,後來一路升至總兵。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後,慈禧太后逃到了西安,身邊沒有多少部隊保護,袁世凱派遣張勳帶領部隊從西安一路護送慈禧太后返回京城,張勳因此受到慈禧太后的重視,被授予了“巴圖魯”的稱號。

慈禧太后回到京城後,張勳擔任清朝御前護衛,經常跟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出行。後來慈禧太后提拔張勳擔任雲南提督,張勳不願意離開朝廷,沒有前去赴任之後。慈禧太后又改任張勳為甘肅提督,張勳仍然沒有赴任。


張勳之所以拒絕擔任地方大員,主要就是因為張勳對清朝忠心耿耿,不願意離開皇帝和太后的身邊。在慈禧的一路關照下,張勳的仕途非常順暢,在慈禧太后去世後,張勳被任命為江南提督,駐守在南京地區。 辛亥革命爆發後,很多地方官員都紛紛響應革命,唯獨張勳帶領部隊負隅頑抗。

在清朝皇室退位後,張勳寧死不肯剪下辮子,由於張勳對待士兵非常好,張勳手下士兵數萬人紛紛效仿張勳,沒有一個人剪下辮子,張勳的定武軍也被人們稱之為“辮子軍”。

其實以張勳手中的兵力,完全能夠在民國初年成為一個大軍閥。然而張勳一直秉承忠君愛國的思想,始終把復興清王朝當作最重要的事情。 袁世凱掌權時期,張勳率領辮子軍駐紮在徐州,為了能夠完成復辟,張勳拉攏了7個省的地方大員同謀。然而這些地方大員都不是真心支持清王朝復辟,他們之所以同張勳建立同盟關係,不過是看著張勳兵強馬壯,想要謀求利益而已。


段祺瑞和黎元洪爆發府院之爭後,張勳拉攏13個省的地方大員組成復辟同盟,並且親自帶領5000辮子軍入京調停,支持末代皇帝溥儀復辟。

在張勳復辟的消息傳出後,段祺瑞立刻組織了“討逆軍”攻打張勳,最終張勳的辮子軍被討逆軍擊敗,張勳被迫逃到了外國使館,從此下野不問政事。後來民國的一些官僚又想要邀請張勳出山做官,張勳知道復辟無望,拒絕了這些人的邀請。在退出政壇後,張勳做生意賺了很多錢,張勳用這些家產幫助江西地區搞了很多建設。

在張勳去世的時候,很多江西百姓都自發的為張勳送別,北洋政府的要員幾乎都參加了張勳的葬禮,末代皇帝溥儀給了張勳最高級別的諡號,就連孫中山也給張勳送了輓聯。雖然張勳是一個迂腐不化的人,但是張勳忠君愛國的作風打動了民國時期的大部分人。


夏目歷史君


“辮帥”張勳,是“大清”忠臣,也是民國怪人。這個人,其實也是滿清徹底垮臺、根本沒辦法死灰復燃的的證明人物。

他曾被譽為“大清”最後的擎天柱。“中華民國”自1912年成立,雖然不斷有軍閥和野心家意圖不軌,但至少形式上多是尊重“民國體制”的。數十年間,除了袁世凱之外,也就剩有“辮帥”張勳一人,1917年7月冷不丁地搞出一起復闢大戲,還幾乎置民國於覆滅,算起來是“民國共和”的第一罪人吧。

當年,這麼一個武夫,帶著還不到五千的辮子兵,就敢在京城宣佈改朝換代,後來怎麼理解都是一場笑話。可這出鬧劇又確實影響深遠:這位江西人的舉動,以及他的滑稽式失敗,基本上結束了滿清舊官僚們所有不切實際的夢想,遺老們的最後一線希望也被擊碎。後來,是有一些滿清死忠粉,追隨溥儀逆流跑到東北搞“偽滿洲帝國”,但性質上還不如說是外來政權合適。而更多遺老則是從此蟄伏山林,憂憂以終。

張勳復辟這個事件,在歷史上是多是作為滑稽戲存在的。但是,公平地說,從這位愚忠愚孝的辮帥身上,我們還是可以惋惜地看到一種文化傳統的終結。


張勳復辟,前後就10來天,完全是匹夫之勇式瞎搞。所以當時人,連他的遺老同道都對他嗤之以鼻,福建林紓指責他是“假復辟之名,圖一身之富貴”,真是裡外不是人!

但是,說張勳亂來沒問題,但是追究他動機不純,則顯然冤枉他了。張勳這人,為什麼會如此忠於大清,至死不改,說起來原因倒也簡單。他自己的一些講話,和時人的回憶文字早已表白清楚:他自認生在滿清,世受皇祿,又有光緒與慈禧的點滴賞識之恩。從傳統倫理道義上,他覺得他永遠都是“大清”子民,是清室之臣,無論天地如何改換,他的這個認知不會變。這是他為人的底線守則,也是他的“三觀”核心,甚至可說是他所理解的“正能量”。

他從來沒有認同過南京國民政府。他是袁世凱的手下,但是1913年袁坐上大總統位時,張勳就敢牴觸,明確表示自身仍效忠清室,自己辮子引以為榮不說,還禁其部卒剪去髮辮。這個人,你可以說他愚昧,說他殘暴,但是換個角度看,他又確實有著人所難及的信念和操守。人性的複雜程度也在這裡。他對清朝念念不忘,固然愚不可及,但是那種對信仰的堅持,甚或超出生命的看重,還是讓人可生敬意的。

要知道,在他之後的民國人物,其實都越來越講強權,再講什麼操守都成為被嘲笑之事。為此,有關1917年7月的復辟事件,國民黨大佬鄒魯後來就為他說過公道話。說張當初如此倉促,主要不是大腦簡單,而是他覺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去搞。

他這樣的人,確實本身就不是一個“莽夫”二字就可以被評定的。在晚清那樣一個亂世,像他這樣完全沒有靠山,就是一介大兵,竟也能混成江南提督,成方鎮大員,肚子裡頭沒有點溝溝道道,如何辦得來呢?


從這層意義看,張勳是真愛滿清者,也是真有道義者。也是標準化愚忠式“遺民”。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朝代覆滅,總會有無數的“遺民”為了前朝而死,滿清很可憐,做戲的“遺民”很多,但真的可以為了清室可生可死的,真沒幾個。張勳就是那種鐵桿型號的遺民,復辟大清就是他的精神支柱。而這種不講道理的頑固堅持,也導致他一旦有機可趁時,會急不可耐地搞復辟。

在我看來,民國的清遺民,也分兩類。一種,是康梁式的,屬於“理念復辟黨”,認為既然共和搞不好,還不如迎回一個原汁原味的大清,他們也因此比較好講話,腦子通順了也不妨礙識時務改投民國。另外一種,就是張勳版本的,是“腦殘粉清黨”,滿腦子就只認“大清皇上”,根本不分青紅皂白。“皇帝”讓他死,他都可以當場撞牆。

所以,從這一點看,他是十惡不赦的軍閥,可也是不乏真誠之人。你說,早已都改朝換代了,那根辮子早已是升官發財的累贅,甚至是“罪狀”,但唯他張勳愛辮如命。有一二軼事很好說明他的痴心不改:他曾向勸他剪辮的頂頭上司袁世凱咆哮 :“頭可斷,髮辮絕不可剪”;他曾垂涎名伶劉喜奎,欲納她為妾,劉喜奎提出的條件之一,就是“必須剪掉辮子” ,但他就是不願意,“為了江山不愛美人”。

他是1923年才病逝的,直到斷氣,頭上那根辮子,還是護衛的妥妥的。愚到徹底不悟,愚到至死不休,也是讓人怪不好苛責的。


晚清民國人,喜歡說大話,多作偽,高調的假“遺民”如江之鯽。張勳是愚忠,可也是真忠,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算難能可貴的表裡如一。

他真正的“復辟黨”,不是惺惺做戲。他也因此,在常常被人拎出取笑一番的同時,也讓一些對手內心抱持尊重。那時很多遺民,沽名釣譽,整天痛哭流涕說如何愛溥儀,不過就是在被時代淘汰之後,趁著最後的餘光,趁機撈點政治資本的殘渣,搞點人品的同情認證。說穿了就是做戲,感動自己,同時掙點生活費,高級一點的就是別所有圖。比如,同為搞復辟,袁世凱的搞法,動機完全就是來自權力的慾火焚身。

而他張勳,就是一個念茲在茲忠君效國的清朝迂腐舊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所謂的報“軍父之仇”。愚昧夠愚昧,但頑固也是徹底地頑固,不怕千夫所指,無懼不名一文。閻錫山後來說這些愚忠人物,“我確以為事是事,人是人,革命是歷史,忠貞是人格。吾人不能以革命的事業,抹殺他們的人格!”;張勳死後,孫文發悼詞,說“文對於真復辟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 。

這些,都是敬重對手的公道話。這種人,真是那種複雜人類的交結體。言行上,你可以盡情鄙視他,但是他的人格,又會讓你凜然生敬。


張勳,實際也有認可他品行的人,包括敵手。其實,無論哪朝哪代,不管政見差異如何,人的內心即便不認同,都會對這類有理念的“抱殘守缺”者,抱有敬重之意。

這就有點像今日寶島上的王某堅童鞋,他的主張是讓人厭惡的,但他因了一以貫之的真誠,反倒成了最受我們民眾歡迎的島上人物。所以,我自己讀史,從來沒覺他搞笑。他可以是愚昧的,是殘酷的,是人品惡劣的,是殘民以逞的,但他之忠情,也有忠誠慷慨、憨厚重義、知恩圖報的一面。

亂世中,人命最賤。所謂的信念和操守,在苟活和利益面前,一份不值。過去,明遺民顧炎武議論說,易姓改號,乃至民族淪陷,還只是“亡國”而已,悲慘但還不至於讓人完全絕望。一旦人類的世界,傳統禮儀喪失,忠信篤敬之道完全傾覆,才是真正的“亡天下”,世界是徹底潰散,不可挽救了。

從這角度想。張勳可能是極可惡的,但他的愚忠的一以貫之,和信念的生死不移,倒也是人性的閃光點。要說他搞笑,笑他的人,其實才真是搞笑的吧。這人,可罵,但不可笑。


劉愚愚


張勳,人稱“辮帥”,也被視為在清朝被推倒後對滿清最有感情的軍閥。

1917年6月,張勳趁著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爭”鬧得不可開交之際,打著“調停”的旗號,突率五千“辮子軍”浩浩蕩蕩地開入了北京。

他到了北京後,便迫不及待地去紫禁城,他很迫切地想要見見溥儀。

他一見到溥儀,轟然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磕了頭,說:“臣張勳跪請聖安......”

溥儀對他的態度感到滿意,心裡很爽,宮裡的人總說他是皇帝,可是他的皇權卻用在太監和宮女身上,此時手握實權的張勳向他下跪磕頭,又自稱為“臣”,總算讓他感受到了皇權的威嚴。

所以,溥儀高興地給張勳賜了座。

對於溥儀和張勳的見面,帝師陳寶琛早已面授機宜,所以此時不過11歲的溥儀倒也能勉強應對得了張勳。

張勳聊著聊著便忍不住拍起了溥儀的馬屁:“皇上真是天亶聰明!”

溥儀也很吃這套,不過他也謹記陳寶琛的教誨,所以謙遜地說:“我差的很遠,我年輕,知道的是挺少。”

張勳一聽,溥儀說的倒也沒錯,失了江山,又被囚禁在這紫禁城中,知道的確實不多,可嘴上還是得好好恭維:“本朝聖祖仁皇帝也是沖齡踐祚,六歲登極呀!”

溥儀被這個馬屁拍的暈乎乎的,不過,康熙終究是祖宗,所以他忙說:“我怎麼比得上祖宗,那是祖宗......”

過了半個月,張勳又入宮覲見溥儀,溥儀原以為他又來請安了,可是陳寶琛卻說萬事俱備,張勳是“來擁戴皇上覆位聽政”。

溥儀聽得一愣一愣的,心裡卻也明白了“復位聽政”這四個字的意思。

張勳見了溥儀,激動地說:“隆裕皇太后不忍為了一姓的尊容,讓萬姓遭殃,才下詔辦了共和。誰知辦得民不聊生......共和不合咱的國慶,只有皇上覆位,萬民才能得救......”

溥儀依照陳寶琛所說的“不要立刻答應,先推辭”,對張勳說:“我年齡太小,無才無德,當不了如此大任。”

對於溥儀的婉拒,張勳也早有所料,所以不但沒有感到失望,反而耐心地誇起了溥儀,又將康熙6歲當皇帝的事說了一遍,然後又開始了“勸進”。

溥儀心想應該差不多了,於是便說:“既然如此,我就勉為其難吧!”

溥儀嘴上雖然說著勉為其難,可實際上心中已經樂開了花,皇帝呀,終於能夠當一個“真皇帝”了!

於是,便有了“丁巳復辟”這戲劇性一幕,這一幕僅僅維持了12天,溥儀便又被從皇位上趕了下來。

這一幕,也是張勳一生中最為精彩,也最為滑稽可笑的一幕。

張勳為什麼對清朝念念不忘,即便已過花甲,卻仍然想著恢復清朝的統治?

張勳生於1854年,他小時候很皮很皮,皮的將他的繼母氣得投水自盡,她得對這個便宜兒子有多失望,有多惱怒,才會投水自盡呀!

他繼母一死,他的哥哥和弟弟被叔伯領養了,偏偏沒有一個人願意領養調皮搗蛋、氣死繼母的他,所以,他成了一隻“流浪的狗”。

後來,他15歲時經人介紹去給一個許姓人家放牛,從而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許家少爺許希甫。

他能夠讀書寫字、娶妻、投軍,統統離不了許希甫的幫助。

張勳的發跡始於投軍,在他26歲,許希甫讓自己的伯父將他推薦到南昌府當了一個旗牌兵。可是他這個旗牌兵熬了兩年多也沒熬出頭,於是,許希甫又讓自己的父親將他推薦給了湖南巡撫潘鼎新,潘鼎新倒也豪爽,直接讓張勳當了把總。

後來,張勳又在許希甫的幫助下被調到了廣西,為什麼要將他調到廣西?時值中法戰爭,只有上了戰場方能立功,方能往上爬!

從此,張勳一路高升,1895年時被袁世凱任命為先鋒官,奉命駐守天津,他也因此成了北洋一系的人,這也為他以後的升遷鋪好了路。

1911年,張勳被清政府任命為江南提督,掌控了江南的軍權,不可謂不風光。

這時候又趕上了辛亥革命,蘇州經過了一番觀望後,響應了革命,宣佈了獨立,這時候南京城裡的清政府官員為了保全自己也有了反叛之意,不過,張勳的一頓威脅卻砸了過來:“今天我和你們同朝為官,明天你們要是投降的話,我便將你們視為賊寇!”

即便北洋系的開山鼻祖袁世凱已經迫使溥儀退位,又當上了總統,他也能然放不下清朝,屢屢向袁請辭,只不過袁世凱沒讓他走。

後來,袁世凱一死,他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了“丁巳復辟”。

他對清朝的忠確實讓人很驚詫,不過卻也不難理解,張勳曾經不過是許家一奴僕,可是,卻屢屢得到了清政府的重用和提拔,讓他從一個被無數人厭棄的“調皮小孩”成為了一個手握實權的軍政高官,他放不下這份恩情。

張勳也確實是一個記恩的人,他在崛起後常想用高官厚祿去報答許希甫,只不過許希甫實在過於淡泊,所以沒有接受而已。

所以,在張勳的心中,清朝是好的,好到他想盡辦法也要恢復清朝曾經的榮光。

當然,也不可否認他在這個過程中的野心,主少國疑,他又有復辟首功,只要復辟成功,清朝國柄自然會落到他的手裡。

但是終究沒有人能夠阻擋得了歷史的車輪,凡是試圖讓歷史車輪逆行的人終將被這個車輪碾碎。

張勳即是如此,一場草草收場的“丁巳復辟”便讓他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張勳到死也還拖著一條“豬尾巴”,他的頭上有一條辮子,他的心裡也有一條辮子,這兩條“辮子”緊緊勒住了他的一生。


吾與吾國


張勳演出復辟這出戏,看似是對清朝念念不忘,實際卻是他戀舊情懷的終極體現罷了。

自始至終,推動張勳復辟帝制的,從來只是他的戀舊情結罷了。

“情懷”與“情結”表面上是一回事,實際卻有本質區別。“情懷”只是一種情緒,而“情結”則是一種情感。情緒多是暫時的,自然它也有可變性,可情結卻多是不可逆的,換言之:情結更像是走火入魔的情懷。

張勳的戀舊情結,便是他念舊情懷的極致體現,熟悉張勳和近代史的會知道:張勳的戀舊,幾乎到了讓人懷疑其是否精神分裂的程度。

張勳戀舊情結的第一次被凸顯,是在他發跡之後。

庚子國難,慈禧攜光緒西逃。當時駐守在保定的張勳聽聞此消息,奉命(袁世凱的命令)由保定飛馳磁州護駕。此時的慈禧如驚弓之鳥,對於來兵不敢輕易相信,於是張勳下馬卸甲隻身覲見太后,以贏得太后的信任。

此舉立馬贏得太后好感,隨即慈禧命他護甲西行。這是張勳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太皇和后帝,幸運的是,張勳的忠誠贏得了太后的讚賞,並留下極深的印象。

1902年春,慈禧和光緒率領朝臣前往東陵祭祖,袁世凱指定要求張勳隨行。當年8月,張勳便被任命為建昌鎮總兵,而這個官職乃是正二品,是清朝給予漢人能夠獲得的最高武職。

短短數年的時間,張勳就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軍官,一躍成為封疆大吏。張勳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也會有這樣的命運!

“戀舊情結”嚴重的張勳發跡之後,甚是惦念家鄉父老。

尋常人即便戀舊,通常也只是在發跡之後給家鄉捐點錢一類。可張勳的做法卻遠遠超出了“尋常任”的範圍。

根據相關佐證,張勳發跡後對自己的父老鄉親分外照顧,以至當地老百姓還唱出了“有困難找勳爺”的歌謠。

當時,張勳但凡聽到家鄉赤田村的老鄉有困難,不等他們開口,張勳便竭盡全力幫襯之。即使是母豬得了瘟病死了這種事,張勳也要親自派人前往慰問一番。

張勳對家鄉人的照顧覆蓋到了方方面面,在他最為看重的教育上更是如此。當時的張勳資助了很多在北京上學的江西籍大學生,他還規定:他們上學期間的一切吃喝度用,全部由他包攬。

可以說,發跡後張勳對待家鄉人,活脫脫就是一個菩薩的模樣。

之所以到如此地步,自然與他的戀舊情結分不開。

相比對家鄉人的態度,張勳對清朝的戀舊,才是他戀舊情結的最終極體現。

1908年,光緒和慈禧相繼駕崩,張勳率本部官兵護送靈柩前往東陵安葬。此時的大清國早已大廈將傾,滿清皇室對於大部分漢人都不再信任。護送靈柩這樣的任務交給一個漢人來執行,足見清廷對張勳的忠心的信任。

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頒佈退位詔書,袁世凱賺取革命果實,成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統治中國268年的大清亡國了,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君臣之禮也結束了。

還沒來得及報答朝廷,帝后死了,大清亡了,北京城的主人也換了,這讓張勳心裡很不是滋味。而逼迫皇帝退位的,正是張勳的“貴人”袁世凱,張勳既不是袁的對手,也不想和他作對,只好拒絕與袁世凱合作,並給他寫了這樣一封信:

“袁公之知不可負,君臣之義不能忘。袁公之負朝廷,勳安敢負袁公乎?”

張勳此信,在指責袁世凱“違背君臣之義”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這席話的背後,自然離不開張勳戀舊情結的支撐。

溥儀宣佈退位之後,有戀舊情結的張勳及其部下腦後始終拖著一條辮子,誓死捍衛大清國的最後一個象徵,每天都活在皇朝舊夢裡,期待它能死灰復燃。

1913年,袁世凱根據《清帝退位詔書》以及優待條件,要求隆裕太后以及宣統皇帝移居頤和園。

皇帝退位,就不再適合在皇宮居住。袁世凱要求他們搬出紫禁城,固然合理合法,此舉卻遭到前清遺老的強烈反對。彼時的張勳,正在為無處報恩而苦惱,袁世凱驅逐“皇帝”,恰恰為他提供了一個對清朝皇室表示忠心的機會。

由於張勳的支持,袁世凱只能同意皇帝繼續待在紫禁城。這場鬧劇雖不歡而散,可是,此時,張勳卻從中看到一個信號:全國人心皆思舊。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你心裡有什麼,便能看到什麼。一個小氣的人,往往更容易看到人的小氣,嚴重點,他們甚至能在任何人身上找到“小氣”的證據,從而證明:每個人都是小氣的。

心裡有戀舊情結的張勳自然也更容易看到尋常人“戀舊”,百年後回過頭看當時張勳對全國人民戀舊的判斷,不難看出,這裡邊很大程度上,是與他自己的戀舊情結正相關。

也就是說,此時的張勳多少是因為自己戀舊而“覺得”“以為”全國人民都戀舊。

這種誤判的結果,通常是致命的。

張勳在這種誤判中想當然地以為:全國人民和他一樣,都想回到那個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帝制。

加之,當時的徐州會議上,張勳召集的北洋軍閥各系代表皆慫恿張勳復辟。於是,在各路軍閥陰奉陽違(表面上贊成張勳的建議,實則心懷鬼胎)下,缺乏政治鬥爭經驗又急於向遜帝效忠的張勳,在別人的恭維和忽悠下,認為此時已經水到渠成,攜軍北上。

民國初年,皇帝雖然沒了,統治老百姓的依舊是前清的官員。革命,對於最廣大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似乎只是把皇帝換成了總統。因為轉型期間的動盪,老百姓的日子似乎還不如大清,一時間國內民眾竟然“無不懷念我大清”。

這種信號,無疑更加讓張勳看到了“為主盡忠”的希望。

袁世凱復闢帝制失敗後不久,遠在徐州、戀舊情結被無限煽動的張勳聽到這樣一則傳聞:

“帝制非不可為,百姓要的卻是舊主;袁世凱失敗,就在於動了鳩佔鵲巢之年。”

言外之意,只要遜帝溥儀能再度登極,復辟大業可成矣!張勳拖著辮子強忍這麼多年的譏諷,不就是為了聽到這句話嗎?

1917年6月,張勳利用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辮子兵",借"調停"為名,於6月14日進北京。入京後,張勳急電各地清朝遺老進京,'襄贊復辟大業'。半月後的7月1日,張勳復辟帝制。

然而,這場因誤判而起的倒行逆施最終在持續12天后便在各方聲討下被迫停止了。

1917年7月21日,張勳復辟失敗之後,孫中山在給廣西督軍陸榮廷的一封電報裡,如是評價張勳:

“清室遜位,本因時勢。張勳強求復辟,亦屬愚忠,叛國之罪當誅,戀主之情自可憫。文(孫中山)對於真復辟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

國父畢竟是國父,短短數語便將張勳剖析得淋漓盡致。孫中山認為,張勳做出愚忠大清之舉背後,是他戀主(戀舊)情結的體現,因此孫中山對張勳是:“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

說來,張勳此人雖曾讓時代的車輪逆轉,但他終究不是個壞人,他只是做了壞事罷了。做了壞事和壞人之間的本質區別是:是否安有壞心,這點看,戀舊的張勳必不是壞人。

拋開敗績,張勳一生恪盡職守,對上唯忠唯誠,對下盡責盡義。對待鄉里的養育之恩如此,對待大清的知遇之恩更甚。

真真可以說:“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


記者李滿


清朝覆滅後,除了那些大清的遺老遺少對它念念不忘外,有一個北洋小軍閥也在此列。

當時,為了表示與清廷決裂,大家都剪掉了腦袋後邊垂著的那條恥辱的辮子。可此人為了表達對清朝的留戀和忠誠,不僅自己不剪辮子,還嚴令自己的部下都不準剪辮子。於是,他手下的軍隊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時人戲稱其為“辮子軍”。後來,這個小軍閥登峰造極,居然瞅準一個時機,上演了“復辟”的戲碼,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滑稽醜陋的一筆。

這個小軍閥,就是張勳。

張勳對清朝的感情為何如此“深厚”呢?這份感情,要從他和慈禧的關係說起。

庚子國變後,慈禧西逃。後來,李鴻章奉命在京城搞定一切,八國聯軍撤兵,慈禧決定打道回府。當時,派去護送慈禧回京的,正是袁世凱的部下張勳。此時,張勳的職務是武衛右軍右翼第一營統領,相當於現在的團長。

張勳這個人頭腦很活絡,而且也有鑽營的手段。在護送慈禧的路上,他盡心盡力,把慈禧伺候得很舒服。慈禧對他的印象非常好。而且,為了讓李蓮英在慈禧面前替自己美言,他竟然放低身段,給李蓮英遞上了門生帖子。很快,他和李蓮英和打得火熱。

有了慈禧的好印象,再加上李蓮英從中撮合,張勳的仕途行情一路看漲。

平安護送慈禧到達京城後,慈禧不但讓張勳帶軍留在皇宮,繼續擔任護衛工作,而且還給了他一個“提督”的官位。

這讓張勳感激不盡,於是更加賣力。

為了防止護衛的士兵偷懶,或者發生什麼意外。張勳每晚都親自巡邏。這一切,慈禧都看在眼裡,對張勳的忠誠負責十分欣賞。

慈禧是個非常會籠絡人心的女主。她看到張勳巡邏時,有時會把張勳叫到身邊聊一會兒,噓寒問暖。這讓張勳更加感激了。而且,慈禧和張勳貌似聊得很投緣。據當時的衛士後來回憶,慈禧還會和張勳開玩笑。比如,看到張勳巡邏時,慈禧會故意大聲和身邊的宮女說:張勳來了,快把咱們的小狗看好,小心讓他偷了。

慈禧為何故意大聲說呢?自然是想讓張勳聽到這個玩笑話。張勳聽到了嗎?連衛士都能聽到,張勳自然不會聽不到。

張勳聽到平日裡威嚴的老佛爺說給自己的玩笑話後,心中會作何感想呢?

不難猜測吧?

所以說,小編認為,張勳之所以對大清念念不忘,與慈禧對他的“恩寵”關係重大。否則,作為一個靠著袁世凱的提拔而上位的大老粗,他應該和其他的北洋將領一樣,只對老袁忠誠才對。


中國吉林網


這就得從張勳少年時候的經歷說起了。

張勳是江西人,年幼時太平天國起義佔領了他家鄉,太平軍來到鄉里抓了他的祖父張大吉,要求張大吉給他們做帶路黨。張大吉與太平軍發生口角,太平軍殺了他。沒過多久,張勳的父母也去世了。

經此重大變故,張勳迅速家道中落,成了孤兒。

這段變故對張勳的後來經歷影響很大,他當然就十分仇視農民起義,擁護大清朝了。

後來張勳參軍,參加中法戰爭,靠著軍功一步步晉升。後來他跟隨袁世凱,當袁世凱後來轉任山東巡撫,張勳就作為袁世凱的爪牙,在山東省大肆屠殺義和團。

張勳

不久張勳調到北京,此時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帶著朝廷跑路,張勳在路上保駕,受到了慈禧的賞識。

清政府認為他忠心耿耿,對他猜疑很少,賞識甚至高過袁世凱。要知道在慈禧逝世後,上臺的攝政王載灃還將袁世凱罷免,但張勳受到波及卻很少。張勳對清朝深恩也是感激涕零,在謝恩的摺子裡寫道:“臣起自戎行,洧登顯秩,思盡粹以酬恩,祝殷憂以啟聖。”辛亥革命爆發前夕的1911年八月,他更是被調任為江南提督。

也就是說,他從小就因為家庭緣故仇視反抗清政府的起義,後來因為在軍中混,多次受到提拔,立下大功,也逐漸升到了江南提督的高位,那自然對清政府忠心耿耿了。

從這些人生經歷,可以想見當崇拜洪秀全的孫中山起事成功建立中華民國之後,張勳對中華民國的態度了。張勳對清朝那真是死忠,對民國也是挺狠啊。


貓圖怪談


話說清朝覆亡後,很多遺老遺少們為表示自己對前朝的忠心,他們是死活不肯剪去腦後長辮。而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辮帥”張勳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非但張勳自己不肯剪,他手下兵士們也一律保留大辮子,人稱“辮子軍”。這,也算民國一景。

張勳,字少軒,江西奉新人,其人身體強健,性格粗魯,無甚學識,實莽漢子一枚。

年青時的張勳就不走尋常路,他一不種田、二不讀書,最後投軍而去(倒也適合他發展)。

不久,中法戰爭爆發,參軍後的張勳果然屢立戰功(鎮南關大捷有他的份),由此得到越級提拔。

張勳天生是做軍人的料,其擔任下級軍官時,因為忠誠坦率、作戰勇猛而頗得上級賞識,,隨後七八年中,張勳很快升至參將、管帶等職

甲午戰爭爆發後,張勳率部參戰。不過,這次卻沒這好運氣,結果是大敗而歸,所部被遣散。

沒辦法,走投無路的張勳只好投到袁世凱的門下。當時,老袁正在小站練兵,正缺張勳這種有豐富戰爭經驗的中級軍官,於是張勳也成了半拉子的北洋系(說他半拉子,是因為他並非武備學堂出身)。

當然,這一切並不會讓張勳必然對大清忠心耿耿。但庚子年的機遇改變了這一切。

原來,在庚子之亂後,慈禧太后從西安迴鑾,時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指派張勳所部承擔了直隸境內的沿途護衛任務。

這下好,老張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得以近距離面聖了。因為工作做得出色,慈禧太后對張勳十分滿意,於是乎,其所部又被調到京城充當扈從部隊。

回京城後,張勳所部奉命守衛紫禁城端門,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清朝廷皇家衛兵統領之一。對於漢人將領來說,這當然是極其難得的殊榮。

此後,慈禧太后、光緒等人出巡時,張勳所部均擔任扈從任務,如此信任,如何皇恩浩蕩,如何不讓老張激動萬分?

宣統三年(1911年),張勳被外放為江南提督,升為一品大員,老張自是忠心耿耿,不在話下。如是,辛亥年中,張勳所部死守南京城,與革命軍血戰一場,也算是當年少有的戰例了。

瞭解了其個人歷史後,張勳最後實行復闢,其實也一點也不奇怪了。


坑爹史冊


1917年7月1日,北京街道上擠滿了群眾,他們不顧夏日的炎熱,跑出來只為買一面前清龍旗,因為這龍旗店已經關閉了五年,現在為迎接廢帝,市民們怕手慢東西買不著。讓龍旗瞬間成為爆款的幕後推手正是張勳,相信這不是他的本意!

張勳這個江西“老表”,祖上並沒有聲名顯赫人物,小時候影響最深的應是他老爹,平時做點小生意,讓張勳十歲時得以跟先生讀書,可惜好景不長,老頭子在他上學後的第二年就提前歸西,為了生存,在1884年,張勳跑到長沙投軍,他有“阿甘”的憨勁,在部隊裡如魚得水,從一個小兵一路高升到副將,總兵。

在1902年,這應該是張勳永生都難忘的一年,因為他得以進京多次充當慈禧和光緒的保鏢(扈從),多次聆聽“老佛爺”的教誨,經過“聖上開光”,張勳的事業又進入上升期,在1908年時,他被封為甘肅提督,留在奉天駐防,到1911年時,清廷任命他為江南提督。張勳沒想到自己會有這麼大“出息”。他暗暗認為這一切都是皇上給的,沒有皇帝就沒有張勳的今天。

幸亥革命時,他被兩江總督張人駿招入南京,商量對策。他大嚷道:“獨立即造反,反則皆賊也。”與清軍在南京城內大肆捕殺革命黨人“凡剪髮,懸白旗、攜白布者輒遭暴戮”。後來在“二次革命”中因對敵作戰英勇,他被袁世凱任命為安徽督軍,此時他的“定武軍”已擴編為五十七營,約有二萬之眾。袁世凱對他那套忠於清廷皇室的做法聽之任之,因張勳在北洋內部頗有人緣,大夥習慣稱他“老大哥”,為人仗義直率,沒有太多花花腸子。

令張勳名聲大噪的還是“丁巳復辟”,他先是在1917年6月30日時,趁著月色偷偷潛入皇宮,跟溥儀等皇室成員開了一次“御前會議”,決定當晚發動復辟,然後深夜又召集保皇黨餘孽王世珍、吳炳湘、江朝宗等軍警頭目開會,要求他們開放北京城門。於是在凌晨3點時,他們各自換上前清朝服,率領演員,同入紫禁城,用十二歲的溥儀登基,接受朝拜,大導演張勳這場大型清宮戲,只玩了12天就被“觀眾”打倒。


張勳太愛相信人,以為在第四次“徐州會議”上,都督們通過協議就算同意復辟。他天真的以為段祺瑞是站在他這邊的,開會那天“小徐”徐樹錚還親自到場給予默認支持。當然,事後段祺瑞為表示愧疚,對於導演這部醜劇的張勳,只給予形式上的通緝,並沒有沒收張的財產,也沒傷及張勳的性命。


貓爪草歷史


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總會有一些人舊情難忘,這從私德上來說,並非大逆不道。不過,在皇帝和龍袍被時代所拋棄之後,仍然死抱著忠君御民的想法,那就是思想愚昧而不能與時俱進了。張勳對清朝念念不忘,既有對前清的忠心,也有對權力的欲求,寧可開歷史倒車而呵護這種信仰者,也算世間少有。

張勳,江西奉新人,原名張和,字少軒,後改名張勳。張勳幼孤,1884年,他在長沙加入清朝軍隊,曾參加中法戰爭,初為廣西提督參將,後隨四川提督駐奉天。1895年,歸入袁世凱部,任陸軍管帶,隨袁到山東鎮壓義和團,因功升任總兵。1901年調至北京,擔任御前侍衛,多次扈衛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溥儀繼位後,曾任江南提督,駐守南京。

從清朝皇室對張勳的信任,以及他數十年對清朝的盡忠護衛,也能理解張勳對清朝和清朝皇室的那種感情,這其實並不要虛假的做作,多年的說話、做事、思考、行動,已經將他的忠貞規範成了一種自然,他不忠於清朝,反而很不習慣。所以,就有了後來無數荒唐的行為,和悲劇的結局。

辛亥革命勝利後,張勳仍被清政府任命為江蘇巡撫,兼任兩江總督,受命鎮守南京。為了表達對清朝不變的忠心,張勳和部眾,人人腦後保留著一條辮子,張勳因此被人稱為“辮帥”,他的部隊被稱為“辮子軍”。在光復之際,絕大多數男人都剪掉了辮子,沒有辮子成了常態,張勳和他部下腦後的辮子,便成了當時一道異樣的風景,也是舊時代的最後一點回光返照。

1913年,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張勳駐兗州,依然宣誓效忠清室,辮子仍然是他部隊頭腦上的風景。二次革命爆發,他奉袁世凱命,率部開赴南京,鎮壓反袁軍隊,南京城被攻破後,仇恨辛亥革命的張勳,曾下令軍隊“三天不點名”,縱兵姦淫搶掠,不但搶掠中國人,還搶掠了日本人,結果釀成“南京交涉案”,日本人將軍艦開到了南京,袁世凱便將張勳解職,轉任長江巡閱使,駐紮徐州。

1915年,袁世凱稱帝,張勳率軍擁護,受封為一等公爵,不過,他的內心還對清朝念念不忘。當袁世凱在帝制的道路上一去不返、終於一命嗚呼後,張勳乘北京政府黎元洪與段祺瑞矛盾重重的機會,開始蓄積各方力量,孤注一擲,準備復辟清朝了。

1917年7月1日凌晨,張勳著藍袍、黃馬褂、頂戴花瓴,率領劉廷琛、康有為等人進宮,請廢帝溥儀復辟。溥儀當天發佈“即位詔”,宣佈臨朝攝政,張勳通電各省,宣佈復辟,史稱“丁巳復辟”。

然而,無論什麼人,一旦開上了歷史倒車,必然車毀人亡。果然,僅僅12天后,段祺瑞的“討逆軍”就開進了北京,僅當了12天皇帝的溥儀又只得退位,張勳逃往荷蘭使館,清末最荒唐的復辟鬧劇,就這樣拉下了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