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恢宏、壯觀、精美,體現清宮廷建築基本形式,河北遵化清孝陵

清孝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境西北部馬蘭峪的昌瑞山。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陵墓。

建築恢宏、壯觀、精美,體現清宮廷建築基本形式,河北遵化清孝陵

清東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四面環山,正南煙燉、天台兩山對峙,形成寬僅50米的谷口,俗稱龍門口。是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

建築恢宏、壯觀、精美,體現清宮廷建築基本形式,河北遵化清孝陵

當年順治到這一帶行圍打獵,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從此便有了規模浩大、氣勢恢宏的清東陵。

清孝陵的建築恢宏、壯觀、精美,體現了中國明清兩代宮廷建築的基本形式。在580多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經過兩次大地震330年巋然不動。有保存完整的長達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有叩之聲若金鐘的“五音橋”。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歎為觀止,班禪大師讚譽為“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被譽為“地下佛堂”。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採用珍貴的黃花梨木建成,其豪華裝修舉世罕見。還有“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運的丹陛石。

建築恢宏、壯觀、精美,體現清宮廷建築基本形式,河北遵化清孝陵

整座東陵在木構和石構兩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謂集清代宮殿建築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達18對,造型多樸實渾厚;乾隆的裕陵規模最大、最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則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築。

地宮未盜之謎;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他生前特別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和他們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之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

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但是,這個佛門慣例對這位“痴道人”來說,有點行不通,因為他畢竟是一位皇帝。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帝皇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據史料記載,順治當時是患上天花這種疾病,很早就死了,年僅八歲的康熙即位,為了儘早的讓順治入土為安,孝陵的建設工期相對較短。並且在當時朝廷每年是虧空四百萬兩銀子左右,所以國庫空虛,用的修建材料都是些舊料,縮短了工期也節約了經費,而康熙就把關鍵經費就用在了關鍵地方,也就是地宮。而孝陵地宮全是採用黃沙、石灰、泥土參雜糯米漿夯築而成,最關鍵的是人家足足夯了十幾層,一般當時的炸藥也很難輕易的炸開地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