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商海弄潮」尚庆标:创造临沂家电销售传奇的人

临沂「商海弄潮」尚庆标:创造临沂家电销售传奇的人

临沂「商海弄潮」尚庆标:创造临沂家电销售传奇的人

尚庆标,临沂盛隆家电公司董事长,38年前来到临沂,凭借坚毅的品格和勤劳的双手,缔造了华东地区以家电批发为主的行业龙头企业,公司销售网络已经遍步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及内蒙等地,并直接与大润发、家乐福、国美、易初莲花、苏宁等国内外大型商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时代巨变的今天,尚庆标对家电流通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一直都在,面对新变化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将不断增强用户体验,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从工厂采购员到门店老板

尚庆标出生于连云港市赣榆区,与其他的同龄人一样,在贫困的农村生活中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学业,艰苦的农村经历使尚庆标有了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格。从那时起,尚庆标决定要走出家门,创一番事业。

1980年,18岁的尚庆标背井离乡,踏上了临沂这块即新鲜又陌生的土地,经过家里亲戚介绍,他来到临沂县第一副食品公司上班,主要负责劳保用品的配送。那时候,他和几个同事拉着装满货物的地排车,在满是车辙的泥土路上来回,每个月去给临沂半导体厂送好几趟货。后来,他又调换了工作岗位,帮公司从赣榆采购食盐。

1987年,临沂副食品公司一店与三店合并,尚庆标被分配到副食组做采购。那时候农村流行“大三件”,即自行车、电视机和缝纫机。与尚庆标相隔的家电组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新到一批大金鹿自行车,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美菱冰箱、熊猫电视机也供不应求,他有时候也过去帮忙销售。

那时候的工作经历,不但开阔了尚庆标的视野,也锻炼了他的沟通能力和市场观察力,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

尚庆标说,1985年他与太太喜结连理,1986年太太也跟着他来到临沂。由于没有工作,他的太太便到邮政局批发一些杂志刊物,到东方红车站售卖,结果第一天就挣了好几块钱。这大大增加了尚庆标的信心,于是他一边在公司做采购,一边帮着太太进货,生意逐渐有了眉目。

随着书刊销量的提升,尚庆标逐渐把书刊扩展到耳机、收音机、磁带等商品,并且租赁了九州商场、桃花涧商场等几个大商场门口的橱窗,每个橱窗里都可以销售书刊、小型电子产品等。最多的时候,尚庆标在市区开了7个类似的橱窗,这也为他以后踏入电子行业掘出“第一桶金”。

看着家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尚庆标下定决心,辞掉工作下海自己干。

半包现金半包煎饼跑义乌

“西郊市场遍地都是黄金”,尚庆标说他就是凭着听来的这句话,才决定辞职经商的。

一切仿佛都是顺理成章,临沂商场发源于西郊大棚底,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初现市场雏形,像纺织品市场、小商品市场陆续兴建。1990年,尚庆标来到临沂小商品市场,租下164号摊位,凭借自己摸索的经验,正式踏入家电销售行业。

据尚庆标回忆,那时候小商品市场有1000多个摊位,卖什么的都有,电子产品相关的已经有50多家。虽然自己以前销售过小家电,但基本上都是从这里拿的货,然后再到商场橱窗售卖。如今自己打算做批发,如何找到货源成了首要任务。

听别的商户说,小家电都是从义乌市场进的货。有这一句话就够了,尚庆标在心里想。拿到摊位的第二天,他赶紧买了一张通往义乌的客车票,下车后,通过和同行乘客以及司机师傅打听,终于找到了义乌电子产品一条街。

“说是电子产品一条街,其实那条街上有很多小门头,隔三家五家就有一个卖电子产品的,我于是挨家去看货谈价格,因为我有采购经验,这些义乌老板十分信任我,首次去义乌就敢赊给我货物,这也是我能在销售上打开局面的最大原因。”尚庆标说。

尚庆标回忆那时的销售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开始的时候是一天能卖几十箱货物。后来生意扩大,接连拿下小商品市场61号摊位和119号摊位。这时候,和义乌老板的关系也越来越熟。生意好得有时候一天能销售一卡车货物。“一车大概有上百万的货,车刚到家就被一抢而空。”

尚庆标说,那时候小霸王学习机流行大江南北,他的主销产品就是小霸王。由于他销量大、信誉好,义乌那边的很多老板都对他特别信任,甚至在他们中间流传着“只要尚庆标要货,这货就丢不了”这样一句话。开始他是带着10万元钱去进货,后来每次都带着上百万元的货款到义乌,一天发一车货。

尚庆标说,那时候去义乌进货的临沂人打扮都很相似,腰里绑着尼龙袜,把现金贴身带着,身上披着军大衣防寒保暖。由于带的现金太多,他通常提着2个密码箱,外面套上牛仔包,最上面压上一层煎饼,坐车的时候踩在脚底下,就这样往返于临沂和义乌市场。

尚庆标说,那些年,对于刚刚经商的他来说,确实吃了很多苦。记得是2004年的腊月二十二日,尚庆标本来打算从义乌进完货回家过小年,当天下午5点他登上回家的客车,预计第二天上午就能回临沂。结果突然冻灾遭遇天气,整个马路就像溜冰场一样,客车在路上龟速爬行,车门在寒风中呼啦啦作响,人坐在车上很快就冻透了。于是他把能找到的塑料袋都绑到腿上,实在不行就跳下车跟在客车后面跑,以此暖和一下身体。那一年,他最终还是没赶上和家人过小年,因为客车整整走了53个小时才回到临沂。

家电市场升级再谋新发展

临沂「商海弄潮」尚庆标:创造临沂家电销售传奇的人

随着去义乌进家电的路子越走越顺,尚庆标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但是随之而来,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往来运费太高了。“那时候我都用11米半的货车,一车大概能拉12吨左右的货物,当时货车由义乌市场管辖,一车货大概要收一万多块钱的运费,这给我的销售增加了不少的成本。”尚庆标说。

后来,尚庆标想着自己找车去义乌进货,但是由于义乌市场把控太严,自己的货车跑了一两年后也就不能运营了。于是他向义乌老板们求助,让他没想到的是,早已和他成为朋友的一位义乌老板,拍着胸脯对他说:“既然义乌市场很难进货,我们把你推荐给广州那边的厂家,你可以直接从那里发货。”

1995年,在义乌老板的提携下,尚庆标来到广州,挨个厂家去洽谈。让他没想到的是,从广州直接发到临沂货物的运费比从义乌发到临沂要便宜很多。就这样,从中间商拿货,到直接从厂家进货,尚庆标的货源转换非常顺利。

伴随着生意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尚庆标的销售范围逐渐覆盖长江以北,来自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客户络绎不绝。尚庆标用“黄金十年”形容他从创业起步到创立公司的那段时间,“尚庆标”这3个字也成为行业内无人不知的响当当的人物。

临沂「商海弄潮」尚庆标:创造临沂家电销售传奇的人

2000年,尚庆标成立了临沂盛隆家电公司,公司搬到华丰电器城。在那里,他花高价买了12间房子,电视机、DVD、有源音箱、电磁炉、电话机、收录机、学习机等各品类家电产品琳良满目,店面焕然一新。由于尚庆标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盛隆家电成为金业、步步高、小霸王、TCL、清华紫光、三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山东地区的代理商或经销商,并连年被多家企业评为“全国最佳代理商”。

临沂「商海弄潮」尚庆标:创造临沂家电销售传奇的人

2006年公司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服务市场,又投资1000万元兴建了临沂盛尚商务酒店,公司高峰时期拥有员工300余人。目前,临沂盛隆家电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华东地区以家电销售为主的行业龙头企业,销售网络已遍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东北等地区,有1000多个合作伙伴。公司年年被评为“文明经营户”和“重合同守信誉单位”,为临沂商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临沂「商海弄潮」尚庆标:创造临沂家电销售传奇的人

拥抱未来创造更大可能

尚庆标说,“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命运。”他认为,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也开启了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期。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临沂商贸物流的发展,盛隆家电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先后在济南、青岛、无锡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并直接与大润发、家乐福、国美、易初莲花、苏宁等国内外大型商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尚庆标坦言,没有党的政策、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没有国家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就没有盛隆家电的今天。“在创业期间,无数的生意人凭借一腔热血,投入到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正是这股改革的精神、开放的胸襟以及无所畏惧的勇气,成就了很多企业。如今,面对全国的家电销售开始由批发转向终端零售,我们也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

“全屋智能化、万物互联有望成为未来家电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尚庆标说,今年年初他刚拿到一个“无线开关”产品的全省总代理,这是一个清华博士团队研发的产品,无需线材就能贴墙安装,对室内装修、房地产开发创新变革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尚庆标表示,“万物互联”最后一个总离不开开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万亿级的市场。随着国家经济由大国向强国、实现小康方向转型发展,在新环境、新变化中,家电行业也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品,以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我本人既是受益者也是实践者。”他感慨道,“都说致富不忘国家,我们也要积极回馈社会。在做好公司的前提下,今后会多做公益事业,多为社会弘扬正能量。”

临沂「商海弄潮」尚庆标:创造临沂家电销售传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