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山東地煉富豪發家史

地煉企業,簡而言之,就是相對於“兩桶油”之外的地方煉油企業,既包括國有性質的墾利石化,也包括純民資性質的京博石化、玉皇石化。中國地煉看山東,由於山東擁有勝利油田,並毗鄰中原油田,具有發展石化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東營、濱州、淄博、菏澤等地陸續湧現出一批小煉油企業。

幾十年櫛風沐雨,這些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當地的產業支撐和財源支柱。如今,山東地煉企業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高達13896萬噸/年,佔到全國煉化產能的20%。

山東地煉產業的發達,也催生了一大批地煉富豪群,比如京博石化的馬韻升家族、玉皇化工的王金書、東明石化的李湘平、富海集團羅冰、嵐橋集團葉成,均是在地煉行業中有著鼎鼎大名的企業家。


一、東明石化李湘平


盤點山東地煉富豪發家史


山東東明石化集團座落於聞名中外的牡丹之鄉、莊周故里,是一家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化工、氯鹼化工、熱電、物流、建築、安裝、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目前,公司擁有原油年綜合加工能力1000萬噸,總資產60億元,主要從事各類石油化工系列產品的生產與銷售。

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來,在坎坷中發展,於困境中進取,秉承“盡職敬業、團結奉獻、求實創新、開放超越”的企業精神,勵精圖治,自強不息,公司年原油加工規模由30萬噸提高到1000萬噸,資產總額由6.5億提高到60億,銷售收入由4.7億元提高到100億,“十一五”期間,各項經濟指標增幅年均超過100%,一舉躍居中國企業500強、中國500家大企業集團、中國製造業500強、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中國化工百強企業、山東省百強企業行列,成為中原地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二、玉皇化工王金書


盤點山東地煉富豪發家史

玉皇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位於中國牡丹之鄉山東省菏澤市,是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公司始建於1986年,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民營股份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具有從煉油到精細化工、從基本有機化工到高分子材料的完整產業鏈條。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物流運輸、新能源電池、機械製造、房地產開發等領域。公司在國內外擁有員工5000餘人,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院士工作站,省新材料工程實驗室等,公司依靠高科技,應用新技術和新工藝,不斷研究開發出新產品,取得多項科研成果。

三、京博石化馬韻升


盤點山東地煉富豪發家史

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博石化”)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經濟開發區,是一家以石油化工為主業,集石油煉製與後續深加工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350萬噸/年,現有員工2400人,佔地面積4000餘畝。前身為博興縣潤滑油脂廠,於1988年立項,1991年建廠;2000年12月改製為山東京博石化有限公司;2004年更名為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13年投資2億元成立研發中心,研發能力位於石化行業的先進水平。

京博石化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仁孝”文化為核心,包括“家根、家風、家訓、家道、家德、家法、家業”理念的文化體系。2000年公司改制後,秉承著“把自己的企業當作社會的企業來辦”的理念,致力“做對社會最負責任最有益的企業,成為綠色能化領域智慧引領者,為子孫後代留下有持續盈利能力的事業平臺”。

四、富海集團羅冰


盤點山東地煉富豪發家史

富海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3月18日,註冊資本金5.201億元,總部位於美麗富饒的中國黃河三角洲,是一家集石油化工、煤化工、房地產開發、物流運輸、物業管理、新能源開發、產品連鎖營銷於一體的綜合性民營企業。

集團自成立以來,先後榮獲“東營市十佳民營企業”、“東營市十佳青年民營企業”、“東營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首屆東營市功勳企業”、“東營市五一勞動獎狀”、“山東省工商系統誠信納稅企業”、“山東省富民興魯獎狀”、“山東省企業100強”、“中國優秀企業”、“中國民營製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企業500強”、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並擁有中國商務部核准賦予的成品油批發經營資質及燃料油進口配額。

五、嵐橋集團葉成


盤點山東地煉富豪發家史

嵐橋集團位於“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山東省日照市,是一家以基礎設施和能源產業為核心,擁有多個產業實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嵐橋集團依託“前港後廠”產業模式,不斷優化整合產業鏈,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已形成港口物流、石油化工、旅遊地產及國際貿易等主要產業,國內外總資產價值516億,是山東省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之一。

“勵精圖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嵐橋集團繼續為成為中國東部沿海最具影響力的跨國企業集團(嵐橋夢)而努力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多力量。

六、山東萬通石油化工集團王軍


盤點山東地煉富豪發家史

山東萬通石油化工集團成立於1998年,註冊資金5.28億元,總資產176億元,職工3000多人,是一家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為主產,擁有多家全資和控股公司,經營範圍涵蓋倉儲保稅、港口航運、成品油批發零售、石油裝備等多行業、現代化、綜合性的大型企業集團,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 強、中國製造業500 強、山東省企業100強。2014年,集團公司實現產值236億元。

經過十幾年發展,萬通集團形成了“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板塊”、“倉儲保稅和碼頭航運板塊”、“產品零售和現代物流板塊”的“三大板塊”產業佈局。2015年,萬通集團結合企業實際,繼續實施“項目引領發展”戰略,擬建25萬噸/年混合烷烴脫氫裝置及配套化工項目、煉化廢氣發電及集中供熱綜合利用項目、東營港一突堤項目、東營港10萬噸兼顧15萬噸碼頭及海底管線項目等一批高新項目,完善產業鏈,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企業生存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力爭到“十二五”末集團年產值突破500億元。

他們因何發家的?

由於地煉行業與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遠,再加上這些企業家一直秉持魯商低調的行事法則,這些企業家不像張瑞敏、馬雲們那樣名聲顯達。然而,如果將其作為一個群體來分析,我們亦可發現此類富豪的某些特質。他們的發家歷程,彰顯了山東經濟結構中,“重”型行業的發展歷程,其創業故事也構建了魯商商業性格的一個側面。

山東“地煉企業”發展起源於1998年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的宏觀調整,在山東境內“地煉企業”主要集中於東營、菏澤、淄博、日照和濱州5市,其總能力佔全省地方煉化產業的93.6%。其所催生出的富豪,除去王金書、李湘平外,還有:濱州博興的京博控股董事長馬韻升、東營的中國萬達集團董事長尚吉永、東營富海集團羅冰、日照嵐橋集團葉成、東營萬通石化的王軍、淄博清源集團馬之清、淄博桓臺匯豐石化魏學專、淄博桓臺金誠石化集團周敬才、濰坊壽光魯清石化王學清、東營中海化工劉士勤、東營海科化工楊曉宏。

盤點山東地煉富豪發家史


2015年的山東富豪榜數據顯示,在山東富豪群體中,石化行業是最能催生富豪的產業,石化行業催生了40位富豪,其財富總額達到了25825億元。東營是全省富豪最多的地級市,這也與其境內密佈的地煉企業有關。分析這些富豪的創業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富豪的企業均由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國有小型企業改制而來。

比如:京博控股由國有校辦工廠改制創業而來,與王健林的萬達集團名稱相近的中國萬達集團,由墾利縣一家安裝公司發展、改制而來。王學清的魯清石化由一家鄉集體企業改制發展而來。退伍軍人劉士勤的中海化工由一家軍辦化工企業改制而來,楊曉宏的海科化工同樣也是由地方小型國有企業改制而來。還有一部分富豪,在當年的下海大潮中,辭去公職,投身地煉行業。比如,富海集團的羅冰辭去公職,從最初的運輸經營發展到如今以石化為主的多元化企業。匯豐石化的魏學專曾任桓臺果裡鎮副書記,從政府公務員轉身為企業家。金誠石化的周敬才擔任過桓臺馬橋鎮經委副主任。自主創業的則有葉成、王軍、馬之清。嵐橋集團創始人葉成,其第一桶金源於石油批發銷售,並在此後建立了自己的煉化企業。退伍軍人王軍,在1998年時融資500萬,興辦萬通石油化工廠,成為山東民營投資煉油行業的“第一人”。農村生長的馬之清依靠給齊魯石化乙烯廠送沙子接觸到了煉油行業,並從土法煉青進入到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潤滑油加氫工藝生產領域。

山東地煉企業之所以能在央企的“壓迫”下得以發展,一方面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源於近乎摳門的精細化管理。“每降一分錢成本,就是獲得一分錢利潤。”某地煉企業管理人員表示,“在運輸汽車尾部卸油管纏上塑料袋,將卸車時殘留的原料油回收使用”,“抓好化工輔料管理,每套裝置每年節約數百萬”;“壓縮各項費用開支,降低財務費用,優先清還高利率貸款”等等這些措施讓地煉仍能在夾縫中生存下來。

這樣的生存模式不由得讓我們想起魏橋集團自建發電廠實現盈利的案例,它從一個側面展示出了民營企業的強大生存能力:只要政策給予一定的空間,其便能在夾縫之中獲得長足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