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提升自信一直都是一個反覆的工作,很多朋友在最初發現一個方法實驗一段時間,感覺確實有效,但是很快又會陷入瓶頸期,要麼是發現那個方法不管用了,要麼是對自己期待太高,而自己的自信提升太慢,直接放棄又回到老路上來了。

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自信呢?我們需要先來看看我們的自信是如何產生的。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1、父母的評價是基礎

最初我們的自信來自於父母的評價,當我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我們就像一個小雷達,不停的吸收父母談論的關於我們的信息,我們從父母的語言和表情中,開始建立自己的自信。隨著自己年齡增大,父母的語言對我們影響越來越大,我們會無意識的按照父母的言行去塑造自己。

我的一個朋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麼容易的題都不會!”現在孩子十三歲了,遇到事情就說:“我笨,我不會!”然後等著父母來給自己解決。父母都清楚這孩子沒有自信心,卻不清楚自己曾經的言行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2、他人的評價是幫兇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很重要,除了這點之外,就是重要他人的評價了,比如老師,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時期,同伴的一句話就可能讓孩子鬱悶很久。

我曾遇到一個小女孩,本身長得清秀可愛,只是自身有些自卑,她就特別怕同學說她長的小,有一次同學看她換了新運動裝,開玩笑的說:“你看起來好小,就像小學生。”這下可捅了簍子,她所有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了同學的評價上,課也上不進去了。

之所以父母和他人的評價對我們如此重要,是因為我們除了自己會對自己有一個評價之外,我們還會通過他人來認識自己。心理學中把他人的評價稱為“鏡中自我”,他人的語言就像是我們照鏡子一樣,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在我們會通過他人的信息和在跟他人在相處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建立的素材。但這並不是自信建立的全部,自信的建立還需要自我認識。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3、自我認識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我們,我們自己內心總是有一個對自己的評價。往往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覺得他們說的不對,我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我們自身對自己的評價和他人的評價出現了衝突,所以我們才有這樣的感覺。

這三者最終形成了我們的自信。可是我們除了能控制自我,是根本無法控制別人對我們的評價的。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熱愛工作,積極負責,但是當他周圍的領導都對他說你不能那麼認真你需要靈活一點。這個時候他就會對自己的自信產生懷疑,會覺得他堅持的可能是錯的。自信就會受到打擊。

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洛肯研究發現“信心是無法直接培養的,而是特定態度和習慣的結果。”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如何才能讓自己獲得長期而堅定的自信呢?

納撒尼爾·布蘭登(現代自我評價運動之父)通過長期,大量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六種習慣:

1、有意識地生活

我有兩個女同學,他們都剛畢業就結婚生子,順利的過上了很多人羨慕的全職太太的生活。

其中小青屬於那種先生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女孩,一切以自己的先生馬首是瞻,而自己只是在家帶孩子做飯。她經常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對家無所貢獻。現在十年過去了,她還在家做飯帶孩子,日子過的一團糟。前幾天看到她,精神狀況很差,一問才知道她先生外遇了,兩人正在鬧離婚。畢業後從來沒有工作的她,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只是日日哭泣,所以才弄得自己很狼狽。

我另外的同學紅麗,同樣是全職太太,她在上學的時候就有明確的計劃,畢業就結婚生孩子也都在她的計劃之內,在家帶孩子的同時,她自學了心理學和建築師的課程,現在在家裡不工作也有人給發工資。現在她正計劃和孩子一起學英語,準備陪孩子出國讀書。

有意識的生活這個習慣能鼓勵我們積極利用自己的智能,有目的地學習知識,獨立思考,而非直接效仿或盲從他人。有意識地生活意味著不斷學習和成長,成為一個有自尊的、更理想的人。反之,我們會發現,處於不健康的、依賴他人的關係裡的人,總是不去對自己的現狀進行反思,反而會一味的指責別人怎麼變心了。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2、接納真實的自己

接受自我是我們賦予自己價值感的重要條件可以從三個不同層面上來看。

第一層:健康的利己。在這一層面上,我們完全贊同自己,珍視自己就因為我們的存在,我們就值得獲得贊同。我們代表自己。自我贊同是生命力的體現,有時它需要時間來培養。

舉例:小秋戀愛多年,可是他們的關係卻不怎麼好,男友一直拖著不結婚。當男友又一次用投資做藉口找她拿錢的時候,她想到了“不”。

第二層:誠實看待鏡中的自己。自我接納與瞭解自己的身份緊密相關:我們就是我們所感覺到的、所思考的、所追求的、所做的事,是我們自身的現實。哪怕這個現實不那麼有吸引力,不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有些令人難以接受,甚至像是個錯誤、是個弱點,看起來愚蠢至極,但它依然是我們自己的感受、思想、願望和行為。反之則是自我欺騙。

舉例:小秋的男友開始指責她冷酷,不顧自己的死活,並不是真的愛自己。小秋在男友的謾罵中突然發現了小時候的影子,這些話曾經是她父親對她母親說過的話。那一刻她突然發現,自己之所以會成為渣男收割機,不過是想改變母女的命運,改變自己童年的記憶而已。

第三層:同情心。自我接納意味著我們對自己產生同情心。我們可以對一個做了錯事的朋友報以真誠的理解,甚至完全能夠想象他為何會做錯。這種情況下,錯的不是人,而是他的決定。只有帶著同情心,我們才能維持和朋友的關係,看清楚什麼是需要拯救、需要改正的。我們對自己和自己犯的錯誤也是同理。

舉例:小秋曾經對自己的母親充滿了同情,她希望自己的母親可以離婚,可以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但是最終她母親都是以孩子為藉口並沒有離婚。這個時候的小秋問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最終在心理諮詢的幫助下,她選擇了結束戀愛,從新開始。

自卑的人往往自我批判往往更強烈,很容易損害自信心。試著接受自己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讓我們在開會的時候支支吾吾,在過去生活的痛苦。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3.對自己負責

我們不能控制所有事情。然而當我們覺得自己至少能控制生活中的某個部分時,自尊心就會得到大大的提升,自我價值感也會增強。

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來,讓自己過得更好。有意識地讓我們的願望、決定、行動、人際關係和時間利用都符合自己原本的規劃!

我們需要考慮清楚要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到底需要什麼才能讓自己過得舒服,究竟該和誰相處、怎樣相處,如何與之溝通…我們要想明白什麼事情對自己來說尤其重要,以及如何根據這些事情做決定在這個基礎上定下目標,確立願望,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

4.堅持自我

堅持自我意味著,哪怕是逆風而行,也要堅持自己的願望、需求和價值觀。有時我們需要將內在態度向外表達,並對內在態度負起責任來—參見第三點。這雖然難,卻對培養自尊心大有裨益。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地區地震了,當父親跑到學校去找兒子的時候,才發現哪裡早已經是一片廢墟,很多父母在哪裡哭泣,然後陸陸續續的被救援人員勸走,因為救援人員認為哪裡已經不可能有人生還了。

這位父親非常傷心,大聲的呼喊著兒子的名字,並且不停的在兒子所在班級的地方挖掘者。最開始還有人跟他一起挖,可是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很多人喪失了希望,最終都走了,只有他一個人還在堅持。

十幾個小時之後,在他挖掘的地方,傳出了石頭的敲擊聲,那是倖存的孩子的求救信號,最終救援人員從哪裡救出了17個孩子,其中就有他的兒子。

他的兒子告訴他,當地震發生後他們就躲在了那個角落裡,他告訴同學們不要怕,他的爸爸一定會來救他們的,所以他們一直堅持到了現在,終於見到了自己的父親。

堅持自我並不是自私自立——除了我們自己以外,還有誰能用我們的價值觀、目標和願望生活呢?所以,不如相信自己,堅信自己的態度,哪怕有的時候只有我們獨自堅守。自我堅持能讓人自信。我們能看到自己的作用,知道自己能夠帶來改變。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5、設定人生目標,並全力執行

哈弗大學曾經對一群出身,智力,學歷都差不多的年輕人,做了一個目標調查,在之後25年期間一直追蹤和研究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增強自信,並非強調自我優勢,而是培養生活習慣


這就是目標在我們人生中的重要性,同時為了實現我們設定好的目標,哪些步驟是必要的?我們需要學習哪些技能,改善哪些技能?這些細節計劃會幫我們控制整個過程。

但是要達到這種程度的自信,就要有自我約束力。唯有自我約束力,才能讓計劃變成可見的、我們能力範圍內可以取得的成果。這會讓我們的自我價值感提升到新高度。

6.鍛鍊知行一致

知行一致就是說我們的理想標準和信念都要和我們的實際行為保持一致,最理想的情況是我們每天都能按照自己所想地生活,每天都用自己的價值觀充實生活,這樣的自我融合最能強化人的滿意度,提高個人的自身價值感,促進心智成熟。有兩條路,可以幫我們通向自我融合

(1)建立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真正在乎和珍惜的是什麼。只有在有信念的情況下,人才能將其付諸行動。我們要弄明白自己會對什麼感興趣,到底是什麼在內心推動著自己,讓我們每天早上從床上爬起來,什麼時候我們會覺得動力十足…那就是我們的信念所在。如果一下子想不出來,可以回憶青少年和童年時期,那時候有什麼事能讓我們興致盎然?

(2)遵守我們能夠認同的原則。首當其衝的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和決定:把這些看作是原則,至少不能站在原則的對立面。比如一個把信任看得很重要的人卻在背後議論別人,這樣的人就應該好好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知行一致。

另外,在和人交流的時候,也應該多想想自己的信念,真實地面對自己。

提高自信,除了強調自己的優勢之外,我們更要堅持可以把控生活的習慣,對於生活的掌控感會讓我們感覺到安全和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