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才明白:原來最好的教育是“會騙孩子”

在生活中總會有這樣一種現象,有些學習差的孩子卻很聰明,腦子很靈光,卻沒用到學習,突然有一天開始發奮,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成績。

有一位媽媽去開家長會,老師告訴媽媽,她的孩子在全班成績最差,原因是上課不能集中思想,連三分鐘都不能安生。

看完《哪吒》才明白:原來最好的教育是“會騙孩子”

這位媽媽很苦惱,想了很多辦法都不奏效,最近看了一場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決定拿孩子試試,一改往日的責罵,回到家裡對孩子說:“你知道嗎?今天你老師表揚你了,說你現在能安靜坐三分鐘了,進步很大。”

孩子聽後非常開心,然後就慢慢的能坐好5分鐘、10分鐘……,這位媽媽竟然用這種方法,讓孩子由學渣開始了逆襲,上次考試中孩子的成績進步特別大。

媽媽也從此開始相信,教育孩子確實需要的是方法,一天偶然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原來書上早有報道,有人就是用這種方法把孩子一步步“騙”上了清華大學。

看完《哪吒》才明白:原來最好的教育是“會騙孩子”

我們再來看看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天的一個陰差陽錯,讓“魔丸”投到了哪吒媽媽的身上,所以哪吒出生之後,世人都把他當成妖怪,躲避他,嫌棄他,而被認為是“壞孩子”的哪吒也自暴自棄,“反正被別人看作妖怪,那我就做給你們看”。

當父親知道真實原因後就騙哪吒:你是“靈珠”不是“魔丸”,對天下負有使命,將來是要“降妖捉魔,造福蒼生”的。哪吒聽後信以為真,從此改變了心性,真的相信自己就是靈珠,開始跟師傅認真學習各種本領。

看完《哪吒》才明白:原來最好的教育是“會騙孩子”

為了扭轉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當遭到村民誤解的時候,父親的做法是選擇相信孩子。

父親告訴孩子: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自己說了算。

正是父親給孩子身上灌注了正義的力量,給“魔丸”改性,才激發出哪吒正義陽光的一面。與此同時,龍族的敖丙雖然是“靈珠轉世”,卻在父親和師傅的教唆下,使命邪惡自私,依然難成大事,最後敗給哪吒。

而哪吒的改變也讓我們看到父母教育中學會“騙孩子”的重要:正義的初心和使命,戰勝了自然本性的力量。

看完《哪吒》才明白:原來最好的教育是“會騙孩子”

人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由於家庭、成長早晚、機遇等原因,成績會有不同,但只要方法得當,正確引導,選擇相信,激發孩子的潛力,任何孩子都能釋放巨大的光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羅森塔爾從一所小學裡面選出一到六年級各三個班,對著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試”,並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並叮囑他們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正確性。8個月後進行復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名單上的學生,都進步較大,且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

看完《哪吒》才明白:原來最好的教育是“會騙孩子”

後來羅森塔爾揭示:其實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選出來的,可是老師不知道,所以有意無意的對名單的學生特別的關注,更多的提問和讚許,並無意識地傳遞給了孩子。

就是這個“權威性的欺騙”,告訴我們家長和老師,最好的教育原來是會“騙孩子”,“認為是什麼真的是什麼”,就像哪吒一樣,由野化不訓轉化為正義化身的英雄,孩子能成為什麼,就看我們認為孩子是什麼,並採取相對應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