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退出政治舞台后,奥巴马选择了拍制电影。他的电影公司刚刚开张,Netflix就下了7个订单。而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主角,选择了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

这部以曹德旺为主角的电影《美国工厂》播出后被全网热议,并在当时一口气冲到了豆瓣口碑榜的第一名。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这部电影由Netflix制作,奥巴马夫妇是制片人。这同时是夫妻俩的处女秀,被视为是近十年来最引人入胜的美国纪录片之一。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电影里的主人公是“玻璃大王”曹德旺,这位73岁的福建农民,曾在30年内将一家濒临破产的水表玻璃厂做成世界第一的汽车玻璃王国:

福耀玻璃。

怎么个世界第一法呢?

在中国,每3辆汽车,有2辆都在用福耀玻璃。

在全世界,每4块玻璃里,就有1块是福耀玻璃。

宾利、劳斯莱斯等世界豪车只用他们生产的玻璃。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一次抱怨引发的商机

只有小学学历的曹德旺,16岁起在街头卖烟丝、贩过水果、修过自行车,尝遍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

在之后他进入水表玻璃厂当采购员。但是很快,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让快破产的厂子转亏为盈。

如果就这样一直顺着常规思路走下去,他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厂长,工作平淡却舒适安定。但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跳出了那个属于他的“舒适圈”。

那时他带老母亲去武夷山玩,给腿脚不好的妈妈买了根拐杖。上出租车的时候,拐杖磕了下玻璃,司机说:你小心点!好几千块的玻璃,你赔得起吗?!

多亏司机一句抱怨,才有了之后的商机。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他回到福州去汽修厂转了转,发现汽车玻璃真是几千元一块。当时的进口车特别多,中国汽车玻璃市场被日本欧美垄断。

他下定决心:“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汽车玻璃!要有一片从自己的玻璃看出去的天空!

四十年专注做中国人自己的玻璃

就这样,他转型做了汽车玻璃,没日没夜地研究模具、图纸,四处奔走。到了1987年,他把玻璃厂正式更名“福耀”。

那一年,他赚了500万。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作为一家公司的掌舵人,他最看重的是中国技术的自主研发。

福耀公司研发的憎水玻璃,在下雨天时雨滴会被风迅速带走,不会影响视线。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还有HUD抬头显示玻璃,只要正常驾驶,就能从玻璃上看到实时路况、车速。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在他的坚持和对市场的正确判断下,福耀一路高歌猛进。

1995年,他带领福耀进军美国市场;

2005年,欧洲最苛刻的汽车厂商,奥迪选择福耀成为供应商;

之后,美国通用,日本三菱等等纷纷上门求合作。

后来,福耀拿下了全球汽车巨头的汽车玻璃配套。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1985年,中国的汽车玻璃100%靠进口;

2019年,汽车玻璃进口比例几乎降到0。

福耀,坐稳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坚守中国这个底线

他曾拒收美国人的绿卡:

“选择移民的人都不是企业家,他是小老板;真正成家的、有抱负的,他不会移民,

他是人物,他必须向历史负责。我70岁了,我的根在中国,这里有我几十年奋斗的结晶,我必须坚守中国这个底线。”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到目前为止,他在海外建厂投资已超过100亿,但从国外赚回来的钱早就超过100亿。

“赚外国人的钱,然后拿回中国,这才是中国企业家应该做的事情。”

这么多年曹德旺每天工作16小时,雷打不动早上4点起床。几十年来没看过一场电影,没休过一个周末,“三个早上等于一天,早上早点起来,那就会做很多事。”

几十年来曹德旺没看过一场电影,没休过一次周末,扎根在极苦的制造业,他说这是他的责任。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如果为了自己有钱,享受日子的话,把股票转让出去,我可以有很多钱。为的是,中国靠我们共同努力能够强大起来。核心的技术,我们可以自己制造!而且是真领先世界。这是我真实的话。”

把玻璃工厂开到美国去

代顿市是美国有名的老工业区,曾经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在这里办工厂。

但在2008年经济危机到来时,工厂关闭,小城的经济遭到致命打击。1万多个员工下岗失业,很多人从略带优越的中产阶级跌入破产阶级。

2016年,一位中国人带着5亿美金和几百个中国熟练工人踏上代顿市,买下了通用公司的废弃厂房,修成了新工厂。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这个中国人就是曹德旺。

这天大的喜讯让代顿人活了过来,甚至还把当地的一条路名改成“福耀大道”。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然而好景不长,矛盾很快就爆发了。福耀中国公司收入呈两位数上涨,美国公司却在10个月内亏损4000万美金。

文化差异让这个帮助美国崛起的中国公司陷入僵局。

中国主管觉得美国工人太懒,生产玻璃的质量和数量都达不到基本要求,每天工作8小时,中间还能休息1小时,有钱赚,有工作干,竟然还要闹事不满足。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而美国工人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能忍受长时间的工作,不管多累,每周都能干6、7天。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导演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因为美国人不懂,和中国工人的父辈相比,中国人的生活正处在上升期,因为觉得未来有希望,才能忍受繁重劳作。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而中国人同样也没法理解,美国人一旦跌出中产阶级后,就没希望爬回去。他们的父辈只要一辈子安安稳稳当个工人就能生活得不错,而自己的生活水平如今下降太多,这样两相对比之下自然很难快乐起来。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好在最终,中美员工之间的分歧得以解决。经过磨合,美国福耀工厂慢慢走向正轨开始盈利。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改变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中国制造

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谁拒绝这世界,这世界也会拒绝他。

奥巴马觉得这片子表达了当今人们面对全球化时的焦灼和矛盾。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当双方出现(文化)差异时,要找到一些共同点,可以让你们一起向前迈进。”

而曹德旺则认为,这家工厂应该会改变美国看待中国的方式。如果它不能做到这点,起码可以改变美国人看待自己的方式。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只做玻璃时,曹德旺说:因为我没有本事,只能做这个笨的东西,真的。

记者又问:您站在这样的高度了,还觉得自己没本事嘛?

他说:我没有,我只是混口饭吃。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然而在福耀之后有许多中国企业站了起来。中国人不需要投机取巧,低价倾销,也能堂堂正正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曹德旺:奥巴马的第一部电影,讲中国人

在曹德旺的办公室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希望在很多年后,中国制造里不仅有一个百战不死的华为,也有千千万万独占鳌头的福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