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彝海學術峰會在四川省冕寧縣召開

本報成都消息 彝海結盟光耀千秋,學術峰會共譜新篇。11月16日,以“長征文化與國家公園建設”為主題的第二屆彝海學術峰會在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召開。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共山西省委黨校、中共四川省委黨校、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南開大學、延安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師範大學、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學者以及冕寧縣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媒體代表80餘人參加了會議。

第二届彝海学术峰会在四川省冕宁县召开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後強,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李蓉研究員、宣傳教育局副局長薛慶超教授出席會議並作主題發言,中共涼山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令舉,中共冕寧縣委副書記、縣長劉長佐到會致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鬍學舉主持開幕式。

第二届彝海学术峰会在四川省冕宁县召开

李後強指出,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重大決策。冕寧作為長征路上有廣泛知曉度、美譽度、闡釋度的重要節點,要特別珍視這個機遇,強化緊迫感、使命感,努力地把冕寧建設成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創新高地和嶄新景點。以彝海結盟為原點,裂變出“六個海”:紅海、文海、碧海、情海、雲海、銀海,每個海都自我發展,又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借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契機,再次為冕寧的發展“加冕”。

第二届彝海学术峰会在四川省冕宁县召开

在研討發言環節,中央黨校研究館員葉成林、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巫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有春、南開大學教授袁同凱、延安大學教授高鳳林、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員周勇、山西省委黨校進修一部副主任郝首陽、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讓新、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李北東、西南石油大學教授李學林、重慶師範大學教授阮李全、西南財經大學博士張亮、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二級巡視員周銳京、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王強、四川省文物局劉祿山、四川能投集團川西文旅袁柳等與會專家和代表圍繞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思路與舉措、長征文化與彝區紅色文化傳承、精準脫貧與民族地區特色旅遊、精準脫貧與彝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長征線路申遺的意義與策略、長征精神與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等十個主題展開了廣泛的研討。峰會就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達成了諸多共識,提出要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高度去認識紅軍長征路線的現實意義,要緊扣長征文化的象徵意義,在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認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一中去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峰會最後發出《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彝海倡議》,倡議呼籲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要堅持國家第一、保護第一、群眾第一、試點第一、整合第一、效益第一,把公園建設成紅色飄帶、綠色錦帶、生態綵帶、旅遊寬帶、產業金帶、科技領帶,大力弘揚長征精神面向未來,共同推動長征文化走向世界。(記者 戚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