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首日破發,還要不要參與打新、如何找機會?看看這份攻略

新股上市首日破發,還要不要參與打新、如何找機會?看看這份攻略

大盤遭遇“冷空氣”,科創板新股“打噴嚏”,不僅首日漲幅大比例縮水,個別還出現了破發。

這種市況,對投資者提出了挑戰,還要不要參與科創板打新?中籤後要不要拋?什麼時候拋?什麼價格拋?都是難題……

上市首日如何交易

首先來看看目前科創板的破發情況,截至11月17日,總共有7只科創板個股出現過破發,久日新材最快在上市後的第二天即破發。新股不敗神話破滅,新股上新股上市首日表現怎麼樣,還真的越來越難猜了。

新股上市首日破發,還要不要參與打新、如何找機會?看看這份攻略

如果上市首日遇到破發,如何應對?

從交易策略看,不同板塊、不同交易場景下,可對應不同的交易策略。新興的科創板市場,由於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對新股的選擇更體現專業性。

新股上市首日破發,還要不要參與打新、如何找機會?看看這份攻略

招商證券上海浦建路營業部總經理王亞培表示,對科創板交易策略的選擇要綜合考量新股定價的安全墊和二級市場給予新股的溢價程度等,合理設定盈利預期。

1,若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成交量急劇放量,且分時線在向下走,結合當日大盤,如大盤在回落,建議儘早平倉。

2,若成交量緩慢上升,且股價配合上漲,日內分時線呈現上攻態勢,但大盤震盪下行,則持股至早盤收盤前,選擇合適的高點平出。

3,如上市前後大盤企穩及行業指數回暖,可持股觀望2到3天,時不過三,擇機拋售。

他指出,市場結構已今非昔比,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投資只怕難上加難。建議普通投資者多與專業投資機構、營業部投資顧問進行溝通。降低對新股的回報預期,提高風險控制水位,通過充足的準備,實現打新的精準化

科創板新股仍具賺錢效應

廣發證券一位投顧表示,科創板新股估值,以傳統的PB+PE視角看不算便宜,所以對投資者的建議是適當降低新股漲幅預期,關注上市後的(較開盤價)漲幅30%和60%這兩個臨時停牌點。如果順利觸發這兩個點可以繼續持有,如果換手過高或拋壓太大,要及時止盈。

現在不一樣了,以前中籤就是刮彩票,現在搞不好還要虧錢。”萬阿姨手裡中了一簽500股的新股,卻動了棄購的念頭。

越來越多像她這樣的投資者,對打新究竟還劃不划算心存憂慮。

目前,機構對於科創板的打新收益並不悲觀,某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 雖然科創板的新股收益率因公司基本面的差異開始出現分化,但打新收益仍處於歷史高位,賺錢效應依舊明顯。

少藪派投資認為,未來科創板開盤大概率不會破發,除非一級市場以及參與詢價的機構投資者堅持不肯降低發行價。只有主動降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讓利,才可能實現共贏。

雖然科創板新股上市後表現難猜,但掌握好新股演繹的規律或許對新股上市後交易策略有一定助益。近期,國泰君安總結了市場新股演演繹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新股發行定價較低,上市後漲幅不大,容易被連續熱炒。

第二階段:新股熱度提升,首日直接大漲。

第三階段:發行價格越來越高,上市企業受益,但股民打新收益不見提升。

第四階段:新股上市下跌,首日漲幅越來越小,打新收益明顯下滑。

第五階段: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打新情緒大幅降溫,股民開始謹慎申購。

五個階段結束後,又將從第一階開始循環。

關於新股的長遠發展

對於中長線投資者來說,究竟該不該持有一隻股票,追根溯源還是要落到對公司的瞭解上,即投資者是否看好這家公司的長期發展。

新股破發不是洪水猛獸,A股歷史上有不少破發的新股,在短暫的震盪走低之後又漲了回來。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買進的這家公司究竟是不是潛力股?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就如何從基本面考慮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在宏觀經濟持續築底的情況下,應把握好目前的政策節奏,調整預期,順勢而為。首先考慮所申購的新股是否在政策支持的行業範圍內。

第二,二級市場的行業表現可作為參考依據。2019年前三季度,漲幅居前的行業分別是食品飲料、電子、計算機、農林牧漁、非銀金融、家用電器等板塊。

第三,從基本面出發,公司的價值決定了其價格,發掘出發行價與該股所處行業的二級市場價格存在制度性套利機會的個股,精準打新。新股的發行市盈率與二級市場所對應行業的平均市盈率、龍頭個股的市盈率相比,存在的空間越大,中籤後的安全邊際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