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这两次绝密核爆是美国在1946年于比基尼环礁进行的核试行动。历史上被称为十字路口行动。

此次行动一共进行两次核试,包括代号Able的空中核试及代号Baker的水下核试,以测试核武对水面军舰的打击威力。整个行动共进行了两次核试,代号分别是Able及Baker。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十字路口行动同时是美国史上第4与第5次使用核弹(按次序排在新墨西哥原爆、广岛、长崎之后),亦是美国首次于马绍尔群岛进行核试,往后数十年在不同的太平洋岛屿,包括比基尼环礁在内,亦进行了数十次的核试。十字路口行动亦是首次政府预先公告核爆,并允许各大传媒现场采访的核试验。

十字路口行动另一遗产是留下的目标船舰与及舰上实验品。十字路口行动同样首次曝露了核污染的危害。核试后比基尼环礁自此不再适居,岛上土著因而迫迁,部族生活陷入危机;辐射使环礁内的海水受到严重污染,而部分靶舰更被海军拖到他处击沉,使多地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Baker水下核试采用了21,000当量核弹。核弹被置于登陆舰(LSM-60)90英尺(27米)呎水深下(海床水深180英尺(55米)呎),位处靶舰阵列正中央。7月25日上午8时35分,核弹引爆。核爆过后,LSM-60登陆舰没有留下任何可辨认残骸,被判定遭核爆气化;另外八艘军舰在核爆后沉没,包括战列舰阿肯色号及长门号;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潜艇舟鰤号、鲣鱼号及天竺鲷号;以及YO-160石油驳船。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在核爆后严重受损,并在12月拖行期间沉没。本次核试的破坏力主要来自水压冲击波,而其辐射尘更几乎污染全部靶舰,使之具放射性。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贵为人类史上首次水下核试,Baker核试过程一直广受关注。在核弹引爆瞬间,一个高速膨胀的火球在引爆点出现,并在水下产生超音速的液压冲击波,将附近的船舰龙骨扯开;水下冲击波也被空中摄录机清晰拍摄纪录:当水下冲击波向外扩散时,海水颜色随之变为深色,犹如海上石油油污;而紧接在冲击波之后的海平面则即时变成一层白色。由于水的传声速度较空气快五倍之多,当冲击波在水下高速扩散时,后方海面即迅速染白,犹如一层白色薄面在海上高速向外延伸。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核爆1毫秒后,火球引发的气泡同时抵达海床及海平面。气泡在海床炸开一个直径30英尺(9.1米)乘以2,000英尺(610米)的大坑,并将海水雾化,以圆顶状喷上半空。核爆后一秒,气泡将直径500英尺(150米)范围内、共2,000,000(二百万)吨海水及海沙喷上半空,并形成一道高6,000英尺(1,800米)、阔2,000英尺(610米)、但厚300英尺(91米)的水墙。最后当气泡上升至空中,便引发一道空气冲击波。由于冲击波后方的气压急降,使水汽即时凝结为云。这道凝结云(又称"威尔逊云",以威尔逊云室为名)由海面迅速抬升,并掩盖了整道水墙,同时以圆盘状向外扩散,最后在气压逐步回升后方告消失。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随着凝结云消失,水墙顶部开始变成花椰菜状,所有海水、海沙及水雾均耗尽动力,并即将随重力坠回海面。核爆并没有产生蘑菇云。同时,气泡大量吸起海水,使水下出现真空。当两旁海水涌入填补空间后,反向外面海水施加推力,从而引发类似海啸的海波。第一波海浪在核爆后11秒,已涌离爆心近1,000英尺(300米),浪高94英尺(29米)。当海浪涌到3.5英里(5,600米)外的海滩时,仍达15英尺(4.6米)高,并反复冲击九次之多。海滩的数架登陆坦克因此被冲上岸边,并被一层厚沙覆盖。

核爆后12秒,水墙开始随重力下坠,形成一道高900英尺(270米)的巨型瀑布。这道瀑布从天而降,激起一度高辐射的海潮,淹过海面绝大部分的靶舰。这最终使靶舰受到极为严重的辐射污染。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Baker核试的实验数据繁多,当中不少领域更是军方及科学界闻所未闻。核试后两个月军方甚至要再开会议,标准化研究项目的术语,并重新定义各报告的描述及运算。

核试后首要分析数据为辐射物质。Baker是世上首个于爆炸点产生大量辐射尘及核裂变产物的核爆,此前的新墨西哥、广岛及长崎原爆均在高空,故此辐射物质相对明显较少。然而军方当时却低估辐射所引发的问题与危害。

Baker核试一共产生约3磅(1.4千克)核裂变产物。这些污染物混合在水雾、水墙以及云团,最后大部分均返回潟湖,并随着潮汐及洋流带到其他地方。然而当水墙倒塌之时,部分受污染的水雾被再次激起,并随着辐射性海潮向外高速扩散,最后随风漂到测试场地以外。更危险的是,当这些水雾的水汽被蒸发以后,这些裂变产物便会变成透明,无法以肉眼看见,并继续随风扩散,威胁人身安全。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十字路口行动原定进行第三场代号Charlie的核试,在比基尼外海深水引爆。不过自7月25日Baker核试后,船舰清理辐射几乎全无进展,更不可能拖到外海再作排列。到8月3日,负责于行动监视辐射的科学家史丹佛·瓦伦(时为陆军上校)认为核试已对众多水兵构成严重危险,并要求即时中止清理。瓦伦指出,当水兵在舰上清理时,辐射物随即污染人体皮肤、衣服甚至肺部。当水兵返回支援舰洗澡及洗衣服时,这些辐射物又随之转移到支援舰,并随水兵带到各地。瓦伦同时质疑水兵没有按照安全指引行事,部分消防船因过于靠近靶舰,而反过来受到污染,而被迫弃用。更有甚者,支援舰多次进出受污染水域,其舰体亦会累积辐射。8月6日至9日之间,有67人摄取过量辐射;而盖革计数器亦不敷应用。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十字路口行动并未如海军所料,成为决定海军战后前途的试验。纵然Baker核试对船舰构成无法挽回的辐射污染,且众多靶舰只有长鲨号潜艇能短暂返回现役,并留在码头作训练用途;但白兰地在8月6日称所有在核试30日后摧毁的军舰,均不会被视为遭核弹击沉,以免公众认为一枚核弹便足以摧毁整支舰队。由于当时公众对核试关注开始消退,而媒体亦先后离开,舰艇清理辐射问题一直到1947年才为公众所知。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十字路口行动在8月10日结束后,残存的靶舰由拖船拖往夸贾林环礁,并在当地卸载弹药及燃料。10艘靶舰被拖船带返美国作辐射研究,12艘靶舰因辐射较轻微,由原驻舰船员驶回美国,而其他军舰则多在夸贾林或加州外海被击沉,将辐射带到其他地方。95艘靶舰最终只有九艘返回美国出售拆解。至于遭辐射污染的支援舰,则在返国后进入船坞作深入清洗,并替换所有受污染系统。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十字路口行动直接受害者是167名比基尼环礁原住民。当马绍尔总督将众人带往"应许之地"朗格里克环礁安置后,原住民才发现该处是"不毛之地"。1947年到当地的旅客,发现整个比基尼族群几乎陷入饥荒。同年7月比基尼族群开始营养不良,到1948年1月更变得骨瘦如柴。同年3月美军先将原住民迁到夸贾林,再在1月迁往吉利岛。然而吉利岛的陆地面积仅为比基尼十分之一,更没有礁湖与及良好港口,年中有四个月无法航海,摧毁原住民的捕鱼文化。这使该批住民长期依赖进口食品,而其后代则多流徙至其他岛屿,甚至移民海外。

核弹可以击沉航母吗?两次绝密核试验告诉你答案

Baker核弹引爆后4毫秒

部分比基尼原住民试图返回比基尼居住,但由于美军先后在1954年、1956年及1958年再在该处进行核试,一共引爆21枚核弹。21枚核弹的总当量,比起Baker核试超出3,000倍以上。当中又以1954年3月1日城堡行动的Bravo核爆污染最大。该枚核弹在美国核试史上威力最大,而在世界史上亦仅次于沙皇炸弹。这次核试的辐射尘,亦波及到部分比基尼住民侨居的朗格拉普环礁,部分人因此受伤。1974至1978年间,美国政府曾有意准许原住民重返比基尼,但由于辐射污染严重而作罢。现时前往环礁的潜水爱好者,仍只可进食进口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