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又有外資要來了

週末消息上。

剛剛,央行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中提及了頗受市場關注的CPI與PPI走勢、未來宏觀經濟展望、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思路等問題。

面對下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央行提到加強逆週期調節,妥善應對的策略。其實上面的工具箱很多,就看怎麼用了,現在A股市場如此孱弱,此時發聲也是合情合理。從簡報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上面的意思很明顯了,還是一個穩子當頭。

另外兩則消息就比較有意思了,我們看下面:

1、閏土股份遭遇竊聽風雲。

據瞭解,三年前,閏土股份推出重大資產重組,謀求購買估值50億元的萬德邦股權。而在資產重組停牌前,董事長卻遭遇自家親戚“竊聽”,導致消息精準洩露。兩名涉案人在獲利百萬後,最終分別被判處五年、三年刑期。

資產重組與內幕交易總是如影隨形,這種事情在金融市場也是經常能看到,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利字。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獲取信息的成本和巨大利益面前,也就不難想象會有這麼多人鋌而走險。不過我們也相信,隨著監管趨嚴、法律的完善等,這類事件會越來越少。

2、外資大舉“搶灘”A股

外資唱多並做多中國,這次就連美聯邦的退休金都來了!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近日決定,將投資包括中國上市公司在內的國際指數基金。

近6000億美元退休金。

60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約合人民幣4.2萬億元,相當於15日收盤A股全市場市值總和(約5.94萬億元)的70%。

突發,又有外資要來了


當然,這6000億美元並非全部、直接投資於中國市場,但即使是通過投資A股佔比一定權重的國際指數基金,哪怕只有5%,也將為A股帶來數千億元增量資金。

另外我們知道,就在一週前的11月8日凌晨,MSCI宣佈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一次性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11月26日收盤後生效。

除了MSCI,富時羅素也在10月表示,將於2020年2月21日公佈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擴容A股的初步結果。按照計劃,彼時A股在富時羅素中的納入因子將提升至25%。

突發,又有外資要來了

早在9月23日,標普指數將1099只A股納入,當日開盤即生效。目前來看,三大國際知名指數公司納入並擴容A股、外資資管巨頭搶灘中國市場、北上資金加速流入……種種跡象表明,一大波外資正在來襲。


週末連券商們也都無心當下弱勢的市場,而是開始著眼未來了,興業證券在展望2020年時表示:流動性寬鬆大趨勢、開放加速等因素為股票市場和相關產業帶來估值提升機會。而在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等“四重奏”指引下,真正屬於中國的權益時代有望開啟,A股將迎來“長牛”。

還有招商證券在研報中預計,2020年上半年市場更多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下半年市場在更加寬鬆的環境下有望繼續上漲。

話都比較中肯,不過我們還是看看短期行情走勢:

這周市場在大跌之後做了局部反抗,兼備成長性和高彈性的科技、消費股走強,也一度給到市場短暫的喘息機會,不過

週五指數的再次跳水,說明此次抵抗的失敗,也宣告著市場依然很弱,或者說調整尚未結束。

週五我們提到,大盤會繼續調整補掉下方缺口,也就是在2870點附近,我們取15個點的波動分差,那調整的極限我們認為在2855點這裡。

突發,又有外資要來了

我們結合大盤周線圖看,下方60周線有強大支撐作用,前期幾次觸碰到都沒有有效跌破。目前市場外圍形勢趨緩,再加上國內政策也在積極的調控中,這種情況下恐怕難出現大的利空影響,而沒有客觀因素上的干擾,要說大風險是不大可能的。


現在60周線靠近2855點附近,剛好和我們的推斷保持一致,這個點位不能說完全正確,因為市場是變的,只是我們有個心理預期就好了。

總的來看,市場調整空間不多,但趨勢還是偏弱,短期也難有大作為。所以整個的策略應該是,短線的還需謹慎,想玩的注意局部結構性機會;要是長線考慮的,這裡依然是我們強調的,2900點下方可以考慮大膽低吸,主要還是科技股、消費股這兩大塊,注意低位、低估值品種的選擇,尤其是前者,大盤一旦向好,它們必然會成為市場最活躍的那份子。

好了今天我們就到這,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