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抑郁且内心孤独,家长应该怎样让他感到温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wzy144780923


青春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但这种特殊性并不必然导致青春期孩子抑郁孤独叛逆、与父母疏远。早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成长经历,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家庭的影响最为关键。

正确定位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价值观和未来发展。

既然孩子是父母带到这个世界的,许多父母理所当然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持有“三纲五常”观念的父母,即使自身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也自信满满地以领导自居,甚至是说一不二的“皇帝”。在孩童的眼里,父母就如同一座山,“仰视不见其顶”,自然言听计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开始质疑父母,但迫于父母的淫威只能阳奉阴违;待到青春期早期,孩子开始公然叛逆。

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只属于他自己。他们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平等相待,把孩子看成朋友,陪着孩子玩耍。这样的父母很开明,但是“朋友”定位似乎还缺了些什么。

初到这个世界时,孩子是一张白纸,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家长必须承担“导师”的角色,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指导孩子成长。导师和学生,是学术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即使是中科院院士,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也会偶尔意识到向学生学习的必要性。若干年后,导师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指导当初的学生,因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超过了自己。如果徒弟不能超过师父,那么这个师父是不合格的,否则人类何以不断进步?终将被时代淘汰的永远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明白这个道理的父母,不仅可以永远享受温暖的亲子关系,更可以跟着孩子一起成长,不会被快速变化的时代所淘汰。

所以,父母最好的定位,是孩子“生活中永远的朋友、人生中阶段性的导师”。

适度放低要求

许多家长对孩子都有这样渐次降温的心理过程:对着襁褓中的孩子,希望他/她日后或出将入相,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或富甲天下名列富豪榜;孩子读小学,希望他上清华北大、今后做大事;孩子读初中,我们退而求其次“能上一个211大学也不错”;孩子读高中,变成了“考一个普通本科也蛮好”;孩子成年后,工作稳定、结婚生子就行;孩子中年后,希望他身体健康、家庭和谐;我们躺在病榻上,所有最初的期望都失去意义,孩子能在我身边倒杯水就足够了......


许多年前,一位在美国生活的远亲对我说,儿子女儿只要不吸毒不犯罪、今后不找父母要钱,就谢天谢地了。当时我颇感诧异,作为八十年代的留美精英,她对孩子怎么如此低要求?难道她不希望孩子站在父母奋斗的基础上,一代更比一代强?如今,她的女儿已经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儿子也学业优秀、即将上大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即使瞄准考上好大学这样的阶段性目标,也需要孩子和家长十七八年的共同努力。如果家长缺乏耐心、期望急功近利,结果可能事与愿违。更为合理的做法是,在保持理想和尊重现实之间寻找理性的平衡。

教育目标,可以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当然是望子成龙;最低纲领,是“身心健康、自食其力”。最高纲领是我们的理想目标,最低纲领是我们坚持的底线。放低要求,舒缓孩子的压力,并不意味着不能获得高结果。


在生活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感情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陪伴呢?从长期来看,陪着孩子做作业是一种适得其反的无效陪伴,轻松随意的交流才是有效陪伴。

一位妈妈在某古城任职旅游局长,先生经营一家房地产公司。从女儿上学开始,夫妻俩定了个规矩:每天下午沟通一下,尽可能保证至少一人回家陪女儿吃晚饭。餐桌上的聊天,成为女儿一生美好的回忆。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亲子交流,双方都不必刻意备课,所见所闻所思都可以是交流的内容。学校和单位发生的事情、社会新闻、阅读内容… 在轻松随意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培养了孩子对社会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某个领域的兴趣…

如果早期教育注意以上要点,孩子不可能抑郁孤独,亲子关系永远其乐融融。孩子已经出现青春期问题的家庭,及时回头及时补救,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毕竟,亲子关系是人间最强有力的人际纽带。


施冬健


我家孩子今年高二,重点中学实验班,高一一直是班上倒数十来名,回家基本不做作业,想尽各种办法在我们这拿手机玩游戏,作为父母的我们肯定很着急,刚开始还是以家长的强硬方式管理,结果离我们越来越远,回家根本就不理我们,问什么都是以“关你屁事”回答。

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觉得可能是我们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我们开始咨询专业的老师,咨询他的同学朋友,网上查阅关于青少年教育心理等资料,我们自我反省,或许是我们对孩子要求实在是太高了,特别是孩子爸,跟孩子一见面,说的全是学习学习,恨不得回家也一直按父母的意愿学习和锻炼,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同时他也还是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试着跟孩子做朋友,陪着他一块出去玩,同时跟他面对面制定规章制度,假期在家的时间分配,让他签字,达成协议。我们也有意识地邀请表哥表姐来家里给他现身说法,不着痕迹的鼓励他把握现在的好资源好平台努力学习。还带他去拜访优秀的学长,给他学习和生活指点迷津。

作为父母,我们也尽量一有时间就留在家学习,坚决不去打牌了,并告诉他,我们以前麻将瘾是挺大的,但是为了给他树立榜样,我们可以戒掉,只要用心,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渐渐的,孩子没那么烦躁了,能安下心来学习了,也愿意跟我们交流了,脸上也慢慢有了笑容。高二成绩也有进步了,跑到了年级100名左右,我们知道,这个成绩是他努力才得到的。

一路走来,有悲伤绝望,也有小惊喜,作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朋友,在给他指点和分担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示弱。告诉他,父母只是普通人,也会犯错,也有不能完成的事情,也需要他的帮助和关心。但是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涵庚誉


孩子的抑郁,除了家长的不作为,还有社会生活的压迫。可能来自于同学可能来自于老师,说白了就是逃避现实,比如说成绩他考了60分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没有改变的可能性了,可是老师同学家长还是不停的斥责他嘲笑他,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可是却不喜欢别人这样对自己,就只能开始逃避,最终变为抑郁。其实如果要我说,抑郁不是病,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就拿我表妹举个例子,她小学成绩一直不错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前十,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奥数钢琴外语绘画,据说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自学初中课程,人又长的漂亮我们全家都很宠她,升初中也选了自己家附近的重点中学,可是问题就是从初一开始,她时不时就闹胃吃什么吐什么,去看过很多医生也做了胃镜只是说也许孩子平时吃多了超过负担了,她自己也说学校要求光盘行动,给多少必须全部吃光,我舅妈心疼她就给她办了休学想调整一下,后来说查出原来不是胃病,而是抑郁症。其实她去了那群中学成绩也还算不错,问题就是所有都是尖子生,一个班54名同学全都考100也肯定会有排最后的,家长又一般都是看排名说话,压力太大所以就这样了。现在去了一所普通中学,考了全年级第一,没事了。所以如果你想改善孩子抑郁的症状,必须先了解孩子怕的是什么,是什么问题让他想不开,如果是家长的态度那你改,如果是学校的氛围那给换,不是针对根本问题的措施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一味的关心呵护只会加重孩子的逃避症状,当然,也请一定把握好度,孩子就一个,自然要全心全意对他好,但是好过了头,抑郁症没有了,自大狂也同样要不得。


亿拾一


说起青春期抑郁症,我身边一位朋友他弟弟就得了这个病,他弟弟得症状比较严重,发病之后就休学在家了,到现在快十年了,病情算是控制住了,但是还是没办法和外界的人接触,每天他爸爸妈妈都陪着他,当初问起他弟弟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朋友说他也找不出原因。

青春期抑郁症的表现跟成人表现有一定的区别,成人抑郁症的表现往往是情绪的低落、沮丧、兴趣的下降、愉快感的缺失表现非常明显。青春期可能在这方面表现不是很明显,往往是烦躁、焦虑不安,甚至是冲动、打闹、攻击行为表现特别明显。如果青春期的孩子突然无明显因素出现了明显的烦躁、焦虑、攻击行为或者无理取闹,一定要考虑是青春期抑郁症表现的可能。这就是跟成人抑郁症很大的区别之一。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摆脱青春期抑郁症:1、主动倾听,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并且要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还要保持与孩子良好的沟通;2、寻找专业人员,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患有青春期抑郁症,应尽最大努力,尽快说服孩子找专业人员进行治疗;3、依从医嘱,如果孩子已经康复,为了预防他的再次复发,家长仍需配合医生让孩子遵从医嘱;4、改变教养方式,家长应反思并改变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多沟通;5、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治疗过程中要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生物钟,保持正常的社会节律,适当参与喜欢的运动。


科学育儿100问


坦白说,我曾经抑郁,父母让我看开一点。作为孩子抑郁自闭,我想是她的父母没有尽到责任。

孩子青春期是孩子叛逆敏感心理也很脆弱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作为父母,孩子不只是衣食住行的满足,追寻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如果父母从小就做到了,时刻关注了,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父母怎么做呢?

我据我的情况给出点建议:

(1)父母要挤出大量时间来陪伴孩子。饭后来陪陪孩子散散步,聊聊家常,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打开心扉,愿意敞开心扉给父母谈心。

(2)父母要买出一些相关心理书籍,陪孩子一起读书,比如《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等,让孩子自己来体悟,陪孩子慢慢打开格局和认知世界,……

(3)陪孩子运动,运动中会让孩子自信,会有激情,只要孩子对生活充满激情,热爱生活,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热情,那么走出来就不是问题,孩子就会慢慢走出来,会快乐很多。

(4)让孩子多和乐观阳光的正能量的孩子接触,多参加一些活动,孩子慢慢融入大家组织的活动中,就会慢慢走出来。

(5)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耐心陪伴和疏导。

慢慢让她感觉到父母的爱和温暖,有时候父母不需要多言,就是默默的陪伴,或者适时给出孩子科学合理的建议。


魔宝星辰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比较叛逆,难于管理。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日常不要过分唠叨

青春期的孩子最烦之一就是听到父母永无休止的唠叨。

上学之前好好过马路,上学之中好好听讲,不要打架,不要骂人,等等一些琐碎的事情,让孩子不胜其烦。

家长可能认为这是有必要对孩子的叮嘱,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初具了自己的独立意识。

能够自己去完成这些琐碎的小事,家长的每一遍叮咛嘱咐,都往往被他们认为不胜其烦。

二,对于一两次的考试退步,不要大惊失色

不得不说,孩子的学习成绩永远是父母最值得关注的事情,但是面对孩子偶尔的一次,两次成绩退步,也不要过分敏感,大惊失色。

直接跟孩子说,你为什么退步这么多名?是不是干了一些特别影响学习的事情。

总之对孩子的退步进行无底线的坏处着想。

三,对于男女同学交往,认真倾听,不敏感

青春期叛逆期,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谈恋爱,有很多极端的家长无时无刻不一直叮咛孩子不要谈对象,等以后谈对象。

本来孩子并没有谈恋爱的意思,只是普通的男女同学关系,但是听了父母一直关于这个话题感受。就提早的打开了微妙的男女关系感情。


如何做:

1,每天都要聊聊天

我们不管有多忙也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现在所有的努力工作都是为了孩子,那么孩子如果心理出现问题,尤其是青春期的时候,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加积极的青春期,每天与孩子聊天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谈什么,完全可以依照孩子的兴趣步步深入。

这可不是跟孩子唠叨,这是彼此交流,双向的互动。


2,过一下14岁,16岁的生日

他的14岁的生日,16岁的生日,一定要给孩子过一个比较正式的,比如全家聚一次会。

在点上蜡烛的时候告诉孩子,原来你出现了过错,是我们父母的责任,我们父母可以承担责任,但是到了14岁,很多的责任需要你自己去背负。

要让他有一个规则的意识,过了这个年龄下,国家有法律惩处,有道德约束,自己要做一个懂规则的孩子。

3,有条件陪伴孩子一起学习

如果我们的父母,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进行学习。 他学习,你可以读读书,看看报。

一是培养孩子的陪伴之心,第二个也对孩子有一种侧面的监督作用,避免学习过程之中,分心玩手机等情况发生。


咱也是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家庭氛围,其实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孩子都开始热衷于电子产品,我认为最根本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也不能节制自己。

每天给孩子从小树立的印象就是躺在床上没事玩手机,所以造成了孩子的业余爱好,也只有这些电子产品。

4,一起锻炼

出出汗是对一天学习解放后一种特别爽的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很多的同伴,或者特别要好的朋友在一起运动之后,大汗淋漓,都感觉彼此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是战友是团队。

那么我们的父母也同样可以如此,一起和孩子做一些锻炼,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等等,通过这种运动之后的出汗也是一种情感的沟通,这比一些,各自玩手机有意义多了。

况且,出汗之后,很容易释放内心的孤独,释放压力,让孩子更好的轻松做自己。


对大家有用~


阳阳老师谈教育


这是个好问题。要想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个性,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沟通风格,以及父母的分工和必备的技能。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青春期孩子的四大特点

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爆发性的问题且变得难以沟通,主要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以下几个挑战:

01自我形象的确认

表现:常问自己“我是谁?我好不好?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我怎样才能独一无二?别人是怎么看我的?我值得被尊重被爱吗?”

心理特点:他们希望自己是独特、有个性,能活出自我的,想法多变。

家长启发:多与孩子谈谈梦想,即使不合理,也不要急于纠正,允许独特性。因为梦想不是拿来实现,而是拿来点燃希望的,多创造与孩子有趣的沟通才是关键。

02情绪敏感且强烈

表现:一会激情洋溢,一会失落孤独;一会喜悦,一会悲伤;情绪如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心理特点:充满活力,对一切都感兴趣,但情绪敏感多变。

家长启发:属于这个年龄的正常表现,给孩子足够的表达机会,让青春生命的独特性去绽放。

03想要参与到社会中去

表现:

打的不是王者荣耀,而是青春不可或缺的社交和友谊”。

心理特点:非常在乎人际关系、情感关系,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

家长启发:打游戏的背后是渴望建立和同龄人的共同话题;对衣服、发型、外貌的注意不是因为虚荣而是对自己社会形象的探索,家长需要给与一定的引导。

04追求冒险与创新

表现:这个世界之所以让他们着迷,就是因为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心理特点:有冒险精神,对改变具有开放的态度,生命力旺盛,渴望被认同。

家长启发: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学会放开、信任孩子。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避免安全隐患。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它既有扩展生命边界的任务,同时又要避免迅速超速行驶,对父母真的是充满了考验。

二、放下你的焦虑,孩子才能活出自己

想要孩子活得好,就要具备教练型父母的三大心态,从教导型父母转变为教练型父母。

第一种状态:放下焦虑与担心。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被焦虑和担心折磨着。进入了青春期,又担心孩子学坏,这些担心从来没有停止过,也会成为孩子否定自己的最大理由。在一个充满着焦虑能量的妈妈的影响下,内在自我会产生极大的冲突和矛盾,孩子既想听父母的话,又想要活出自己,就会变得怀疑自己,变得小心翼翼,害怕犯错,害怕让父母担心和失望。孩子的生命力也很难绽放和舒展。

父母放下焦虑和担心,变得轻松,孩子也会轻松起来。孩子内心里面最强烈的声音就是:爸爸妈妈,请你们相信我。当父母真正放轻松,孩子才能真正放松下来,舒展的做自己。

第二种状态是始终好奇,而并非判断。

懒惰,不懂感恩,说谎,总爱玩游戏,总爱玩手机,其实都是父母给孩子贴的标签,孩子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内在需求,就是期待得到爱,得到理解,得到认同。

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最讨厌的就是爸爸妈妈不懂自己,冤枉自己。当孩子出现青春期的烦恼和需求,作为父母应该保持对孩子的好奇:

提问话术示例
1)他究竟发生什么了?
2)他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3)他内心有什么想法呢?
4)他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如果父母能够保持足够的好奇,静下心来去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孩子被深深的理解,孩子也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进步一的询问孩子:

提问话术示例

1)刚才你刚才这么反常的行为,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2)我看到你有点着急,究竟发生什么了?
3)能够告诉妈妈事情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呢?
4)手机对你有什么吸引的地方?
5)告诉我最近你在玩什么游戏?
6)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7)你怎么看你的同学和老师的?

通过询问,父母会在孩子的内心打开一个新的空间,让他们可以有机会去表达事情的真相、真实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亲子关系也因此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第三个状态就是关注未来并非问题。

如果父母过度地关注孩子的问题,会把自己和孩子都陷入一种极度焦虑的情绪中,让孩子自我感觉很糟糕。

而关注孩子的未来,会让孩子产生希望,从而产生内在的动力。特别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会很热衷于探索自己的身份感,他们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极大的好奇。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如果能够陪伴孩子关注未来,帮助孩子探索未来,会帮助孩子激发他们的生命动力。当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未来并非问题的时候,也许你们谈的可能是这些:

提问话术示例
1)你这样做究竟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2)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3)你希望周围的人怎么样看你呢?
4)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呢?
5)谁是你可以学习的偶像呢?
6)为了做到你想做的,你需要我们什么样的支持呢?
7)谁可以帮助到你呢?
8)为了让这件事情成功,你有什么样的计划呢?
9)第一步先做什么呢?

父母用这样一种方式和状态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彼此的关注点发生改变,能量也会随之改变,朝向未来。孩子会变得更加自我负责,更加有力量。

当父母们能够做到以上三种心理状态,是父母们从教导型父母向教练型父母转变的开始。

三、通过三层次聆听,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做教练型父母需要两大基本功,深层次聆听和有效提问。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能够做好深层次聆听,就能够保持回到当下,能够真正读懂孩子内在的状态,陪伴孩子轻松度过青春期。

01深层次聆听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 他说他的,我听了字面意思,就急于做判断给建议。
第二层次 , 他说他的,我不仅听懂了字面意思,还听懂言外之意。
第三层次 , 他在说的同时,我不仅听懂了,还能感受他的情绪状态。

其实很多家长还是停留在第一层次,带着评判去听。廖老师的教练辅导中,收到了很多的孩子对父母的投诉,最大的投诉就是觉得父母冤枉自己。

02聆听能力被阻碍的原因

其实我们曾经具备三层次聆听的能力,就是在孩子刚出生不会说话的时,在照顾重病的老人时,或和聋哑人沟通时,我们会根据对方的情绪或动作来体察对方的真实需求。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三方面的原因阻碍了我们的深层次聆听的能力。

1)当我们的情绪状态处于愤怒、焦虑、担心、恐惧的时候,根本就顾不上去听别人说。

2)我们对其他人有期待时,往往希望别人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

3)我带有主观的评判。

03父母启示录

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运用深层次聆听的能力,就是要让自己回到当下,回到此时此刻,完全和你的孩子在一起,去感受他,接纳他,放下自己的成见。

当你在当下专心地听他说话的时候,就会像一次神秘的旅行。

你将会开放自己强烈的直觉,看到孩子的内在,和孩子进行一次内在旅程

四、唤醒自信,让孩子勇敢前行

教练的核心公式

绩效(即孩子能够达到的状态)= 天赋 - 干扰

这个公式是绩效等于潜能、天赋减去干扰。这里指的绩效,就是效果。

从这条公式来看,潜能和天赋人与人相差无异,导致孩子有高低之分、自信差异、事情完成效果有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干扰项。

01孩子的五大主要内在干扰项

1)情绪状态:如考前焦虑担忧恐惧。

2)想法上的压力:

如老师不喜欢我。

3)与同学的比较:如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低人一等。

4)父母的期待:担心没有完成期待,担心不被爱。

5)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自信,我没有资格,我真糟糕。

当孩子在成长中背负着这些沉重的包袱时,在前行的路上会感到疲惫,走的很慢,甚至离目标越来越远。假如孩子能够排除干扰,让自己平静安定,或者让干扰项变成很低甚至为零,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发挥很大的潜能,甚至可以达到他的巅峰状态。

02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首先,培养孩子对学习某一样东西的良好感觉,这是自信产生的起点。

第二,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尝试的机会,让他能够做到,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培养孩子的自信。

第三,最关键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更多肯定,肯定具体的行为或者想法,最终做到多次肯定,长此以往形成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形成自信自爱和自尊。

培养自信的一个核心的信念,就是多做。因为多次尝试,孩子能够在试错中成长;因为多次取得成功,成功的经验会让孩子更加自信,自我肯定后迈向成功。

我是家庭指导师,我为教练型父母代言。

家庭指导师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家长问我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结合我所学习的心理知识,以及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给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要想跟青春期的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家长跟孩子之间首先要建立信任的关系。关系是基础,否则,任何的沟通可能都是无效的。

下面我将先介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然后再谈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并沟通。

首先要认识到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性成熟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特

点,通常又被称为青春期。青春期的年龄段是11、12岁 ~ 15、16岁。青春期,也有人称之为“断乳期”、“危险期”、“反抗期”、“躁动期”、“人生峡谷期”等,是一个人生矛盾期。

一、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1、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②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③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有很强的自尊心

二、情绪的变化

1、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

趋势。

2、情绪变化的特点: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

增强。

三、少年期自我中心性特点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是以人际关注和社会关注为焦点,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认为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概念表征:

1、独特自我

2、假想观众

四、第二逆反期

1、少年逆反期的表现

①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②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③观念上的碰撞

2、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3、反抗的形式

①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

②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

五、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和怯懦

(4)高傲和自卑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中学生心里的话常常不愿对长辈说。中学生的年龄越大,这个特点就越为明显。

六、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焦虑、抑郁、偏执、恐惧、人际敏感、强迫、敌对、精神病性

其次要认识到什么是有效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首先是心的链接,让心灵产生火花,让沟通对象感到温暖、安全,从而建立信任关系;其次才是信息的交换。

同理,有效的亲子沟通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只有孩子对父母信任了,愿意打开心扉了,沟通才会产生作用。


再有就是要根据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沟通:

  • 孩子是怎么回应大人的:
  • 我感到你喜欢我、欣赏我,我因此也喜欢你,想在你面前表现得更好。反之,你既然不欣赏我,不喜欢我,我就离你远一点。你说什么对我都没有用!

    • 父母跟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

  1. 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2. 理解孩子的想法

  3. 接纳孩子的情绪

  4. 欣赏孩子的个体差异


  • 关于情绪:情绪背后都有原因。95%以上的情绪问题不是当前事件引起的,而是由过去的事件引起的。当前事件只是导火线。
  • 沟通要点:不跟情绪针锋相对,而是表达感受,并了解背后的原因。

  • 错误的沟通:
  1.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说话?一点小事就发这么大的火!
  2. 你怎么对我不理不睬的,把我当透明人一样!

错误沟通背后都饱含着责备!


  • 正确的沟通:
  1. 你是不是很生我的气,很抱歉我也不知道原因,能不能跟我说一说?
  1. 你这样对我说话,我很难受。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让你不开心的事?你看上去很生气/抑郁/伤心/害怕的样子,让我很担心,你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委屈,能给我说一说吗?
  2. 你看上去很开心的样子,我也为你感到高兴,能分享一下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吗?


正确沟通的步骤及要点总结:

1)看到对方的情绪;

2)帮他/她把情绪表达出来;

3)表达自己的感受;

4)询问原因。


从今天开始,请家长们尝试用新的沟通方式跟孩子们沟通。


多哈心理


青春期抑郁症,是不是真的得了青春期抑郁症,得咨询心理医生进行确诊噢,不能凭自己乱猜测,要确认看看是不是抑郁症。如果当真是抑郁症,而抑郁症程度也有轻有重,咨询过程度对症治疗噢。抑郁患者内心是很痛苦的,情感尤其脆弱,特别是重度患者。抑郁症康复也需要一个过程,周围人要理解他们。



作为家长,除了帮助其配合治疗外,平时要多关注他,关心他,理解他。让他感觉到父母的关爱,想办法与他沟通。抑郁患者一般都不愿与人沟通,甚至不愿与人相处。所以家长要想与他沟通,让他愿意向你倾述他的内心的前提,就是要取得他的信任,这在我之前回答的问题里有解说。想了解可以关注我查阅。只有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向你倾述他的困惑,难过,痛苦,从心理上愿意与你交流、沟通,你的理解,才感受得到你的温暖,进而减轻他的心理压力和痛苦,病情慢慢得以恢复。




总的来说,要让孩子感到温暖,家长要理解他们,关爱他们。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多听少说,不要批评他们,骂他们。记住,理解万岁。祝孩子早日康复。


夕若兮


青春期,通常是指孩子11到16岁的这一时间段,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灵的发育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身体快速发育与心理发育滞后的矛盾;智力快速发育与理性发育滞后的矛盾。其后果是身体和智力快速成熟,但人的理性思维、心理成熟度却落后了,无法良好驾驭自己的身体和智力。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充满力量和智慧,想去征服世界,但是心理上不成熟,与人交往往往容易受挫;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看问题容易片面。导致他们容易遇到挫折,容易感情剧烈波动。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孤立情绪,容易发生抑郁。

针对孩子的青春期特点,首先要在青春期到来前,引导孩子,提前告诉他青春期到来时可能遇到的困惑,推荐他们一些正向的解决方法。引导他们在青春期到来前,准备好:1、可以相互诉说和提供互相帮助的积极正向的好朋友;

2、与父母、老师交流的正确方法、途径;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优质的睡眠;

好朋友可以帮助你发泄负向情绪,面临困难时获得正向支持,你就不会感到孤单;

和老师、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方法和途径,一旦遇到困惑,可以从老师、父母那里获得正确的处理问题的经验,不会让自己陷于绝境而抑郁;

身体时刻能保持良好状态,拥有健康体魄、充沛精力,能有效抵御精神抑郁。精神抑郁的人超过60%以上睡眠质量不好。好的睡眠能让大脑分泌“愉悦”的“精神激素”(大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控制情绪的化学物质)。

在问题到来前,准备好应对措施是从容不迫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到来了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往往是 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