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体户和公司的老板们,你们今年生意好做吗?谈谈你们的感想有哪些?

千互设计


我做了十几年个体,今年是最难的。我分析了下,原因有四。一是很多家中还房代,车代和高额的份子钱(礼金)。这是很多家㝚的现状。

二,是网店的假冒销售,和网店的竟争使大量的𠂆家的卖不动的样式以成本价格解脱。这样低价直接冲击实体店。

三,今年很多人的收入又下滑,所以该节俭的的,都捂紧了口代。

四,由于高房价导直了高房租。这就导直实体店的成本上升。所以能不到闭?


用户2850742661556


现在生意难啊。我的一个朋友的心得,他07年就在开店。没有换过行业,都是卖鞋子。店铺30多平米算个小店吧。房租不谈。开始开店的时候100多 两百多的鞋子最贵300多也能卖出去(那时候是做皮鞋。07年的物价)。大部分人穿着觉得好穿都买了。很少有个说你这个好贵,最多问问能不少点,能少就少点不能少就算了一样买走了。主要都是问是不是皮的。

他又2010年做布鞋到现在,前面还好。从前年开始就很难做了,今年是最奇葩的一年。你们能想象一双20块的鞋子,每天有好多人说好贵的情景嘛。同样的鞋子前几年是卖29块 基本没人讲价的。现在差不多一半的人还价15块。。一双卖价20的鞋子利润能有多少。他说前段时间又在他旁边开个店是卖皮鞋。比以前的皮子更好的鞋子现在150-200左右.每天卖出去的很少。经常是零蛋。真正的头层牛皮的哟。不是那些什么二层皮忽悠人的。遇到好多穿到脚上很喜欢的。试过去试过来的。犹豫半天还是没买。几乎都是嫌弃很贵的。而且那个表情好想是你这个价位能把尿都要吓出来的感觉。好像说的不是人民币,说的是美刀一样。再旁边有个大东的。每天生意不错,19块 39块一双的鞋子,卖得飞起。大部分都说不好穿人造革的嘛。想象19, 39 这种价位人家还要赚钱。或许这就是PDD现在这么火爆的原因。号称3亿人都在用。大家不知道是歪货吗?可能大部分知道吧,但是真的便宜啊。

总结就是,大部分的普通消费者真的不能说节约来形容了。吝啬比较恰当。给人的感觉是大部分人都舍不得花钱了或者是没有多余的钱来花了。不过那些有钱的倒是还是眉头都不皱一样,喜欢就买了,价格都不还的。已经很少很少的。

坐标云南省会红河州。这边普通人工大概3K左右吧。具体的我也不怎么了解。我接触的大部分都是这个水平的工资。房价1.2左


数码智慧生活6


我玩了两年了 做了十来年生意了,现在没生意做了,感觉不做还稳妥一些,周围投资的亏的多,不是房租问题,我仅仅说开实体店的,工厂的不敢评论,我不懂,实体店房租都在降了,没有几个涨的,人工费用高了,利润少了,消费者都知道这个东西淘宝多钱可以拿到,心里有价位了,他多花钱不平衡,但是淘宝很多店铺真的是做零利润的生意,我也做过几年淘宝,把店铺也做到皇冠了,很多货品多钱来多钱卖,甚至亏一点卖掉,目前这样的商家很多,为什么这么做,首先很多做品牌代理的有进货任务少的几十万,多的几百万的任务,进的货不加速消化掉压资金,稍微亏一点卖了 加速资金流了,算起来不亏,而且能完成进货任务厂家会有返利奖励,算起来不亏,进货量大 价格有优势,所以淘宝很多这样店铺零利润的。但是会把商品的价格坐的透明了,消费者都知道价格了,不愿意多花钱了,而且老百姓手里钱少了紧张了,不舍得花了,都不舍得花,资金流动慢消费低迷。各行业都不景气。


一壶茶一亩地


前些天和一些做门店的老板聊到近期的生意,基本都是表示今年的生意特别难做。感觉好像大家都不愿意消费了,店铺销量差,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小玉是一家水果店老板,80后,初中文化,做了五年的水果生意。“我两年前就加入了美团,今年年初还做了一个小程序商城。“”美团一般搞打折活动的时候会有量,但是打完折加上给美团的扣点,我就基本没利润了。“”小程序商城基本没什么用,没人看,搞到现在没人下过单,现在都基本不用了。”小玉表示现在看不懂所谓的新零售转型,她觉得她已经按照大家说的去转型了,但是没有得到她想要的效果,生意越来越难做,让她很迷茫。

小芳是一家母婴店的老板,90后,中专文化。“之前靠发朋友圈可以走一些量,但是现在似乎没什么效果了。”“也开了网店,没钱烧流量,一个月也出不来几单。”“现在基本就靠一些社区老客户在维持,赚不到钱。”“前两年顺带也做一些微商和直销产品,现在基本没法做了。”未来何去何从,小芳也觉得看不到方向。

唐总是一家汽车服务店老板,80后,大专文化,做汽车服务7年。“生意很难做,精品基本卖不动,车主基本就是过来洗洗车或者换个机油,没什么利润可赚。”“和一些线上服务平台合作,带来的量也不大,服务单价被压得太低,不好做。”“人工贵,难请人,租金年年涨,压力大。”“之前卖保险和做二手车中介还有点利润,现在也越来越难做。”服务业门店也面临转型压力,无法找到新的突破口。

不难看出,大家现在都遇到了瓶颈的问题。一方面大家已经在尽力寻找转型的出口,一方面也因为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很迷茫。针对于店铺转型,这里给大家一些小建议,看是否对大家有用。

作为实体门店,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店铺只当作自己的个体资产,而是应该主动开放式地去与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融合,互相共享资源,从而实现业态重组,得到更大的竞争优势。与供应商进行深度融合,就是把门店变为品牌的一个形象展示与服务体验窗口,摒弃以前商品琳琅满目的思维,主抓爆款与优质服务体验,成为整个业态结构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成为消费生态圈里流量导入与流量变现转化的重要端口。这才是新时代新零售业态背景下实体门店的价值所在。也唯有如此,实体门店才能脱离孤军奋战的苦境,获得整个生态链的资源加持,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要怎么做呢?

第一、重新分析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定位。

为什么说要重新分析定位呢?是为了便于寻找匹配的品牌供应商进行深度融合。相当于做相亲前的准备,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亮点,也定位好对未来合作伙伴的要求标准。店铺的产品采用减法策略,尽量只保留极具优势的爆品,其它产品全部转成线上展示,提升店铺的专业形象。

第二、做好流量池布局。

未来的商业一定是平台与平台的竞争,而平台竞争的核心就是流量竞争。作为实体门店,我们所掌握的流量池越大,那么将来我们在与平台合作的话语权就越大。意味着,门店不单止要学会引流客户,还要对客户进行留存服务,不断扩大自己的客户存量。现在做流量池最好的工具就是微信群,门店可以通过不断地把新客户拉进微信群里进行服务留存,增加客户的信任度与黏性。

第三、着重于细分行业的价值输出。

就是要把自己塑造成在所在商圈里本行业的专家,持续为商圈里的客户输出你从事行业的知识价值。比如前面讲的小芳是做母婴产品的,那她就要成为商圈里母婴知识的专家,持续为大家提供各种高价值的母婴保健等知识,成为商圈里母婴行业的问题导师,从精神上占领市场!

第四、做好跨行业的流量共享与转化。

把商圈里的非同行优势门店整合起来,共享客户资源,共享活动资源。这部分我在《倒闭or转型,社区门店的最后选择》一文中有讲到如何操作。像唐总的汽车服务店,更多的是应该往客户资源二次变现的方向去走,令门店实现多元立体的盈利收入。

仅是个人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文宝话商论见


我是做实体店玉器生意的,自2006年从事此生意已十余年了,在2015年以后,生意就不好经营了,于是我在2017年我就把批发市场商铺出售转让了。现在家休息了2年了,明年就到退休年龄了,我做过生意已近三十年了,我个人体会是近几年来,生意太难做了。。


用户7801250745633


今天我去意尔康湖南总代理那里玩,他们有几百个店铺,说要一年关几十个,把那些亏本的都关掉,他们说最多撑三年,撑不下去就不搞了,想想,他们都做不下去,一般的小店就不要说了,我一个朋友以前在贵州做红蜻蜓的总代理,他自己有八个直营店,全部都关掉,生意好的就被房东的租金,喝茶费逼走😠😠


线下唯品会


今年的生意快要结束了,行情如此之差,我问了很多朋友今年赚钱了没?大多朋友都有赚,而且赚得五花八门:有赚个屁的,有赚个锤子的,有赚个毛的,更有甚者赚个妹的,奢侈之极!最恐怖的是赚个鬼的!有的还可以,赚个球!刚才我碰见一美女老板,问今年上半年赚了吗?她望着天空喃喃自语:赚个鸟!


张小兵80


我搞不懂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生意难做的!先说说我吧!本人是摆地摊卖炒粉 炒螺的 虽然苦点累点 但是还能填饱肚子!随着猪肉的涨价来到了35一斤!但是我们的炒粉也涨了两块钱一碗 现在是12块钱一份!猪肉钱一个月比以前多了大概2000左右!但是炒粉每个涨两块钱 一晚上炒150份左右 这点猪肉钱也就一个星期就回来了!剩下的20多天都是赚的 最主要是客人都不嫌贵 就算嫌贵的不吃 也永远不会缺少来吃的客人!


lianjia24


今年生意是要差很多,我开超市的,也干了一年多了,多的不敢说就这一年来,附近从我跟另一家搞到现在的5家超市,我的隔壁还开了一个苏宁小店,隔三差五半价卖,对面超市刚开起来为了拉客户,一个劲的压低价格,而且我感觉到随着物价的上涨,人的消费水平也有所下降,买东西的人少了不说,大多数人进超市也没有以往那种阔绰,营业额下降了不说,房租不见降,执法部门隔三差五过来查,说这里存在安全隐患,哪里不能搞宣传,本人现在负债十几万,真的是难啊


阿勇的时刻


京城4大傻,我占了2傻:创业、卖房创业。

开了制造业公司,欲哭无泪,每天如履薄冰,内心极度挣扎。

今年北京厂房租金比之前贵了一倍,员工工资也需大幅上调。

办公司5年,严重亏损5年。尽管国家对小微有点补贴,但杯水车薪:房租近百万,获得补贴1万多。

如果没卖房多好,当初那套房子涨了100多万。

里外里的亏,都亏到姥姥家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