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聖在給康熙的奏摺上提到:談判來的遠不如打仗來的實在,你怎麼看?

凝眸遠航的思緒


在《康熙王朝》中,姚啟聖自從接掌平臺事宜之後,實際上他所做的工作都是圍繞著“武力解決問題”來佈局展開的。包括遷界禁海,東南三省作出了巨大犧牲,其實也是為了削弱明鄭集團而為之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最終姚啟聖能夠平臺成功的關鍵因素。

但是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整個清廷所有人的理念實際上是並不統一的,包括康熙本人,實際上也一直在依靠談判來和平取得統一,還是在依靠征剿來實現統一這兩種方案中搖擺不定。

而且此前在康熙親政之前,依靠談判,“和平統一”,一直都是清廷的認知主流。因為清初,清軍打到福建的時候,曾經也想過一鼓作氣,拿下臺澎。但是三次征伐的結果都時候全軍覆沒,當時正是明鄭最得人心,也是最為強大的時刻。

所以鰲拜獨攬大權的時候,主張和明鄭集團進行重點談判。希望通過何談,達到統一的目的。

但是,談判的結果其實是非常打臉的,因為鄭經堅持不剃髮、不登岸,甚至要仿照朝鮮例,成為大清的附屬國。在這裡有個陷阱,因為清廷一旦同意了這個方案,明鄭集團就是實質性的國家了,哪怕他只是你的附屬國。

所以這種談判實際上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清廷和明鄭集團實際上都是處於一個“維持現狀”的狀態。因為此時雙方在海上的實力的確是嚴重不對等的。清廷當時的所謂八旗海軍,實戰能力簡直就如同今天講的蒙古國海軍。而明鄭集團實際上在東南沿海壟斷盤踞了幾十年之久,經營了幾代人,是實質性的一方諸侯。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岸的實力實際上在潛移默化地在改變。

特別“三藩之亂”之後,清朝不但實質性地控制了南中國,而且在三藩之亂的平叛當中,逐步形成了綠營兵的戰鬥力,以及培養出了一批新的實戰將領。

其實歷史上的姚啟聖並不是劇中那個一個散發著酸臭味的刻薄的倔老頭子,而是一個好任俠,報仇不隔夜的書生從軍形象。他就崛起於三藩之亂的平叛當中,他和他的兒子賣掉家當充當軍資,投靠康親王,平剿耿精忠。憑著軍功,官位自然也是一路高升。所以平臺的時候,他已經做到了福建總督,這個任務實際上是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身上的。

而明鄭集團方面,實際上因為權力的爭奪,而出現了內訌,導致實力實際上在不斷的衰減。在劇中,施琅投靠清廷是因為鄭經和鄭泰之間的爭權奪利,導致施琅被鄭經疑心,誅殺了施琅家人,導致施琅被迫投靠清廷的。但實際上,早在順治9年的時候,施琅就因何鄭成功翻臉,投靠了清朝,施琅父親施大宣、兄弟施顯被鄭成功下令處斬,導致了施琅對鄭成功恨之入骨,死心塌地投靠清朝。在施琅再次被清廷起用為福建水師提督的時候,實際上他在北京已經賦閒了26年了。

再加上姚啟聖上臺後的遷界禁海,臺澎得不到大陸的補給,而在臺澎的老百姓和當兵的也大多也都是從大陸過去的。所以形勢實際上對明鄭集團就愈來愈不利了。

所以在這種形勢下,清廷內部的意見再度出現反覆。作為康熙的肱股之臣,朝內的明珠和索額圖兩黨,實際上形成了兩個陣營。

一個就是明珠的想法,去和談,清廷已經佔據優勢地位了。明珠甚至認為自己抓住了絕好的時機,想利用鄭泰和鄭經的矛盾,支持鄭泰取代鄭經,然後投降清廷,但實際上,自己由於親信了鄭泰的實力,反而弄巧成拙,自己差一點為大清捐軀了。

後來遷界禁海到了僵持階段,兩岸都在經受煎熬的時候,索額圖力主速戰,帶著自在鄱陽湖練就的普賴的八旗水師,到前線來“摘桃子”。但是八旗水師卻打仗無用,擾民有術,惹出了更大的亂子,搞得民怨沸騰,差一點把福建又逼反了。

姚啟聖最終還是提出讓八旗全部退出福建,全部由漢勇綠營接管。這麼做雖然挑戰了康熙乃至整個滿洲貴族的底線,但是本質上是為了徹底決絕臺澎問題。

這對於康熙其實就是一道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局。輸一著,東南沿海盡失,花了2000萬兩銀子,配置了最新戰艦的大清水師,淨落姚啟聖和施琅之手,那一刻他們一文一武,比鄭成功那會更強大,而大清在海上更無還手之力,對其無可奈何。但是贏一著,賺得盆滿缽滿,不但解決了明鄭,收復了臺澎,還徹底解決了東南的肘腋之患,東南賦稅重鎮為平定準噶爾提供了糧食和軍餉保障。

最終康熙選擇相信姚啟聖和施琅,答應了姚啟聖的提議,最終他賭對了。施琅統帥大清水師於康熙23年(1683年)攻取了臺澎,明鄭集團消亡,大清終於一統東南。

如果康熙一直抱著通過談判去“和平”解決問題,那麼等來等去的結果都是“保持現狀”。後來三次親征準噶爾也是不現實的,也無法為後來乾隆徹底解決準噶爾收復南疆做鋪墊。


炒米視角


歷史上的姚啟聖可不是文弱書生,老炮兒一樣的他說出這番話毫不為奇。歷史上真實的姚啟聖可是個名副其實的暴躁老哥。

在當年熱播的《康熙王朝》裡,姚啟聖一副糟老頭子壞得很的模樣坑完康熙,坑施琅,著實是個謀定後動的老狐狸。但是這個形象是作者二月河強行賦予姚啟聖的臉譜。

按照《清史稿》列傳四十七記載:姚啟聖,字熙止,浙江會稽人。少任俠自喜。明季為諸生。順治初,師定江南,遊通州,為土豪所侮,乃詣軍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執土豪杖殺之,棄官歸。 郊行, 遇二卒掠女子,故與好語, 奪其刀殺之, 還女子其家。

短短百餘字,一個好任俠,報仇不隔夜,還頗有武力的書生形象躍然紙上。為報私仇投效清軍,為救女子奪刀殺人,種種件件為我們揭示了姚啟聖的真正身份——一個有文化的流氓!

在文治上姚啟聖默默無名,發跡全靠行伍

雖然在康熙二年,姚啟聖就在八旗鄉試考中第一名,被授予廣東香山知縣。但後來他因為擅自開了海禁,跟葡萄牙人做生意,被廣東總督彈劾,被判死罪。遇上大赦,他才撿回了一條命。

等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亂的時候,耿精忠攻打浙江,連取溫州、台州、處州數城。出獄在家做生意的姚啟聖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他跟自己的兒子組織了數百人的團練,選擇了傑書這根大粗腿穩穩地抱住,並把自己做生意攢的數萬兩白銀全部捐做軍餉。因此姚啟聖被破格提拔為浙江溫處道僉事,開始在軍伍間展露頭角。
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啟聖協同陳世凱等人,攻打石塘,將木城焚燬,陣斬眾多耿軍。之後又隨傑書征討耿精忠本部,逼近福建時,耿精忠投降了。可以說姚啟聖全憑軍功拿下了自己立身的政治資本。
戰後,大粗腿康親王傑書舉薦姚啟聖做了福建布政使,而姚啟聖也非常給力地將吳三桂麾下大獎號稱“小淮陰侯”的韓大任及其部卒3000人給勸降了。康熙十六年(1677年),姚啟聖隨康親王收復漳州、泉州。總督郎廷佐上奏康熙稱姚啟聖與其子姚儀屢獲戰功,且自掏腰包養軍購馬、備置甲冑弓矢,康熙皇帝下詔嘉獎,晉升福建總督。

姚啟聖人生最大賭局——投筆從戎開始進入收盤階段

康熙十七年,姚啟聖從永福進兵,收復平和、漳平二縣。鄭錦麾下大將劉國軒等進逼泉州。姚啟聖親率壯士出戰,連破鄭錦營寨,斬殺其部將鄭英、劉正璽等十餘人,劉國軒兵敗逃遁海澄。姚啟聖乘勝追擊收復長泰,因戰功被進封正一品。十月,姚啟聖進攻海澄,連戰連捷再敗劉國軒。
康熙十八年,劉國軒再攻長泰。姚啟聖大敗之,先後招降官吏400餘名、士兵14000餘人。康熙十九年,姚啟聖與賚塔、趙得壽和黃大來等人分兵七路合擊,破敵19寨並另派遣軍隊渡海,攻下金門、廈門,招降朱天貴、楊彪等,進封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康熙二十一年,姚啟聖因攻克金、廈之功,被授予世襲騎都尉,姚啟聖位極人臣。

縱觀姚啟聖其人的發跡史,不難看出,他血液裡流淌著的是實打實的暴力因子,信奉的是馬上取功名那一套,所以他說出:“談判來的遠不如打仗來的實在”這種話也就毫不為奇了。


誩哥有話說


比如東南大海島的收復

如果談判,需要安置官員,需要給地方優惠政策,需要物力財力支援,還需要收買民心,調整意識。所花費的不比軍費戰費少。香港就是個例子。

如果開打,雷霆萬鈞,牛刀剁雞,鋪天蓋地的轟炸,大浪洶湧的登陸,漫山遍野的裝甲。外國敵對勢力絕對看的驚心動魄,我軍在攻打海島的同時,還和境外干涉勢力在海,空,天,金融,情報,資本,能源,國貿等領域反覆交手。我軍鍛鍊了隊伍,實驗了裝備,消耗了舊庫存,研發了新戰法新裝備,順手和外國高級僱傭軍,高級顧問切磋武藝。對島內軍政勢力以及官員,可以不進行安置,不起義,不投誠的就堅決消滅(數字化遠程打擊下,幾乎沒有機會投降)。戰前既做好戰後重建的準備,戰爭一結束,民生和基建物資登陸,安定民心,打擊破壞分子,軍隊轉入治安任務,保護民眾恢復生活,生產。重建海島,投資基建,刺激經濟,創造新增長點。

總體來說,談判會留下殘餘反動勢力。戰爭是革命性的洗禮,利遠遠大於弊。


維克多崔


<strong>姚啟聖,在電視劇裡,頗有些匪氣,還特別的桀驁不馴,恨得康熙皇帝就差點要手刃其人,而在真實歷史中的姚總督,生平就頗有些傳奇,甚至充滿了江湖習氣,屬於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遊俠,能動手絕不動嘴。

順治初年,姚啟聖在通州因被豪強欺負,就投靠了清兵,後來被任命為代理的通州知州,隨後他就把欺負他的土豪抓了起來杖斃,然後居然就掛官而去,這種睚眥必報也令人歎絕。

順治16年,姚啟聖在郊外,看到2個清兵搶掠女子,就直接奪了清兵的刀殺了2個清兵,然後把女子送回家,之後他怕惹禍,就逃到了外地自家族人那裡隱居起來,直到康熙2年(1663年)中了舉人之後,再次擔任廣東香山知縣。

在擔任知縣的6年時間中,他的膽子也特別大,當時朝廷為了斷絕臺灣鄭氏政權的後援,全面進行海禁,但姚啟聖卻擅開海禁,對外大做生意,順便把前任知縣任內的財政虧空給彌補了回來,但這事兒畢竟違反朝廷政令,於是他被廣東總督盧興祖彈劾,並被判死罪,要不是遇上大赦天下,就死在牢裡了。

雖然此後姚啟聖在鄉間蟄伏多年,以做生意衛生,但一直緊盯著時局,希望再次復出。

到了1674年,康熙13年,機會終於來了,此時三藩造反,耿精忠也在福建起兵呼應吳三桂,清廷派出康親王傑書進討,姚啟聖便帶著兒子姚儀招募數百名健壯青年參加了康親王的隊伍,並把自己多年積攢的幾萬兩拿出來充做軍費,傑書就委任他為諸暨代理縣官。

在戰爭中,姚啟聖和兒子多次立下戰功,並且還自費添置軍馬、盔甲和刀劍,這讓傑書對他非常賞識,也反覆向朝廷舉薦姚啟聖,姚啟聖的官職在戰爭中也越做越大。

一次臺灣的鄭經呼應三藩,派兵佔據了漳州、泉州,清兵前去征討,眼看清軍重兵壓境,吳三桂就派遣猛將韓大任從江西入福建,前去搭救,試圖和鄭經的軍隊會師,姚啟聖主動率軍前往,勸降了韓大任,並將其手下3000人馬編入自己的軍隊。

1678年,此時已經是福建總督的姚啟聖接連收復平和、漳平、長泰,把鄭經的軍隊趕進了海里。

眼看姚啟聖越戰越勇,康熙也是非常高興,將姚啟聖晉級為正一品,這在清朝的封疆大吏裡是非常罕見的。

此後,姚啟聖再次攻下金門、廈門,康熙則進封其為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三藩平定之後,收復臺灣逐漸成為清政府的當務之急,此時姚啟聖上奏康熙,建議武力收復臺灣,也是站在現實的角度和多年的經驗,硬碰硬打下來的東西最實在,姚啟聖作為福建主官,他向清廷舉薦了施琅作為軍事主官,他在福建負責沿海居民的內遷後的安頓,幫助老百姓把日子過好,在施琅進軍臺灣的過程中,姚啟聖起到了重要的後勤保障工作,他還利用反間計使得鄭克爽和劉國軒互相猜疑,在政治和經濟上為施琅保駕護航,最後臺灣被收復,姚啟聖功勞還是很大的。


雲中史記


歷史上的康熙,一直主張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早在鰲拜專政時期,清朝就與盤踞在臺灣的鄭氏集團進行和談,但是鄭氏集團的首領鄭經一直堅持不剃髮、不登岸的原則,使得和談無功而返。與此同時,清朝在此前與臺灣的三次大規模海戰中,又皆以失敗告終,不得不將臺灣問題暫時擱淺。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智擒鰲拜,開始真正掌握大權,同時也將解決臺灣問題,收復臺灣擺上了議事日程。

一直以來,康熙皇帝都是堅持通過和談的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為此,康熙皇帝也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允許“允許鄭氏封藩,世守臺灣”,保留其延平王的爵位,同時派遣同樣主張與臺灣鄭氏集團的進行和談的上書房大臣明珠前去進行談判。

鄭經在康熙皇帝做出了讓步,進而又“得寸進尺”的提出了新的條件:

“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

鄭經主張按照朝鮮之例解決臺灣問題,以造成臺灣事實上的“獨立”局面,而這也遭到了康熙皇帝的極力反對。

“若鄭經留戀臺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

而這也使得康熙“和平統一”的計劃再次泡湯。

在這之後,便發生了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而鄭經由機派軍與在福建起兵的靖南王耿精忠匯合,開始襲擾東南沿海地區,耿精忠失敗投降後,鄭氏集團再度退守臺灣。

在這之後,康熙皇帝再次派遣明珠與鄭經進行談判,鄭經依舊堅持之前仿照朝鮮之例的主張,使得和談再一次破裂。

在這之後的康熙二十年(1681年),也就是康熙皇帝徹底平定“三藩之亂”的同一年,鄭經去世,由其子鄭克塽接位,而此時的康熙以及大清王朝也終於騰出手來可以說專心解決臺灣問題了。


此時的姚啟聖堅決主張用武力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也是基於當時情況而向康熙提出的合理建議。

康熙十七年(1678年),姚啟聖被康熙升任為福建總督,全權負責平臺事宜,在期間,姚啟聖一方面進行軍需籌措,為武力平臺做著準備,另一方面在抵禦鄭氏集團襲擾的同時,也在對臺灣統治集團內部進行這瓦解。而在此之前,姚啟聖長期任職於福建,可以說對於臺海局勢和鄭氏集團非常的熟悉,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況,姚啟聖才會向康熙上疏建議武力平臺。

首先,臺灣鄭氏集團的實力已經是江河日下,大不如前。

鄭成功去世後,鄭經為了爭奪統治權進行了一次內部的火併;而在鄭經去世後,鄭氏集團內部再一次發生了武裝衝突。經過這兩次內鬥,鄭氏集團的實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削弱,並且其內部已經是離心離德,文臣武將叛逃清朝的事情不斷髮生,在姚啟聖看來其已經無法應對大清王朝的攻勢。

其次,大清王朝的水師力量已經今非昔比,實力上已經超過了鄭氏集團。

先前,由於水師裝備與戰鬥經驗上欠缺,使得在於鄭氏集團的海戰中,是勝少敗多,但是經過數年的發展,新型戰船的引進以及在施琅的訓練下,大清水師的實力已經超過了臺灣水師,進而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再次,就是康熙之前數次的和談,均已失敗告終。

而這也說明,臺灣的鄭氏集團一直妄圖困守孤島以謀求自立,在這樣的情況,不通過武力征服的方式,是無法收復臺灣的。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姚啟聖才更加認為,武力平臺才是當時情況下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方式。


儘管對於康熙平臺,姚啟聖是勞苦功高,但是姚啟聖最終的結局卻非常的淒涼。

姚啟聖之所以有這樣的結局,還是因為他所力保舉薦的平臺主將施琅的“恩將仇報”。

起初,朝中對於施琅率兵平臺有著強烈的反對聲音,而正是姚啟聖以全部身家性命作為擔保,才讓康熙皇帝最終決定由施琅帶兵平臺。

但是施琅並沒有感激姚啟聖,相反,卻在擔心姚啟聖與自己爭奪平臺功勞,進而上疏給康熙皇帝,要求將“二人協同平臺”,改為由他自己的“一人獨斷”,獨自率領軍隊收復臺灣,康熙皇帝為了平臺大局,予以了同意。

不僅如此,就在施琅率部攻克澎湖,迫使鄭氏集團投降後,施琅便又向康熙皇帝上疏彈劾姚啟聖支援不利,有礙平臺,於此同時,朝中又有不少官員隨聲附和,也紛紛上疏彈劾姚啟聖。

就這樣,收復臺灣的全部功勞都落在了施琅身上,施琅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賞。而舉薦施琅,並且為大軍平臺積極調度支援的姚啟聖,卻沒有得到太多的封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姚啟聖在困苦與疾病中去世,終年六十。


雍親王府


姚是平定東南叛亂和收復臺灣的主要功臣,在一次給皇帝的奏摺,他提出談判來的遠不如打仗來的實在,這句有什麼深意嗎?讓我們來細緻的分析一下。

首先,需要了解這句話的產生背景,作為東南地方大員的他,先後參東南地區幾個關乎國家統一與安定的大事件,而他本人在完成這幾件大事後不久就病死了,他也算完成了一個士大夫兼濟天下的理想,了卻了人生願望。此時距離清朝入關已經超過40年,漢族士階層已經開始接受新的王朝併為它服務。

而姚就是這時的代表。擔任東南大省總督的姚,深感沿海分裂勢力的危害,在打擊叛亂的過程中,他與鄭氏集團多次打交道,在他看來,鄭氏集團不會輕易屈服,所有的談判都是緩兵之計,只有徹底消滅其有生力量才解決問題。

其次,這句話是他對東南形勢進行透徹分析得出的準確結論。作為經常和其打交道的一方,姚瞭解鄭氏一方的思路。作為前朝皇帝親封的國姓爺,志在維持其獨立王國地位,不可能真心效忠。他們更想割據一方,成為孤懸海外的獨立王國。這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

再次,他說這句話還是希望皇帝堅定信心,把攻臺大計準備好。可以說當時軍隊並不善於水戰,還沒有完整的水師對於臺灣彈丸之地,不屑一顧。認為不會對中央政權造成多大危害。而對於打敗對面的水師缺乏信心。

而東南各省大員們則敏銳的看到了臺灣對於清朝的重要性。如果失去它,勢必會增加一個反清復明的基地,對於維護東南版圖安定十分不利。因此必須語氣堅定的告訴皇帝必須得打,不疼,鄭氏集團絕對不會投降,不解決問題,將危害國家安全。

鄭氏也有自己很大的不足。大部分兵將來自於大陸,自然思鄉心切。孤島資源有限可以支持的時間不會太長。鄭氏家族內部也有很大的矛盾。

最後,經過他和其它大臣的苦諫,皇帝最終下定決心籌劃攻島大計,經過幾年精心的物資準備,以及選擇優秀水軍將領操練兵士,清水師已經具備一定的實力。加上東南地區物產豐富。幾年時間就具備剿滅割據力量的條件。

而此時島內也發生了較大變化,老一代的當家人相繼去世,大臣輔佐老王年幼的次子即位,隨著攻臺大軍的推進。執政當局已經覺察到負隅頑抗不會有好結果,主政大臣勸幼主投降。至此完成收復任務,東南版圖徹底統一。

一句簡單的話揭示一個特別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個國家想維護統一和領土完整,就不能對分裂分子手軟,必須要做好打仗尤其是打硬仗的準備。分裂分子不會主動投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


無筆史官


時代不同,道理相同。談判是對等的雙方利益最大化,後果是未達到目的會分道揚鑣,而且後繼成本過大。武力是最直接有效的威脅力量的投送,時間短,見效快,短期成本大,長期收效可觀,給人造成心裡巨大壓力和服從〈政治,經濟,人文得到統一〉。姚啟聖也是通過談,招撫等多種手段後才確定這一上書方略的。同時談是軍事不對等的備份,不是目的。談是為軍事鬥爭前期工作的展開

雪龍20


談判是嘴巴功夫,不代表實力。中美華沙談判多少年,不如兩彈一星來的實在。


嘉樹


先不說姚啟聖這個絕世猛男,壞的很的糟老頭子。

就說假如當時統治臺灣的是荷蘭人而不是鄭氏,康熙大帝還能有勇氣和動力去“收復臺灣”嗎?

要知道,假如不是當年國姓爺鄭成功力排眾議、固執己見,做出前往臺灣尋求發展的決策併為之付出了艱辛努力,臺灣被荷蘭人已經收入囊中。再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待到姚啟聖、施琅、康熙們反應過來,怕不是黃花菜都已經涼涼了。

在這個前提之上,還會有姚啟聖的奏摺嗎?面對海上馬車伕荷蘭人,還敢於提“談判來的遠不如打仗來的實在”這種說法嗎?

想想幾乎同期的雅克薩之戰後的《尼布楚條約》,康熙帝在領土方面那種寬容忍讓的覺悟。

再想想一以貫之的清朝中後期統治者的所作所為,對國土的漠然置之和樂天知命的心態。

再想想康熙收回臺灣後差一點把臺灣棄之不理甚至租給荷蘭人搞特區經營的未成功執行的思路。


想完後就會得出結論,談判也好,打仗也好,臺灣這塊土地是否“迴歸祖國懷抱”,對清朝統治者實在是一個偽命題。

人家關心的只是那座島嶼上有沒有反抗皇清的“中國人”,他們會不會以這座島嶼作為反攻的跳板,即使沒有力量反攻,那麼他們會不會施加給距離比較近的大陸東南海岸帶來一些不服王化的壞影響。

鄭經死後,面對金、廈陷落的既成事實,即位的小王爺鄭克塽也曾主動遞來橄欖枝,懇請對清王朝納貢稱臣,做一個小藩屬國。但康熙帝堅決不答應,原因只有一個,你是漢人,三藩削平之前,或許還有的商量,但正因為鬧三藩,我才發現你們漢人靠不住。這才是你們鄭氏家族的原罪。

至於對姚啟聖來說,“談判不如打仗來的實在”更加是偽命題了。

身為福建總督,假如姚啟聖領銜並主導談判,最終以談判的方式收回臺灣,那將是他獨攬的蓋世功勳,對此時已經是正一品大員、官拜兵部尚書的姚啟聖來說,康熙帝該怎麼給他加封還真是一件令康熙頭疼的事情,別看你入了旗籍,你不照樣也是漢人嘛!

結果呢,人家施琅大將軍利用姚啟聖教他的方式和所有前期的鋪墊,成功攻下澎湖並迫使鄭氏投降,而且第一時間向上奏報軍功,反被封侯。

你靠著戰爭發家的戰爭販子姚啟聖(姚啟聖的一部發家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呢?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倒“實實在在”的落了個一無所獲,鬱悶而死的結局。

施琅的所作所為,倒是驗證了打仗的實在,既報了與鄭氏的私仇,還私人佔據了臺灣大片田產,老施家的田租一直美美的收到日本人來了。

除了能給老姚家或老施家的未來帶來光明的錢途,給康熙皇帝腦袋上扣著的千古一帝的帽子擦的更閃亮,他們給兩岸生活著的人們究竟帶來過什麼精心準備的政策大禮包?強令遷往內陸的拆遷驚喜是否也能算一個?

那些言必稱“打仗實在”的仁人們,一定是忘記了甲午戰爭失敗的恥辱,忘記了丘逢甲們的血性。

想用戰爭方式解決一切紛爭、置同胞或異族生命於死地的勇者們,真該去親身體驗一下一戰二戰那種人命收割的真實戰場,而不是在家裡跟隨神劇的嗨點零星分泌腎上腺素。


歷來現實


農村學堂認為:這個奏摺是是收復臺灣過程中,姚啟聖給康熙帝上的奏摺。當時福建總督姚啟聖在福建禁海。延平王鄭經遞來和談文書,要求談判。作為福建總督姚啟聖覺得延平王鄭經沒有誠意。所以上奏康熙,談判來的遠不如打仗來的實在。當然也是有幾個原因考慮的。

一是姚啟聖對臺灣是非常瞭解,知道臺灣經濟不如大陸經濟。迀界禁海只是收復臺灣的第一步。

二是姚啟聖知道主張打仗來解決臺灣一定能得到康熙帝的同意,並且要延平王鄭經來大陸稱臣,只有通過打仗來才能讓延平王鄭經稱臣,進而收復臺灣。

三是姚啟聖明白,談判與打仗取得的結果不一樣。談判是站在同一平等地位取得的結果,而打仗是通過武力取得的結果。結果也不一樣。前者是一直存在的,並且將來可以不遵守朝庭政令。後者已經滅亡,而且名正言順朝庭管轄。性質不一樣。

四是姚啟聖明白,要想臺灣長治久安,必將通過打仗的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才能去掉康熙帝一塊心病。讓臺灣永無後患之憂。

喜歡我的觀點,就關注農村學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