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潮汕話,又稱潮語、潮州話,有語法特殊、詞彙豐富、音韻獨特、古語義多等特點。現代漢語是四聲拼讀,但潮語仍保留著八音拼讀的語音系統,發音複雜,而且摻雜不少“土話”,不是以潮語為母語的人學起來不容易。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潮汕話有強大的一字多義功能

-▼-

比如:一個“食”字,幾乎包括了喝、吃、飲、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飲食動作,如食(吸)煙、食(喝)酒、食(啃)蔗、食(飲)水等。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古漢語的活化石

-▼-

由於潮汕地區的特殊地理位置,雖然中原經歷幾次語言大變化,但對潮汕話影響不大,故而潮汕話至今仍保留不少古漢語。這些古漢語有的以諧音或保留原音而成為地方方言,故潮汕話被有關語言學者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有人說潮汕話很土

這是對潮汕話極大的誤解

我們潮汕話可美著呢!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鴨母捻”,“鴨母(米念)”都不對!?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這是一種潮汕人都知道的小食,人們往往將名字寫成“鴨母捻”,也有人寫成“鴨母(米念)”,讀起來感覺好像很不雅。其實真正的寫法應該是“鴨母瀲”,形容雪白的湯圓煮熟後,像鴨子一樣隨水波浮沉。潮汕話中,“母”是後綴詞,無實義,如“竿母”、“薑母”等。怎麼樣,瞬間覺得這名字高大上有木有?

“卵”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卵:蛋。在潮汕話中所有的蛋都統稱卵,如雞蛋稱為雞卵。古語中也有:“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相悅”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悅(ruɑh8) 古書多作“說”,喜歡上,使人喜歡的意思。《詩經·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說懌,同“悅懌”,即被其美所迷。司馬遷《報任少安書》:“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現代漢語“悅耳”、“悅目”是沿用古代漢語的說法,一般不用“悅”作動詞,而潮汕話一直用“悅”作動詞,如“相悅”,指相互傾心,戀愛。

“猴”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潮汕話中的“猴(gao2)”是爬、跨的意思。在潮汕方言中,爬是指四腳著地的,但一般情況下,在平地中爬,就用爬。如果是向上的爬,一般用猴(動詞),如猴樹。

《紅樓夢》有幾處用了猴,如第十四回中“寶玉聽說,便猴向鳳姐身上立刻要牌,說:‘好姐姐,給出牌子來,叫他們要東西去。’”

“東司”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即廁所,現在人們總認為稱“衛生間”、“洗手間”更文雅,潮汕話稱“東司”相當粗俗。殊不知“東司”一詞來自古漢語,古代寺院、官署一般將廁所建於東側,故而有此叫法。

“行”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行(gia2),今普通話之“走”,古謂之“行”。別人說走路,我們潮汕話說行路。潮汕話中的“走”,則是跑的意思。

“青盲”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青盲[cên1 mên5] 謂瞎眼,瞎子,原指青光眼。《後漢書·李業傳》:“是時犍為任永及業同郡馮信,並好學博古。公孫述連徵命待以高位。皆託青盲以避世難。”唐代沿用此詞,唐·孔穎達注《詩·大雅·靈臺》:“矇瞍奏公”雲:“有眸子而無見者曰矇,即今之青盲也。”潮汕方言也有此用例,俗語說,“青盲乞目睭金脹死”,意思是說瞎子以為被正常人佔了大便宜。

“物”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物(mueh8)東西,“物”字單獨作動詞用,在現代漢語中已經見不到這種用法,但潮汕方言就保留下來。在潮汕話裡,幾乎每一個動作、行為找不到貼切的表達都可以用“物”字來代替,是個十分活躍的動詞。

《荀子·天論》:“思物而物之”,第二個“物”字就是動詞,和潮汕話的用法一樣。古漢語還常用有“物其土宜”、“物土方”之類的話,“物”用作動詞。

“作”

潮汕話不是土,而是古

白居易《送李校書趁寒食歸義興山居》詩:“到舍將何作寒食,滿船唯載樹陰歸。”“作”為“過、慶賀”之意,“作生日”、“作節”之說猶存潮汕閭巷之中,出於婦孺之口。

“作”又有“耕作”之意,如“作田”。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潮汕俗語“白飯好吃田著作”,即米飯可以吃田也要種,有不勞動者不得食的意思。

無論潮汕人走到哪

潮汕話都是忘不了的鄉音

珍視潮汕話

是對潮汕文化的呵護!

是對鄉情的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