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在戰爭之前,西方國家普遍看好中國,“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必然最後被徹底粉碎”因為當時清朝的海軍實力更強,排名世界七位。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如果單從軍事角度來看,人們會說是清朝軍隊腐敗無能、清朝軍隊戰術出現問題、清朝海軍裝備不足等問題造成了這場戰爭的失敗。然而小編確認為,這場戰爭的失敗並非軍事的失敗,而是政治的失敗。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甲午海戰

1840年到1860年,中國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跳躍,失去了東北、西北大片的土地。這些血淋淋的教訓讓許多富有見解的中國人開始去學習西方,進而催生了洋務運動。在洋務運動期間,中國人購買西方的機器,建立近代化的工廠;開辦了學堂,派遣了留學生;創辦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的海軍。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此時的清朝大有復興的現象,被人們稱為“同治中興”。然而,這光輝靚麗的背後,卻早已腐朽不堪。1861年,恭親王奕訢和慈禧太后發動了“辛酉政變”,掌握了國家大權,而同治皇帝則淪為了傀儡。慈溪太后掌權後,位置並不穩固,奕訢時時刻刻對她產生了威脅。從唐朝後期開始,“中國政治史”的主旋律就已經演變成為了“政治鬥爭史”,皇帝、外戚、宦官、大臣之間為了爭權奪利,甚至不惜賣國亡國辱國。清朝後期也是如此。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70年代到80年代,慈溪太后和奕訢的矛盾不斷加深,最終在中法戰爭前,奕訢集團勢力被排擠出了軍機處。80年代後期,慈溪太后和光緒皇帝的矛盾又不斷加深。支持光緒皇帝清流派主張光緒親政,掌握國家大權,變法圖強。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該時期,漢族官僚集團經過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也興起了,主要的兩大派別是湘派和淮派。湘派集團以曾紀澤、左宗棠等人為代表,他們在國家大政上十分強硬,積極維護國家的利益。如左宗棠收復新疆、曾紀澤主張對法國宣戰等。淮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李鴻章,他是一個十分軟弱,但是又特別懂政治鬥爭的人。他周旋於清流派和慈溪太后之間,建立北洋水師以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在外交方面,淮派人物一向主張妥協賣國,如主張放棄新疆、在中法戰爭後主動和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主動將琉球讓給日本等。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相反,日本經過了倒幕運動後,建立了以天皇為絕對核心的君主制。而日本的明治天皇恰恰又是一個奮發圖強的天皇,因此他可以帶動日本迅速走向近代化。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日本擁有10人以上的工廠為3019家,使用蒸汽為動力為675家。而清朝雖然也進行了30年的洋務運動,然而工廠的總數只有24家,民間工廠也只不過100多家。兩國的差距就此出現了。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明治天皇

在甲午中日戰爭前夕,中國國內的鬥爭並沒有因此消散,反而更加激烈了。李鴻章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治資本,不斷對外妥協,引發了清流派的不滿。清流派將李鴻章和南宋時期的秦檜相提並論。當時朝鮮發生了一些危機,這個歷來就是東亞火藥桶的地方,引發了清朝的不安。於是清朝軍隊在袁世凱的帶領下進入了朝鮮,袁世凱經過多番努力,擊敗了親日派,控制了朝鮮局勢。後來袁世凱、張謇給李鴻章建議在朝鮮設省,李鴻章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拒絕。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袁世凱控制下的朝鮮

不久,日本軍隊開始大規模進入朝鮮。李鴻章害怕自己的政治資本被日本打光,於是選擇退讓,並且幻想俄國能夠出面調停。但是列國並不想參與這個旋渦,而是想靜觀其變。因此,李鴻章的幻想落空,同時也浪費了戰爭的準備時間,讓日本人佔據了上風。最終戰爭爆發後,李鴻章也十分關注戰爭的進程,生怕自己的軍隊被日本人打掉,於是選擇避讓。但是日本卻毫不避讓,最終讓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在這場戰爭期間,清朝的其他水師並沒有被調來參戰,不是因為路途遙遠,他們都向著自保。如果這場戰爭發生在南方,想必李鴻章也絕不會讓北洋水師去支援南洋水師。清朝內部的鬥爭在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已經表現得十分明白,當慈禧太后對荒唐地對萬國宣戰的適合,東南地區的一些總督則單獨和列強簽訂了《東南互保條約》,抵抗清朝的政策。這已經說明,清朝的中央集權早已瓦解,成為了各大派系爭權奪利的工具。

我們都說,中國古人搞政治很厲害。實際上,應該是搞政治鬥爭很厲害,說白了就是窩裡鬥厲害。而真正的政治家,那是能夠拋開個人的利益,為國家、民族、百姓謀富強生存之道。顯然,李鴻章之流只能算前者,而中國在清朝缺乏的正是後者。也許清朝後期也有政治家,但是他們沒有掌握權力。

甲午海戰,日本是從軍事上打敗了中國?是中國在政治上打敗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