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了劉伯溫,朱棣繼位後,為何又殺了劉伯溫的兒子?

Cherishmily


劉伯溫(劉基)是一個運籌帷幄的謀士,他讓朱元璋害怕。朱元璋假借胡惟庸的手除掉了他;劉伯溫的次子劉璟也是一個運籌帷幄的人才,他的行為過於忠孝剛直,也讓朱棣害怕,朱棣也逼死了劉璟。劉伯溫父子三人,分別被朱元璋、胡惟庸、朱棣害死,他們都害怕劉伯溫家族的人東山再起。

劉伯溫和長子劉璉被胡惟庸整死,這事雖然是胡惟庸及其黨羽乾的,朱元璋也是默許了的,像劉伯溫這樣的人才,皇帝們都害怕。劉伯溫臨終之時,告誡自己的子孫,等胡惟庸倒臺後,會重新啟用劉家的人,果不其然,胡惟庸死後,劉伯溫的次子劉璟就被啟用了。(朱棣劇照)

劉璟為啥沒有被重用?

1381年,劉璟擔任的第一個重要職務就是唐勝宗平叛時的參謀,平叛結束後,他的才能得到朱元璋的賞識,每年都召見他。劉璟因性格耿直,剛正不阿,朱元璋意圖將劉伯溫的封爵誠意伯賞給他,他卻推薦了自己哥哥的長子繼承爵位,對此朱元璋更加信任。1390年,朱元璋任命他為閣門使,專門糾察官員的過錯,類似現在的紀律監察部門的首長。(劉璟像)

靖難之役發生後,他急忙進京獻策16條給建文帝,建文帝卻沒有采納,不過命令他擔任大將軍李景隆的參謀,參與軍事謀劃。他獻了不少計策,無奈李景隆不聽,導致大敗,只好回京(南京)再次獻策建文帝,沒有被採納,隨即辭官回鄉。

看來,無論是朱元璋還是建文帝都對劉伯溫家族的人有所忌憚,不信任他們!(劉伯溫父子劇照)

為啥朱棣害怕劉璟?

劉璟因朱元璋經常召見,經常和一些皇子們非常熟悉,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朱棣和他一次下圍棋,接連敗給他,朱棣氣的不行。朱棣在外溜達一大圈,回來質問劉璟,為何不讓著他,好歹讓自己贏一把!劉璟堅決不讓,稱有些東西是不能讓的,這讓朱棣尷尬不已,也從此牢牢記住他。

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登上了帝位,早已回鄉隱居的劉璟沒有逃過朱棣的眼睛。朱棣是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於是想找一批建文帝的時期的老臣,充門面,為自己搖旗吶喊,證明自己不是篡奪的皇位,劉璟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朱棣於是下詔請劉璟進京做官,他拒絕任命。朱棣於是下令將他逮捕到京城,臨行前,同鄉朋友都認為他不可能再回來了,紛紛為他踐行。

到了南京後,朱棣召見劉璟,無非是讓他承認朱棣這個皇上,皇帝位置得來是正當的。可是劉璟是一根筋,他對朱棣說,“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個“篡”字”。劉璟仍稱做了皇帝的朱棣為“殿下”,還是按照燕王的規格稱呼朱棣,堅決不承認朱棣的皇帝身份,被關押到大獄。

自知難逃厄運的劉璟,在獄中用自己的頭髮勒死了自己,闡釋了一個道理:

忠臣不事二主!


穿越再現彼岸


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次子劉璟,可以說劉伯溫這兩個兒子都不得好死。不得不說,幫助帝王成就霸業的人,往往全家遭殃。

劉伯溫在幫助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選擇功成身退,無奈他當時是跟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為敵的浙東集團的首領,想輕易退出是不太可能的。

明朝初年他被明太祖朱元璋命為都察院都御史,目的是以他麾下的浙東集團平衡都是朱元璋老鄉的功臣集團淮西集團。

浙東集團和淮西集團因此多次交鋒,最終浙東集團的楊憲被殺,劉伯溫告老還鄉,浙東集團失敗。淮西集團的李善長雖然被朱元璋撤了宰相之職務,可是,李善長又推出了胡惟庸。所以,劉伯溫的命運也岌岌可危。

明太祖洪武八年,在胡惟庸的一再打擊下,劉伯溫終於病死。當然,劉伯溫的死,現在也是一個疑案,史書上說,他是喝了胡惟庸送的藥死的。甚至有人懷疑,是朱元璋授意胡惟庸送的。

劉伯溫死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劉璉和劉璟都在身邊。劉伯溫死前把自己的《天文書》交給劉璉,讓他趕緊把這本書呈給朱元璋,並且劉伯溫還告誡劉璉,千萬別讓子孫學習這本書。這本書大概就是天文術數,奇門遁甲之類的東西,劉伯溫認為,學了這些東西對子孫後代沒好處,甚至會招來禍端。

接著,劉伯溫又給幼子劉璟也留下了臨終之言,他告訴劉璟,治理天下,無非就是寬仁和苛猛循環使用,現在明朝剛剛建立,不宜用重典和苛猛,而要寬仁和修德。劉伯溫接著說,治理天下,一定要掌握天下的地理形勝,哪些地方該嚴防死守,哪些地方該重點管理,都要心中有數。劉伯溫想親自繪製一個天下形勝要地的圖表給朱元璋,但是他考慮到胡惟庸正在當丞相,自己的表肯定到不了朱元璋那裡,朱元璋也未必會聽。

所以劉伯溫告訴劉璟,將來胡惟庸倒臺了,朱元璋肯定還會想起自己,到時候讓劉璟一定要把這些話和地理形勢都告訴朱元璋。

劉伯溫死後,劉璉作為長子繼承了劉伯溫的爵位,劉璉很有才幹,朱元璋也想好好任用劉璉,可惜的是,胡惟庸及其黨羽在除掉劉伯溫以後,還想斬草除根,所以對劉璉大加擠壓攻擊,劉伯溫死後兩年的洪武十年,劉璉在胡惟庸黨羽的逼迫下墜井死亡。

可以說,劉伯溫的長子劉璉,是被胡惟庸及其黨羽逼死的。

劉伯溫的次子劉璟,少年時代就得到朱元璋的青睞,他跟朱元璋手下好多個功臣的兒子一起,從小就進入宮廷,在朱元璋身邊學習,朱元璋待他們就像自己的親兒子一樣。

劉璟長大以後,朱元璋封了他一個閤門使的官職,這個官職是幹嘛的呢?就是朱元璋上朝的時候,讓他跟著,站在兩邊,文武百官要奏對天下大事,這些人如果奏對過程中有不合規矩或者有疏漏的地方,劉璟可以當面指出來。其實就是朱元璋對付文武百官的一杆槍,目的是治一治那些功臣們的囂張跋扈,你們以前跟我稱兄道弟可以,現在我是皇帝了,你們得守規矩了。

劉璟喜歡跟人侃大山,還喜歡談論軍事,在此期間,劉璟曾經跟隨唐勝宗討伐溫州的賊寇,唐勝宗詢問過劉璟破賊的計策,結果唐使用劉璟之計,破賊成功,便對劉璟大加誇讚,因此朱元璋說劉璟不愧是劉伯溫的兒子,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後來,朱元璋的第十九個兒子谷王朱橞就藩,到封國宣府去了,劉璟被任命為谷王府的左長史,相當於幕僚。宣府這個地方,是明朝的北邊九鎮之一,非常重要,直接面對蒙古,所以,劉璟在谷王府鍛鍊了軍事才幹。

靖難之役開始以後,谷王站在了建文帝一邊,主動去了南京,而劉璟同樣站在建文帝一邊,也跟著谷王去了南京。

靖難之役期間,劉璟曾經向建文帝獻上十六策以對付燕王朱棣,建文帝都不聽。後來建文帝派劉璟到李景隆的大軍中做參謀,可惜李景隆被燕王打敗,劉璟大難不死,在冰雪中步行三十里,才逃出生天回到南京。此時,劉璟再次給建文帝獻策,建文帝仍舊不聽,劉璟無奈,就告老還鄉了。

燕王朱棣靖難成功以後,成了明成祖朱棣。他早就認識,當初劉璟在皇宮裡,曾經跟朱棣下棋,朱棣下不過劉璟,就要求劉璟讓子,沒想到劉璟不甩朱棣這個皇子,他說:“可讓處則讓,不可讓者不敢讓也。”因此,朱棣就不太喜歡劉璟。

現在朱棣當了皇帝,又想起了劉璟,於是派人要把劉璟找來,結果劉璟敬酒不吃吃罰酒,裝病不出,畢竟他是站隊建文帝的。朱棣大怒,派人把劉璟逮捕進京。

結果呢,劉璟見了朱棣不稱朱棣為皇帝陛下,卻仍然稱朱棣為燕王殿下,意思是他不承認朱棣這個皇帝。而且,劉璟還說:“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這是明晃晃地說朱棣這個皇帝是篡位得來的。

於是朱棣把劉璟打入大牢,劉璟也不願意苟活於世,在大牢裡自盡身亡了。

可以說,劉璟之死,是站錯了隊,是做建文帝忠臣而死。

當時負責審案的官員向朱棣請旨,說按照律例,要連坐劉璟的家人,明成祖沒批准,他看在劉伯溫的面子上,最終饒了劉家的人。


西堤君


朱元璋沒有殺劉伯溫。朱棣卻逼死了劉伯溫次子劉璟。

朱元璋要胡惟庸只給劉伯溫賜過一次藥,如果是厲害的毒藥,劉伯溫服後,不會三個月才死亡;如果是慢性毒藥那也需要定時、經常性的服藥,才會身亡,可胡惟庸就送過一次藥。朱元璋賜的就是治病的藥,劉伯溫屬於病故。

劉伯溫有兩子:長子劉璉,次子劉璟;長子劉璉被逼跳井自殺;次子劉璟因為曾經跟朱棣下棋,殺的朱棣很不爽,要求劉璟讓著自己。劉璟卻說該讓的,就讓,不該讓的地方,打死不讓。朱棣這麼一聽,更不爽了,這分明是在鄙視自己,劉璟跟朱棣的樑子算是結下了;後來朱棣靖難之役,劉璟跟李景隆去跟朱棣幹仗;後來朱棣趕走建文帝,召劉璟入宮。可劉璟在老家青田死不奉詔;被壓到京師,卻只稱朱棣為殿下,就是不承認他這個皇帝,劉璟還說朱棣始終逃不了篡位的事實,這下可惹毛了朱棣。直接把劉璟打入大牢,劉璟最後在獄中自殺。


過去即歷史


首先,明太祖沒有殺了劉伯溫;其次劉伯溫的一個二子確實有可能是被明成祖暗害了。

初代誠意伯劉伯溫因為與逆臣胡惟庸“勢不兩立”,所以本人及長子皆為胡惟庸暗殺或迫害而死,故而在胡惟庸伏誅之後劉伯溫的次子劉璟就特別受明太祖的恩寵。

據《誠意伯文集·谷王府長史璟行狀記》載,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有意讓劉璟襲誠意伯之爵,但劉璟卻推讓兄長之子,說:

“有長兄子廌在。”

平淡的一句,不僅顯示出了其為人淡泊名利的高貴天性,也表明了劉璟對於名教的信仰。

明太祖雖然剛猛雄猜,是三千年間來第一梟雄,但卻最十分欣賞並敬重天爵,也就是“仁義忠信,樂善不倦”的人性之美,更深知“名教”二字對於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家有多麼重要。於是就另任命劉璟為閣門使,並賜鐵簡一柄。上書四個字“除奸摘佞”(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是用金子鑲上去的),並許諾:凡文武百官中有不法者,劉璟可以持此直接擊打,以正綱紀。

之後都御史袁泰奏事失實,明太祖雖然沒有追究。但是劉璟卻二話沒說在朝堂上當場給袁泰後背被上來了一鐧。對此,明太祖不僅沒怪罪劉璟莽撞,還鼓勵道:

“凡似此者,即面糾,朕雖不之罪,要令知朝廷綱紀。”

但是,無論是實際上的鐵簡抑或是傳說中的“紫金錘”、“龍頭柺杖”,其“神聖性”和“權威性”都只是來自於當世人主手中的皇權。一旦換羽移宮,曾經的神器就會淪落的不知去向。而其擁有者也往往是慘淡收場。

這裡就要講一下劉璟的最後歸宿,足以可以證明“收藏”權力,究竟是何等的容易貶值。

明太祖駕崩後,建文帝繼位,不久燕王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從北平一路打到了金陵,硬是從建文帝手中將皇位搶了過來,是為明成祖永樂大帝。 這位劉璟在年紀上長明成祖九歲,彼此之間都很熟悉,而且就像他們的父輩一樣,兩人常常在一起下棋。因此,明成祖想著讓這位“世兄”出來輔佐自己,以便君臣兄弟們繼往開來的幹一番事業。




但是沒想到的是,這劉璟卻不領情,而且讓來人轉告了明成祖一些話,內容無外乎就是——“想不到你竟然學壞了”。 於是傳話的官員回來報告後,明成祖就龍顏大怒,當即派人強行將劉璟帶入宮中。劉璟見到當年的小夥伴雖然已經黃袍加身,但仍舊只稱呼對方為殿下,而不是“陛下”,並且斥責道:

“殿下百年之後,逃不出一個“篡”字。”

這句話徹底把明成祖給刺激到了,當即就下令將劉璟打入詔獄。 身陷牢中的劉璟決定以死來捍衛自己所信仰的“名教”,於是就在牢中自盡。而得知消息後的明成祖第一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深深的自責之中……

給亂臣賊子以最後一擊,哪怕是無力而絕望的一擊,是來自與人性的崇高,而不是代表著權力的武器。



陳大舍


朱棣殺劉伯溫的兒子,主要是劉伯溫的兒子不識抬舉,而且三番兩次的挑釁於朱棣,朱棣大怒便殺了他。朱元璋能建立明朝與劉伯溫是分不開的,以前有句話說的好諸葛亮三分天下劉伯溫一統天下,可以看得出來劉伯溫是多麼的厲害,可以這麼說劉伯溫在中國的軍事能力可以排進前三,朱元璋打仗多半是得依靠劉伯溫的。在朱元璋當了皇帝后,便開始起了疑心,覺得誰都有叛逆的嫌疑。

當時朱元璋便殺死了很多開國功臣,劉伯溫當時雖然不在其中,但是朱元璋也沒有那麼信任他了。當時劉伯溫與宰相爭權奪勢,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他便向朱元璋提出告老還鄉,朱元璋也是答應了。回家之後,劉伯溫就開始生病了,而且還是一病不起,朱元璋就帶著御醫來給他看看,然後給他開了藥。但是劉伯溫吃完後感覺身體反而變差了,朱元璋說沒事的,最後劉伯溫病死。劉伯溫有連個兒子大兒子因為當時與宰相不合,自己氣不過就投井自殺了。


深漂一族的日常


只能說前面朱元璋殺劉伯溫,叫守天下不需從龍之臣;後者朱棣奪天下,不需口舌之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