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投資收益“大豐收”機構仍不改做空態度

紅刊財經 方沁雨

自小米創始人雷軍於年中親自掛帥國內市場業務,市場期待小米的“反轉”劇情。但最新的三方數據顯示,三季度小米手機國內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33%。在這一背景下,見智研究院發佈研報將小米由低配轉為觀察,並預計今年全年核心營業利潤可能出現負增長。  

對於見智研究院的“看空”,有觀點認為,不應該忽視小米投資業務。據記者瞭解,小米在今年一季度起開始披露投資業務業績情況,且表現不俗。小米中報顯示,小米投資超過270家公司,賬面價值287億元,同比增長20.8%;第二季度處置投資稅後淨收益為5.5億元,而當季小米的經調整後淨利潤為36.35億元,投資收益約為經調整後淨利潤的15.18%。  不過,有投資人在接受《紅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小米主營業務不是投資,考慮小米主業萎靡不振,他認為做空小米的力量不太會因其投資收益增長而削減。

小米投資收益“大豐收”機構仍不改做空態度

小米投資浮盈逾百億元  

小米集團的投資屬性與雷軍密切相關,雷軍在小米創始人身份以外還是順為資本創始人。據IT桔子數據,小米集團過往投資了大約219家公司,順為資本投資了大約413家,其中有95個項目是由小米集團、順為資本合投完成的。  

從小米投資的已收穫或即將收穫回報的項目來看,《紅週刊》記者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小米集團投資公司包括投資後上市的公司、上市後入股的公司、遞交上市申請書的公司及傳擬上市的公司,目前共21家。其中,投資後上市的有10家,包括愛奇藝、老虎證券、華米和雲米這4家小米聯營公司;被傳擬上市的公司1家,即一點資訊,據悉正在為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做準備。  

對上述公司的投資,預計會為小米帶來逾百億元的賬面收益。以小米持股佔比較高的愛奇藝為例,據記者測算,小米在愛奇藝上市前透過Xiaomi Ventures Limited(小米創投)投入了大約2.49億美元,目前對應市值約為9.6億美元,浮盈7.1億美元,獲得2.85倍回報。又如,小米投資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初始投資約1971.7萬美元,目前對應市值約3.75億美元,5年收穫18倍回報。  

總體來看,僅小米投資後上市的和正在遞交上市申請書的項目,預計就會為小米帶來逾百億元的浮盈。  

小米在投資方面的成功經驗,也吸引一些機構跟蹤和關注。天津清研陸石投資合夥人寧星之向《紅週刊》記者表示,小米集團關注的半導體芯片企業與他們所投資的領域形成了交叉,“他們投資的企業我們也會關注,也在研究,還有一家是順為資本。”  

不過,小米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則有好有壞。目前可追溯的有對迅雷、世紀互聯、掌趣科技、美的及TCL集團的投資,其中小米對美的的投資最為成功:四年前小米與美的互相戰略投資,但在小米上市後,美的投資小米浮虧近5億元;而小米投資美的獲得了近24億元的浮盈。但小米對迅雷、世紀互聯和掌趣科技的投資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龐大投資收益難消市場做空熱情  

目前,小米的投資體現在財務報表上,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按權益法入賬之聯營公司投資(上市/非上市)”,例如對迅雷、愛奇藝等持股比在20%-50%,或實際上具有重大影響的公司;第二種是“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之長期投資”,後者根據入股性質不同細分為權益投資(上市/非上市)、優先股投資,例如對世紀互聯、美的等失去重大影響或本就沒有重大影響的公司計入長期投資中的權益投資,對大多數早期階段的生態鏈企業投資則屬於長期投資中的優先股投資。  

根據財報,2018年小米按權益法入賬的投資出現激增,由2017年的17.1億元增至86.39億元,其中上市實體增幅較大,由上一年3.86億元增至61.99億元。到2019年中時,以上數據再度變化,僅年中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1.09倍。此類投資的增加與幾個持股比例較高的聯營公司上市有關,這與小米將其重新分類為按權益法入賬投資有關,隨著小米持股佔比較大的公司陸續上市,未來有可能帶動該項目下的數額繼續增長。比較而言,小米的長期投資部分絕對數額較大,但變化幅度不大,如2018年時小米長期投資中的權益投資、優先股投資分別為76.3億元、110.06億元,至2019年中分別為81.29億元、110.66億元,這與非上市公司股權估值有關,因為非上市企業股權流動性不高,估值短期內不會出現巨大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與小米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之長期投資不同,小米對按權益法入賬之聯營公司投資不體現公允價值變動,如前述公司由非公開市場轉向上市出現的賬面浮盈會成為“隱藏利潤”,可能在未來進行釋放,而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小米就已分別釋放出了5.9億元、5.5億元的投資淨收益。  

這是一本看似可以持續的投資收益賬,但有職業投資人向《紅週刊》記者表示,“在智能手機業務下滑的情況下,小米選擇展示投資業績,對於智能手機業務增長乏力,在國內暴跌基本不提。我預測之後財報的亮點是家電和投資業績,但這不妨礙我繼續做空小米。小米不是一家投資公司,投資不是它的主業。”  

該人士指出,小米做空的動力一直很足,這也是小米集團股價難以上行的原因。另外從產業鏈端消息來看,今年接下來傳出的消息仍然對小米不利。Wind數據顯示,在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做空小米的力量空前高漲,未平倉賣空期末金額以周計算平均在百萬億港元,已處於小米上市以來高位。  

“我們現在有個指標要跟蹤,紅米Note8系列在海外什麼時候接班Note7,如果沒有續上,預期不會太好。”前述投資人表示。IDC在11月7日、11月11日及11月12日依次發佈全球、印度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數據,而在此期間(11.07-11.12),小米股價一直呈現下跌態勢,跌幅達2.8%。在IDC公佈的數據中,僅印度市場小米的出貨量是增長的,但市場份額較去年下跌0.1個百分點,該市場小米的主力機型為Redmi 7A和Redmi Note 7;在全球市場小米的出貨量同比下降3.3%,市場份額較去年下跌0.4個百分點(三星/華為/OPPO三家卻出現雙增);在國內市場份額方面,小米出貨量暴跌30.5%市場份額同比下降3.8%(華為、蘋果雙雙出現增長)。  

不止職業投資人士如此看小米,券商也是如此。據記者瞭解,目前僅海通證券一家對小米獨闢投資業務估值。■

(本文發表於11月16日《紅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