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陈洪标|文【本文共 1968个字,13张图片】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局部放大的竹子看起来像甘蔗。

我们先来看看,图一这幅放大的油画竹子,像不像一排排甘蔗?很多网友说,这画的明明是一些甘蔗嘛。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局部放大的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

我觉得这也像甘蔗,但同时,我也很怀疑,这真的像甘蔗吗?而不是竹子?

这幅把竹子画成甘蔗的油画,给我最大的疑问是,如果是一般画家把它画成这样,我们还可以一笑而过,但是画这幅画的画家却非一般人,他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大家吴冠中先生。他既然这样画,那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吴冠中。

你千万不要怀疑他,不会画竹子,他之前画的竹子就是竹子,神形兼备,要多像就有多像。这幅一九八五年画的竹子成为他所有画竹作品最具特色的作品。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吴冠中油画《竹海》。

​这幅画的名称叫《竹海》(见上图),画面上几乎看不到竹叶,整片竹林只有梢头几片少得可怜的小叶,隐约可见。同样,也没有表现竹子的千姿百态,一律笔直往上,只见一片绿油油的色彩,横向密密麻麻很是拥挤,纵向却舒展而挺拔,层次分明。用专家的话说,“整幅画表面上看来是抽象的,实际上这种抽象是附着于具象的本体之上,只不过是在竹海的聚合状态下更容易形成抽象的幻象。”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 吴冠中国画《荷塘》(残荷)。

专家的话有点难懂。其实吴冠中是用渐变的绿色海洋效果,来表达竹林的葱茏繁茂,如大海般波涛汹涌。为了不让竹子粘在一起成一团绿色,特地采用了草绿、湖绿、翠绿等不同层次的绿色,一来区别新竹子和老竹子,二来在老竹子上加了几笔以表示竹节,因为过于密集,竹子形小,正好和甘蔗大小一致,加上这竹节,所以才给人甘蔗的错觉。

无独有偶,吴冠中另一幅油画《红梅》,画的是腊梅,远看却像樱花,近看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是四不像,甚至被称为“一树三体”。这又是怎么回事?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吴冠中油画《红梅》。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吴冠中画这幅腊梅的创作背景。这幅画创作于一九七三年,这是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的吴冠中下放到河北农村的第三年,在石家庄鹿县(现为鹿泉区)的李村,吴冠中一收工,就背着粪筐到地里作画,粪筐高高的背把正好当画架,筐里放颜料盒和画笔,就这样在粪筐上吴冠中画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大家戏称他为“粪筐画家”。好多下放的师生觉得这办法不错都跟着学,星期天各自背着粪筐到庄稼地里写生,这成了李村当时最具特色的风景。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便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粪筐画派”。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1970年吴冠中(左三)与同事和学生摄于李村。

在这里呆了3年,吴冠中接到指令,要回去创作一个主题项目。从李村返京后,离下半年创作采风还有数月,也就在这段时间,吴冠中就到北京郊外写生,正值城郊寒梅怒放之际,他内心是愉悦的,否极泰来,终于结束了下放的苦日子。同时,他也强烈期盼着早日结束这种特殊的生活,期待百花春晓,春回大地,基于这种情感他画了这幅《红梅》。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吴冠中油画《李村树》二

在后来的自传《吴冠中》里,详细记录他当时的经历与心情:“饥饿的眼,觅食于院内院外,枣树,垂柳,木槿,向日葵,紫竹院的荷花,故宫的白皮松……均被捕捉入画。又骑车去远郊寻寻觅觅,有好景色就住几天,画架支在荒坡上,空山无人,心境宁静,画里乾坤,忘却人间烦恼,站定一画八小时,不吃不喝,这旺盛的精力,这沉迷的幸福,太难得。”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吴冠中水彩《荷花》。

而且,在画面的用色上,也可以看出吴冠中的这份汹涌澎湃的喜悦。在此前,为避免作品甜俗过腻,用色一向谨慎克制,绝少使用大片红色。而《红梅》却选择艳丽照人的满目桃红主色调,尤其以粉白色和粉红色来渲染。这也是造成远看似樱花,近看似挑花的原因所在。为什么会如此大胆用色?这绝非偶然,主要有三个原因。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首先作品反映了吴冠中此时全然陶醉于创作的心境,画面呈现几株盛开的腊梅,星星点点的桃红漫布其间,象征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不仅在视觉上赏心悦目,也给观赏者内心莫大的鼓舞。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其次,作品采用特写式构图,将粗壮结实的主树干放在中间,并加以放大,强调其扎根沉厚,拔地而起,欣欣向荣的特质,反映了画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枝桠纤韧遒劲,傲骨铮铮的仰指天空,并增加枝桠间的密度,塑造野生梅树之犷悍壮健,反映其出自天然,未经人工删斫的本质。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最关键的是画面上腊梅的嫣红怒放,表现的是它的抽象之美。大片鲜艳的红绿彩点、最上方的浅蓝色块,以及下方的橄榄绿色肌理。这些彩点、色块和肌理,特别是象征梅花的大片桃红和粉红相间的彩点,已经接近抽象表现主义,并体现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力量、速度和情感。

他画竹子像甘蔗,画腊梅像樱花又像桃花,被网友嘲笑却卖了6000万

也正因为这些特点精彩呈现了这幅作品丰富的艺术性,不得不令人折服。而远看像樱花近看像桃花,被网友嘲笑的这幅《红梅》,在香港苏富比二零一五春拍上,以6684万港元成交,折合人民币6000万。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