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當一個人開始正視自己的慾望,不被慾望所困時,他就能得到無價的快樂,這份快樂存在他精神的原野裡,可以分享,卻從不會被掠奪。

你的快樂還在嗎?

打開頭條的問答,裡面很多人心情都不好,說著自己遇到工作、生活、愛情、婚姻各種不順利,古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顯然現在的人很難做到“常想一二”,物質生活的極大提升,讓人們學會了用消費的方式購買快樂,可是,購買的快樂畢竟難以持續。

人的慾望總會被更新的慾望替代,渴望更好、再好、最好,是人性當中最難逾越的弱點。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他們說,追求進步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這句話,我只贊成一部分。

若是追求人本身的進步,譬如讓心靈更豐盛、靈魂更自由,這樣的追求是值得持續努力的。

如若進步體現在物質層面,比如更好的房子、車子,更有成就的事業,或者更光宗耀祖的後人,儘管也是追求進步,但未免過於執著,太在乎身外之物,如何能夠滿足?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人年輕的時候,總想著擁有更多必然更幸福。就好比孩子從沒吃夠的糖果,從沒玩夠的遊戲。

總想著,如果吃得夠多,會不會童年更美好?如果玩得更盡興,會不會少了遺憾?可是,童年吃夠了的人,長大再沒有吃糖的愉悅;玩夠的人,再沒了痛快的興致。

水滿則溢,月盈則缺。意猶未盡,反而更生歡喜。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有錢等於快樂嗎?

曾經看過一篇研究,證實在基本生活需求未被滿足時,人類的快樂和金錢的數量成正比。當然凡事有利有弊,當基本生活得到滿足之後,金錢的邊際效益就開始遞減,直至毫無意義,只是一堆數據。

於是,說有錢就快樂,是正確的,因為可以解決生活的基本所需。說有錢未必快樂,也沒有錯,因為畢竟錢只是工具,解決不了很多大問題。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錢可以買到美食,卻買不到健康;可以買到舒服的床,卻買不到高質量睡眠;可以買到高檔用具,卻買不到美麗的心情;可以買到合作伙伴,卻買不到真誠的友誼。全是老生常談,字字深刻。

買不到的這些快樂,不是因為價格高昂,也不是限量版,可這些著力於人的精神層面,是物質無法觸及的地點。既然無法觸及,必然力有不逮;因為無法達到,所以彌足珍貴。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錢能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是大問題。

當人對生活的領悟比較深的時候,就會明白,金錢的意義和價值很大,但卻非常侷限。

很顯然,很多人拼了命賺了一定數量的錢,之後卻發現快樂遙不可及,似乎成功和地位沒辦法維持內心的喜悅和安寧,於是,很多人動了隱居的念頭,以為真正的快樂便是山高水長,路迢迢。

錯了,那只是走到了金錢的反面,仍然認為錢是快樂或者不快樂的根源。

真正的根源,是人有一顆不懂得快樂的心。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仔細看看歡樂奔跑的孩童,為什麼快樂?因為他們的心裡沒有很多判斷、比較、區別。

再看看身邊綻放的小花,隨風搖曳的柳葉,為什麼自在?因為他們沒有太多欲望、執著。

山從來不會因為不夠高而自慚形穢,水不會因為不夠深而自怨自艾,自然而已。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所以,人的追求不應該是有數的金錢,而應該是無價的快樂。

可是,無價的快樂要怎麼來呢?不去賺錢就快樂了嗎?光靠改變思想就快樂了嗎?

並非如此,快樂需要一系列的行動來支撐。

總的說來,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得到持續的快樂。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做一個豐富的人,快樂將如影隨形

無趣的人總感覺時間太多,難以打發;豐富的人總覺得光陰易逝,分秒必爭。

人群裡,我們總能看到一些閃光的人,他們似乎有自己的世界,給人一種愉快、親和的感受。這些人通常沒有太多的裝飾,也沒有太顯眼的地位和財富,卻能夠一開口就引人大笑,一出聲就讓人愉快。

有一種人既可以合群,又可以享受孤獨。他們的內心極其豐富,即便最乏味的時光,也能浪漫地度過。無聊時,也許只是定睛觀望窗外的麻雀,也能看出個動物世界來。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在旁人看來,這些人必定是閒人,沒什麼事情可做,同時衣食無憂,才能快意人生罷。這完全是誤解,人能否得到閒適,不在於時間的多寡、金錢的多少,而在乎內心是否安定、平和,有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很多人沒有自己的空間,有的是因為害怕一個人的孤單,有的是因為擔憂一個人的孤獨,他們把關注點放在周圍的一切,唯獨不關注自己的內在——俗話說的“失魂落魄”,在如今的很多人身上,都能找到對應的症狀。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怎麼才能內心豐盈,不怕孤寂?答案是成為一個熱愛生活、能夠自娛的人,讓生活足夠豐富,快樂真沒那麼難。

況且,快樂並不需要很高的花費,那些讓我們怡然自樂、回味無窮的快樂,有幾個是靠消費得來的呢?

陽光讓人溫暖,它免費;微風讓人舒服,它免費;空氣片刻不離,它免費;微笑讓冰消融,它免費。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到圖書館讀一本好書,伴一個下午,是免費的心養;去公園看一隅美景,度半天春色,是免費的時光

和那些收費的娛樂項目比起來,免費的這一切都自然而然,美好真實,況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文字是安靜的,然而,寫文字的人內心卻是溫暖、熱烈而雀躍的,沒人因為無趣而豐富,人因為豐富而有趣。每個人都可以很有趣,只要愛上生活,投入地去感受生活。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 悅讀:閒暇時,直接抱一本好書,獨自去到公園,找一處陽光傾灑的石頭,佔據它
    ,就很快樂。
  • 運動:或者窩在家裡,打開Keep(一個健身APP),痛快淋漓來一通鍛鍊,出汗過後,疲倦頓消。還可以和愛運動的人互相點贊,結交新的朋友,沒什麼不好!
  • 美食:愛吃的人更好辦,直接搜個菜譜,買上一堆食材,在廚房手忙腳亂做頓好吃的,也很愉快
  • 追劇:這當然不失為一種打發閒暇的方式,然而過於脫離真實,容易讓人更加倦怠,不可取。
  • 看小說:也可以很好地打發時間,不想花錢,頭條就有10萬本免費的啊~~~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小說:我和閱讀間的橋樑

曾幾何時,我抱著一本武俠小說,坐在家裡竹篾編的小凳上,佝僂著身子,那樣靜靜地沉浸了兩三天,終於把它啃完,才算罷休。能讓你念念不忘、要讀完而後快的書,小說自然是不二的選擇。最初的閱讀習慣也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隨著知識量的增加,閱讀的範圍就開始慢慢變得寬泛,而讀小說這件事,提供了一個浸入式閱讀的可能——通過閱讀長篇小說,沉浸其中,投入到故事情節裡,建立起你與書籍之間的高粘度關係,為以後閱讀其他書籍提供了很好的習慣基礎。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會是興趣廣泛、活得豐富的人。

而豐富的人生裡,最好動靜都有,所謂“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我們不要總是懶洋洋地,像個樹懶;也不要總是急慌慌地,像個猴子;老祖宗的話“過猶不及”,那是有滿分道理的。

  • 當靜的時候,就讓身心安靜下來,沉浸到當下的時光裡;
  • 當動的時候,能夠調動身體能量,投入到當下的挑戰裡。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作為一個豐富的人,此刻聽著舒緩的音樂,對著我漂亮的白色電腦一個個敲擊鍵盤,想像我這篇文字觸及到某個心靈,讓他有了一點的共鳴,或者,為他的生活開啟了另外一種可能,就覺得這個時光也是無敵的美好。

之後,我會靜靜去看屬於我的閒書,這是我自娛的方式,畢竟,這件事和金錢沒什麼關係。



“今日頭條小說頻道 10 萬本小說轉免費了,來頭條小說,一起享受免費閱讀的快樂。”

素秋慈,個人自媒體,拒絕冗繁、享受簡單,願以文字廣結善緣,助力你的成長。

能夠自娛的人,更容易快樂:金錢有數,快樂無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