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看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而罵足球的人太多

一、笑的人比看的人多,罵的人比踢得人多

中國隊輸給敘利亞后里皮辭職,讓中國足球又一次成為了人們的笑柄。這幾天,即便不是足球群,也都在傳著各種有關中國足球的段子。

具體的段子就不說了,很多也都是老段子,比如“國足跟南極洲爭奪0.5個名額,熱死企鵝”之類,比如“世界上有兩種足球,一種是足球一種是中國足球”等等,現在又有了什麼“土豪爹給痴呆兒子請了個大學教授,結果把大學教授氣跑了”、“敘利亞戰勝國足後主教練抽隊員嘴巴”等一系列荒誕不羈的段子,以此來嘲笑中國足球。

最令人不齒的是,這個時候還會有人跳出來說:我從N年前就不看中國足球了。

很奇怪,既然你們都不看中國足球,為什麼還要奚落它呢?對於一個不看球的人來說,奚落中國足球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嗎?難道是為了讓本已經卑微的自己找到一點活下去的信心嗎?

打開手機或者電腦,奚落中國足球的人有很多,但發現來回來去就是那幾句話。從這些話語中就能看出來,他們根本就不看球,連球都不看,就更不可能去踢球。

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歸根結底就是看球的人太少,踢球的人更少。現在是,不踢球的罵踢球的,不看球的罵看球的,最後都不看了,也都不踢了,中國足球就能好了是麼?

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看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而罵足球的人太多

其實,凡是踢球的,或者最起碼看球的人都知道,中國足球的問題出在哪裡。中國足球的根源問題,自然不是一朝一夕,有些東西的改變,並不是體育層面能夠解決的。既然暫時無法解決,但總不能束手待斃。

中國足球並不是沒有辦法,在現有體制下,贏得尊嚴。這一點,踢球的和看球的,都懂。只有不踢球不看球的人才不懂。

足球培訓體制也好,足球青訓體系也好或者說更基礎的足球人口也好,這些都是地基,地基不牢固,自然不能蓋成高樓大廈。但中國足球目前的目標,並不是要成為萬丈高樓,而是將自己應有的水平體現出來,在現有的基礎上打出自己的實力。

凡是看球或者踢球的人都知道,中國足球目前的實力,並沒有那麼菜。

二 、該有的實力卻總也踢不出來

記得以前中國隊只要一輸球,就會討論中國隊到底屬於幾流的問題,現在很少有人討論了,因為很多人都記住了范志毅“輸完泰國輸越南,輸完越南輸緬甸,最後沒得輸了”。

如果今天,你覺得中國隊輸給越南就是“末流”就是“丟人”,那就說明你不踢球,也不看球。如今的越南隊,在40強賽G組比賽中3勝1平,力壓泰國和阿聯酋位列小組第一。

或許有人會說:看看人家越南都起來了,中國足球還是這麼爛。

如果你看球,你踢球,你會發現還有比中國足球更爛的隊,比如伊朗,40強賽C組位列小組第三,伊朗隊4場比賽中輸了2場,一場巴林,一場伊拉克,面對中國香港,伊朗也才贏了一個0比2。

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看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而罵足球的人太多

其實,這就是亞洲足球的現狀,很多過去以為的弱旅都在提高,很多過去以為的強隊都在落寞,足球發展就跟歷史發展一樣,有其必然性。

相對來說,中國足球一直穩定。遠的不說,從職業化以後到現在,中國足球其實始終排在一流和二流之間。雖然沒有進步,但也沒有退步。

有兩點能夠證明這個結論。

第一,中國隊在最近兩三年的比賽中,贏過韓國、平過伊朗,當然也輸給過對手,總體來說跟亞洲一流強隊之間差距並不大。中國隊在面對泰國、菲律賓等隊的比賽中,也算是非勝即平,鮮有敗績。

這說明中國隊其實面對亞洲一流強隊,如果發揮好的話,是有機會贏球或者至少拿分的,但如果發揮的不好,也會慘敗。而面對亞洲二三流球隊的時候,只要中國隊自己不出現太大問題,贏球也不在話下。

第二個證據可以看看中國隊的球員名單,雖然球隊裡只有武磊一名留洋西甲的球員,但除了武磊之外,蒿俊閔、張稀哲、王剛、于大寶、張呈棟、張玉寧等多名球員也都有過留洋經歷。如果你踢球,你看球,就知道他們留洋沒能成功的原因各是什麼。

縱向對比來說,中國隊除了武磊之外,包括李可、張稀哲、王剛、李磊、顏駿凌、吳曦等多名球員具備在西英德意法等聯賽的保級球隊或者二級聯賽踢球。

如果再橫向對比的話會發現,日本、韓國和伊朗隊中的大部分球員,其實也都是在五大聯賽的保級隊或者二流球隊踢球。只不過日韓澳伊的留洋球員數量更多,而且有個別的“尖子”球員。

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看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而罵足球的人太多

從戰績和人員兩個方面都能夠看出,中國足球沒有那麼卑微,中國隊的實力肯定不如日韓澳伊,但也肯定要強過泰國、越南、菲律賓。大致上跟沙特、阿聯酋、烏茲別克斯坦等隊相當。

敘利亞的實力肯定是不如沙特、烏茲別克,但中國隊為什麼會輸給敘利亞,其實這裡面有很多意外的因素。

這裡所說的意外因素,並不是尋找客觀原因,而這些原因其實都是中國隊內存在的,但卻可以避免。

說白了,中國隊踢好了,能跟日韓澳伊一戰,踢不好輸給敘利亞、泰國甚至菲律賓,也不是什麼新聞。而好與不好,不取決於球員的實力,取決於外界其他因素。

三、禍起蕭牆

上一屆12強賽上,很多人都記得高洪波率領的中國隊輸給了敘利亞,但卻不記得高洪波同樣帶隊打平伊朗,跟韓國隊的比賽也僅僅是2比3小負。

高洪波率隊輸給敘利亞的原罪,就在於門將顧超的低級失誤,而使用顧超的原因是什麼?很多人其實心知肚明。時任某江蘇籍總局領導兼足協領導,曾多次在公開不公開的場合表達了“多用用我們江蘇球員”的想法。

高洪波12強賽當場辭職後,有媒體曝出,高洪波的排兵佈陣每場比賽前都要上報給這位領導“審閱”。

同樣一個高洪波,在沒有上級插手的情況下,小負韓國,打平伊朗。但在上級插手後,馬上就輸給了敘利亞和烏茲別克。

其實,高洪波上任之前就應該知道自己的結局。因為他的前任法國人佩蘭就曾被媒體曝出是這位領導通過私人關係請來執教國家隊的。佩蘭在任上,就以江蘇球員為班底,孫可、吳曦、吉翔這樣的球員,也就罷了,江蘇隊替補劉建業成了國家隊“最佳第23人”。

結果,在亞洲盃這種賽會制比賽裡,佩蘭以江蘇球員打造的國家隊尚可一戰。但到了世預賽的賽制裡,球員硬實力不夠的問題就表現了出來,連香港隊都拿不下來。

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看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而罵足球的人太多

其實何止高洪波和佩蘭,卡馬喬和裡皮這一前一後兩位所謂的“名帥”,中國足協都沒有在其中起到任何的作用,全部都是由高層領導指派下來的。所不同的是,一個是萬達出錢,一個是恆大出錢。



可以說,從反賭掃黑以後,中國足球觸底反彈,本來是好事。但沒想到,觸底變成了“抄底”,官商都成了投機者,官員要政績,商人要政策,於是一拍即合,足球就成了他們的工具。

可憐的不僅僅是中國球迷,其實也是中國球員。

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看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而罵足球的人太多

四、甩鍋

高層領導“審閱”過名單的球員出了失誤,肯定不是領導的問題。世界名帥欽點的球員出現了失誤,肯定也不是世界名帥的問題。

最後,問題都推給了球員。

比如說,顧超出了失誤,不是讓顧超上場的領導不行,而是中國球員不行,楊智不行,王大雷不行,曾誠不行,顏駿凌不行。比如說張琳芃出現了失誤,不是讓張琳芃出場的裡皮不行,而是石珂不行,賀慣不行,於洋不行,戴琳不行,全中國的後衛都不行。

因為失誤,裡皮先後廢掉了姜至鵬、馮瀟霆、石珂、劉奕鳴,如今如果再廢掉張琳芃,不知道中國隊還有誰能踢後衛。

有人說,誰讓他失誤了,失誤被棄用不是正常嗎。那麼,請問裡皮,哪個後衛沒有失誤過?

如果按照裡皮的“失誤就棄用”的標準來衡量,那2006年意大利奪冠的球隊裡,就沒有幾個人了。

2000年歐洲盃決賽卡納瓦羅頭球解圍失誤,直接導致意大利痛失冠軍。裡皮,棄用卡納瓦羅嗎?

2000年歐洲盃半決賽贊布羅塔上半場無畏犯規紅牌罰下,直接導致意大利被動。裡皮,棄用贊布羅塔嗎?

2000年歐洲盃決賽皮耶羅連續錯失單刀球,沒能夠在90分鐘殺死法國隊。裡皮,棄用皮耶羅嗎?

2002年世界盃同墨西哥比賽馬特拉濟低級失誤,差點讓意大利被淘汰。裡皮,棄用馬特拉濟嗎?

2004年歐洲盃布馮出擊失誤,直接導致伊布蠍子擺尾進球,意大利小組賽被淘汰。裡皮,棄用布馮嗎?

2004年歐洲盃托蒂向鮑爾森吐口水被罰停賽,導致意大利被動。裡皮,棄用托蒂嗎?

如果按照裡皮的邏輯,2006年世界盃他就不應該在帶著布馮、卡納瓦羅、馬特拉濟、托蒂、皮耶羅、贊布羅塔去踢世界盃。

問題是,他帶了這些人去,而且這些人還都踢得特別好。

可見,裡皮把輸球的責任推給失誤的球員,根本就是他自己在甩鍋。

但這種情況下,還有人說裡皮是被中國足球氣走的。但如果瞭解以上這些事實的人會發現,根本不是中國足球氣裡皮,而是裡皮自己給自己找氣受。

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看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而罵足球的人太多

請諸位不踢球,甚至都不看球的中國人,不要在奚落中國足球了。中國足球再爛,也是爛給那些踢球的看球的,熱愛足球的人看的。您不踢球,不看球,甚至都不愛球,您奚落他有何意義呢?這不是很卑微嗎?

或者說,您在奚落中國足球之前先想一想,自己到底瞭解中國足球的問題在哪嗎?如果不知道,請您瞭解——中國足球的問題就是,看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而罵足球的人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