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控︱98%QDII收益飄紅的祕密:低配美股,做多中國醫藥、消費、科技“三件套”

儘管近期港股與美股市場均出現震盪,但在上半年市場漲勢強勁的背景下,98%的QDII基金在今年前三季度獲得正收益,55%的QDII基金收益率超過雙位數,最高收益率高達43%。

據智通財經APP統計,choice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239只QDII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業績普遍喜人,單位淨值平均漲幅為12.98%。其中,單位淨值增長率為正的基金有235只,佔比為98%;單位淨值增長率超過平均水平的基金有95只,佔比為40%;單位淨值增長率超過20%的有49只,佔比為20%。

数据控︱98%QDII收益飘红的秘密:低配美股,做多中国医药、消费、科技“三件套”

(前三季度,單位淨值增長前20QDII基金)

上投摩根中國生物醫藥混合(QDII)、添富全球消費混合(QDII)人民幣A、添富全球消費混合(QDII)美元現匯,分別以48.81%、35.39%、35.29%的區間淨值增長率佔據前三位。從淨值增長率前三位的基金股票投資方向來看,專注於生物醫藥和消費領域是他們業績增長強勁的關鍵。

反觀下跌的QDII基金,主要是原油類產品。分析認為,原油類QDII基金仍有下跌的可能,因美國頁岩油產量持續增長、沙特原油產出上升、伊朗發現新油田等一系列事件,令供應過剩疑慮升溫。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陰雲,市場下調了對石油需求的預測,引發了人們對2020年可能出現供應過剩的擔憂。

生物醫藥面臨辭舊迎新、承前啟後的轉折期

上投摩根中國生物醫藥混合作為目前市場上唯一一隻專注於投資在A、H以及少數其他上市地點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的基金,跨市場動態選取有估值吸引力的細分領域龍頭,除了獲取 A股龍頭公司的收益,還重點佈局了人工關節高值耗材、試管嬰兒醫療服務等香港市場的投資機會。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上投摩根中國生物醫藥混合原為上投摩根智慧生活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2019年第三季度是該基金轉型後的首個完整運作季度。也就是從2019年第三季度,該基金開始發力,單季取得18.24%的漲幅,一舉成為QDII基金的佼佼者。

從上投摩根中國生物醫藥混合2019年三季度的投資組合來看,基金72.27%的資金均用於投資二級市場,A股和港股分別佔53.56和25.57%,主要集中在製藥、醫療保健設備與用品、生命科學工具和服務和生物科技等領域,十大重倉股如下:

数据控︱98%QDII收益飘红的秘密:低配美股,做多中国医药、消费、科技“三件套”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方鈺涵自2019年8月16日起擔任上投摩根醫療健康基金基金經理,她認為:“醫藥生物是過去十年少數幾個回報超150%的行業,未來10年,醫藥生物仍將是市場中最具投資價值的行業之一。”

“中國目前的生物醫藥行業面臨辭舊(仿製)迎新(創新)、承前(舊體制)啟後(新政策)的轉折期,湧現了不少的結構性投資機會。”方鈺涵表示,她主要尋找的是以下3類公司:

(1)在細分子行業裡能夠進入全球市場、真正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公司,這背後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是我國過去二三十年來沉澱下來的工程師紅利、及從低端逐漸到高端的製造能力。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輸送了500萬名的出國留學生,其中有 300萬名已學成歸國,帶來在大型製藥公司研發、生產、銷售或審評審批機構多年的資深經驗。擁有核心競爭資源的公司,通常根植於剛剛起步的、巨大且快速增長的中國本土市場,又以歐美市場的客戶轉移正向趨勢為基礎增長,前者更加強勁,例如一些龍頭的全球外包服務公司,囊括臨床前至生產,小分子和大分子、醫療器械公司、原料藥公司,壁壘沉澱時間長,且可識別,可持續。

(2)雖只在中國本土市場經營,但是所處的本地行業穩定增長,體現為滲透率仍較低,醫藥消費仍在增長,消費者的用藥結構或檢測費用和國外還有較大差距,從國外發展的映射來看能看到較長的賽道,例如一些龍頭的血液製品公司,本土醫療器械公司,醫療服務和藥房零售公司。

(3)在香港上市的、不能/尚未能通過滬港通買入的獨有公司,該基金可以發揮QDII 額度的優勢進行投資。看好國內自主創新的免疫治療藥品、小分子藥品獲批之後的幾年產生爆發性的銷售增長帶來的投資機會。而未有利潤的創新藥公司通常配合以更加合理的組織架構和激勵機制,快速組建起一支研發、註冊、臨床的全球隊伍,將內生研發或BD引進的臨床短缺產品推向全球,看好這類企業內部組織體系變革在科創時代煥發的新生活力。目前,香港市場排隊上市的公司數量仍多,涉及領域比以往更加豐富,包括CROCMO、自主創新高值耗材、生物類似藥、自主創新小分子藥物等,期待尋找到估值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雖然目前生物醫藥行業的超額收益雖然很高,但在方鈺涵看來,廣闊的行業發展空間、快速發展的中國競爭優勢、合理的估值以及不斷提升的資金配置需求,仍是醫藥生物行業最重要的價值支撐。

低配美股加倉A股優化港股,採用消費+科技組合

從漲幅超過25%的QDII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來看,除了醫藥,明顯屬於消費+科技的組合。

以添富全球消費混合(QDII)人民幣A為例,該基金前三季度實現單位淨值增長35.39%,其中一季度增長15.93%,二季度增長8.24%,三季度增長7.90%。從市場配置來看,該基金主要採取超配美股和A股,低配港股,截至三季度末,這三個市場投資的投資比例分別佔基金淨值的36.35%、28.47%、18.35%。顯然,在A股和美股的強勢表現下,該基金取得了超額收益。

從股票投資明細來看,添富全球消費混合(QDII)人民幣A過去三個季度持續聚焦在白酒、免稅、電商等賽道中的龍頭公司,並適當配置了食品、醫藥、服務業(教育、物業服務)等相關個股。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如下:

数据控︱98%QDII收益飘红的秘密:低配美股,做多中国医药、消费、科技“三件套”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添富全球消費混合(QDII)人民幣A現任基金經理為胡昕煒、鄭慧蓮。其中,胡昕煒為東方財富三星級基金經理,累計任職時間3年又181天,現任基金資產規模98.09億(8只基金);鄭慧蓮為東方財富四星級基金經理,累計任職時間1年又298天,現任基金資產規模83.60億(25只基金)。

在明星基金經理的帶領下,添富全球消費混合(QDII)人民幣A的表現也明顯跑贏其他QDII基金。需要注意的是,自2019年8月16日起,由於鄭慧蓮開始休產假,添富全球消費混合(QDII)人民幣A將由胡昕煒一人管理。

胡昕煒表示,“展望2019年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仍在,但我們對大消費行業中的龍頭公司仍充滿信心。看未來1-2年,龍頭公司仍處於較好的基本面發展趨勢中,他們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此外,我們會積極關注一些新興消費領域的公司。美股方面,雖然全球經濟有下行風險,但我們相信,全球佈局的消費品龍頭公司,將獲得更好的全球風險分散,獲得穩健增長。所以,我們也仍將持有各賽道中的優秀公司。”

不過,在三季度,美股的眾多負面因素,讓不少QDII基金降低了美股倉位,轉投更為活躍的A股。

易方達標普信息科技美元匯(QDII-LOF)作為追蹤標普信息科技指數的被動式海外指數基金,本基金採用完全複製法,雖然前三季度實現32.62%的漲幅,但三季度收益明顯放緩,僅獲得2.78%的漲幅。

回顧2019 年三季度,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放緩,美國經濟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就業和製造業PMI等宏觀經濟指標不達預期,美股企業盈利增速預計放緩。美聯儲7月如期降息但指引偏鷹派,緊隨其後的貿易摩擦推升了市場的避險情緒,美債收益率出現了倒掛的情形。9月以來,美聯儲再次降息 0.25%,貨幣寬鬆節奏加快,中美貿易談判前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受此影響,美股三季度波動較大,科技板塊對全球貿易比較敏感,波動更為明顯。

投資者對美股的擔憂不斷提升,美股的標普和納斯達克指數高位震盪。反觀A股,整體上較為活躍。期間,成長股風格佔優,尤其是以電子 PCB 板、半導體、自主可控為代表的科技股漲勢凌厲,華為生態成為科技股的投資主線。

華夏移動互聯混合(QDII)人民幣降低了美股的持倉,對港股持倉進行了優化,在 A 股中加倉了半導體板塊和真正受益於自主可控進展加速的有核心產品競爭力的標的。核心持倉向各細分領域的龍頭個股繼續集中。

截至第三季度末,華夏移動互聯混合(QDII)今年以來的漲幅為30.98%,其中三季度獲得14.46%的漲幅,明顯跑贏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4.65%,排名第二。

從市場配置來看,華夏移動互聯混合(QDII)將美股持倉比例降至1.89%,A股持倉比例提升至54.62%,港股為23.54%,主要倉位集中在信息技術領域,佔比高達63.99%。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十大重倉股如下:

数据控︱98%QDII收益飘红的秘密:低配美股,做多中国医药、消费、科技“三件套”

油價疲軟,原油類產品墊底

反觀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墊底的QDII基金,主要集中在原油類產品。

2019年以來,油價表現差強人意。到三季度,全球油價震盪下行,國際石油價格下跌6.80%至54.24美元,ICE布油期貨價格下跌7.93%至59.43美元。三季度原油價格下挫的主要原因還是需求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大幅拖累原油需求增長,EIA、IEA和OPEC等主流機構也持續下調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預期。

而供應端基本保持穩定,OPEC成員國持續減產,俄羅斯原油產量有所增加,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在6-8月持續去庫後略有回升。期間,沙特油田設施遇襲曾一度導致油價短期衝高,但隨著受損產能的全面復產,油價大幅回落。油價的下跌牽連跟蹤石油上游股票的基金標的指數走弱。

華寶油氣採用全複製方法跟蹤標普石油天然氣上游股票指數,整個三季度,該基金跟蹤的指數下跌17.7%,下跌幅度高於國際油價跌幅,主要還是由於油價的持續下跌導致投資者對標的指數中的上市公司後續業績的擔憂。

業內人士認為,華寶油氣業績仍有下跌的可能,因美國頁岩油產量持續增長、沙特原油產出上升、伊朗發現新油田等一系列事件,令供應過剩疑慮升溫。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陰雲,市場下調了對石油需求的預測,引發了人們對2020年可能出現供應過剩的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