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不知道雪铁龙在你心中拥有一个怎样的地位,虽然现在不太乐观的经营状况让整个品牌看上去竞争力不大,但我们不能否认其过去在汽车发展之中做出的着重贡献。也许有些设计足以让你惊叹设计师们的脑洞开的太大了!下面请随大话车坛一起了解一下这些不为人知的杰作吧。

Citroёn G Van (1948)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有不少车迷一定听说过雪铁龙的一款复古货车 H VAN,独特有趣的猪鼻样式有着浓烈的法式设计感,天生带着文艺气息的H VAN也是能够作为咖啡车,雪糕车以及橱窗式货车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场景里。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但比H Van更小的一款商用货车您听说过吗?它就是被抹杀在摇篮里的G Van。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其搭载了当时还未问世的2CV平台,前悬架与2CV相似,但不同的是由两根悬架摆臂组成并且前后均以扭力梁为弹性元件。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它小到什么程度呢?长度只有3400mm,轴距只有2000mm,宽度只有1690mm,高度只有2030mm,换句话说,只比一个一米八的普通成年男性高一丁点。并且这个人张开双臂就能把这辆车包住。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不过G can最终并未面世,而被2CV AZU系列所取代,唯一一辆原型车还是被保存了下来。小巧可爱的G van要是面世了会怎样呢?

Citroen Karin Concept 1980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不知道你设想过没有,如果一个金字塔装上轮子会是什么效果?雪铁龙设计师Trevor Fiore在1980年就开了这个脑洞。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1980年的巴黎车展上,雪铁龙最终展示了这么一辆天马行空的怪物。这辆车的诞生并不是为了要量产某个项目,只是对未来车型做了一个大胆的展望。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Karin的金字塔形结构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全车运用了众多梯形和三角形元素,并且玻璃占据了车身很大的面积,如飞机座舱般的设计以及蝴蝶门的结构让它成为了全场焦点。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此外,最终的展车后轮运用了整流罩设计,是非常典型的雪铁龙特色设计语言。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内饰上,Karin的仪表实际上由一堆功能强大的按键和一块屏幕组成,并且其中包括了一个内置计算机,来实时显示车辆状态数据。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颇具特色的是其采用了1+2的座舱成员布局,而采用相同设计方案的迈凯伦F1在1992年才问世。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底盘和动力方面,Karin搭载了一颗前置四缸引擎、前驱系统以及液压空气悬架。Karin的设计很符合雪铁龙一如既往脑洞大开的思路。

Citroen Xenia (1981)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作为对未来概念车的畅想,绝不仅仅是Karin一款车型,例如1981款的Xenia是设计师Trevor Fiore对未来的又一畅想。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这辆概念车定位于2000年的单厢休旅车,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MPV车型,2000年可是在为未来19年做的畅想,自然要加上各种先进的设备,不过相比Karin, Xenia看上去要更加符合实际。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Xenia的车身非常简洁,采用了楔形车身设计,同样拥有蝴蝶门的结构。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Xenia的尺寸也不小,长度为13.9英寸,宽度为5.8英寸,高度为4英寸。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并且Xenia支持4人乘坐,内部根据人体工学进行了合理地设计。复杂而排列有序的内饰面板在当时看上去非常科幻。此外,Xenia还采用了太阳能电池为车内空调供电。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不过Xenia依然仅仅是一部以畅想为主的概念车,直到1994年,雪铁龙才正式量产MPV-Evasion。

Citroen Activa (1988)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这款在1988年9月29日巴黎车展上发布的Activa是雪铁龙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辆概念车。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首先Activa有一个高级而优雅的空气动力学车身,由Dan Abramson负责的车身设计充满了品牌应有的灵魂和格调,但又更加大胆。头灯被巧妙地隐藏在车头最前端的“格栅”内,与其说是格栅(其实是有机玻璃材质的饰条),不如说更像是天外来客佩戴的高科技护目镜,简直就是科技感爆棚。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尾灯同样采用了两条宽阔的灯带,是具有很强前瞻性的设计。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虽然在设计初期对activa有过各种开门结构的设计,但最终选择了一种无B柱的对开式车门结构。连续的玻璃组成了一个通透的座舱,乘客和驾驶员能够获得良好的视野。

车尾采用了短促而简洁的短尾设计,这也是日后许多雪铁龙量产车型上经常会见到的设计语言。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其次,Activa拥有一个造型同样非常科幻的内饰,方向盘采用了介于长方形和椭圆形之间的设计,很像太空飞船的操作手柄。车辆主要信息被投影在HUD上,同样也是来源于飞机的设计。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狭长的液晶显示区和排列成箭头矩阵样式的中控面板以及一块方形的中控屏幕,无一不宣示着activa震撼的科技感。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最后activa所代表的重要意义重点体现在搭载了先进电控技术的液压系统上。

Activa搭载了一套Hydractive主动悬架系统,这套系统后来被配备在了量产的高级轿车XM上,正是久负盛名的液压气动悬架。简单来讲这套系统可以根据计算自动调节高度,并且不管车辆负载状况如何,都能使车身保持水平并处于相同的行驶高度。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并且能够根据车速对悬架高度进行调整从而降低行驶阻力,而在静止状态下,这套电控液压悬架系统会自动举升4cm,以便乘客更加方便地进出。此外,动态辅助悬架还可以校正车辆的横向载荷动态变化,通过主动防侧倾系统对车辆侧倾进行补偿,从而达到无论车辆速度和弯道锐度如何,车辆都能保持水平状态的目的。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同时Activa还采用四轮驱动,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四轮转向前后轮的独立运动使其可以转动一个直径仅为9米的完整圆形。

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电控系统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工程师们给出的应对方案是如果电子电路发生故障,则启动流体机械备用系统。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总得来说,Activa不仅仅是一辆简单的展车,它凝结了PSA集团几十年来沉淀下来的技术,并且在传统与未来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对工程师和研发人员们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通过Activa的研发,雪铁龙确定了未来车型的技术发展方向,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不过探索并未停止,两年之后,雪铁龙继续研发出了一款几乎可以量产的漂亮双门跑车,Activa2。那么Activa2又有怎样的意义呢?本期我们就不再赘述,留给大家自己去探索。

Citroen Osée (2001)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2001年雪铁龙在日内瓦车展上再一次推出了一款天马星空的设计,这辆概念车依然不会进行量产,而是雪铁龙对中置引擎跑车的进一步探究。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借着推出C5的热度,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工作室宾尼法力纳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对顶级跑车的理念。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Osee采用了更加流畅的车身设计,流线型的车头和短促有力的车尾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这是一辆跑车。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意大利人充分理解品牌特有的理念和形象,非常注重元素的结合,他们将雪铁龙的“人”字形元素尽量镶嵌到车身的各个部位,例如三角形的头灯、狭窄的尾灯和鳞片状的背脊。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Osee并没有两侧车门,而是设计了一种战斗机座舱般的拉风开门方式,贯穿车顶的挡风玻璃和两侧车门连为一体,需要向前整个抬起,才能进入车内。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Osee长4150mm,宽1895mm,高1156mm,同样拥有1+2的座位布局,内部的设计也来源于飞机造型,双层仪表台前卫而大胆。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既然是跑车,在动力方面也得说的过去,其搭载了3.0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194马力,峰值扭矩267牛米。搭载了ZF 5速手动变速箱。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不得不佩服宾尼法力纳美妙的设计思路,这也让Osee成为了雪铁龙众多传奇设计中的精彩一章。

这不是我认识的雪铁龙,雪铁龙曾经天马行空的设计(一)

好了,本期的雪铁龙历史讲解就告一段落了。关于雪铁龙有太多说不完的故事,车企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靠的是深厚的技术功底和扎实的积累,无论如何一定不能忘了这一点。不知道你是不是一个法系车迷,如果是的话,请持续关注我们吧,精彩仍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