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區牧民變股民:生態好轉 收入增加

中新社青海澤庫11月16日電 題:青海藏區牧民變股民:生態好轉 收入增加

作者 魯丹陽

初冬,青藏高原的氣溫驟降到零下10攝氏度,呼嘯的寒風席捲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廣袤無垠的草原。

青海藏区牧民变股民:生态好转 收入增加

11月13日,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內,放牧員正在藏系羊品種展示區內挑選良種羊。中新社記者 魯丹陽 攝

澤庫縣地處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平均海拔3700米,冬長無夏,春秋相連,是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純牧業縣,屬於中國四省藏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青海省深度貧困縣。

“澤庫縣的牧民們世世代代以放牧為生,曾經超載放牧讓草場不斷退化,傳統畜牧業難以為繼。”澤庫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李宏濤說。

澤庫縣的寧秀鄉拉格日村長期以來由於牛羊分散放牧、人口增加、拉格日的草場超載放牧嚴重,草場退化成黑土地,草原鼠害嚴重,畜牧業經營效益低下,收入結構單一。截至2010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僅為2512元(人民幣,下同),貧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總數的70%,是一個典型的重點貧困村。

青海藏区牧民变股民:生态好转 收入增加

11月13日,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拉格日村的草原上,幾頭犛牛正在吃草。中新社記者 魯丹陽 攝

為解決拉格日村牲畜品種退化,個體生產性能低,結構不合理,繁活率、商品率低,小生產與大市場脫節等問題,該村二社原社長俄多組建了小型合作社。“2011年,我每家每戶進行走訪說服讓牧民們加入合作社,最初有36戶217人自願加入,建成了小型合作社,第二年就實現了51萬元的分紅。”

隨後的幾年中,拉格日村的牧民們不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規模逐年擴大,牧民先巴從合作社剛成立時就把草場和牛羊入股到合作社,他和妻子一個在合作社放牧、一個在合作社擠奶。“我們夫妻兩個人在合作社打工,每年有超過2萬元的工資收入,每年還有合作社的分紅,去年我們就分到了近5萬元。”

據介紹,“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按照草畜平衡基數入股,平均16畝草場入股1頭牛。同時,草場被劃分為20個小組,平均每小組4400畝草場和200頭犛牛,明確放牧順序、放牧週期和放牧時間,逐區輪迴利用,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扶貧產業。

青海藏区牧民变股民:生态好转 收入增加

11月13日,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內,工作人員裝卸牧草料,保障合作社內的牲畜過冬。中新社記者 魯丹陽 攝

為規範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運行模式,合作社把科技發展畜牧業貫穿到生態畜牧業建設的各個方面,合作社下設天然草場放牧組、良種犛牛繁育組、本地藏羊高效養殖組和商業經營組4個小組進行管理。實行統一輪牧、統一配種、統一養殖、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分群養殖的“五統一分”經營管理方式,形成了以勞力專業分工,生產指標量化,用工按勞取酬,利潤按股分紅為主的的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樣板。

截至去年,拉格日村已經有181戶牧戶入股合作社,年分紅565.5萬元,每人每年可以通過合作社收入15000元左右。

在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樣板的示範引領下,青海省已經組建了961家牧業專業合作社,群眾的入社率達到了72.5%,牧民的人均收入年均增幅13%以上。通過合作社的帶動,讓該省6.5萬戶、19.6萬貧困人口脫貧。(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