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孩子長大後就會越感激你

忙碌的父母通常會自己做家務,或者僱保姆,而不是要求孩子分擔。他們不想花寶貴的家庭時間來嘮叨孩子們做家務事,而僅僅是裝洗碗機或著認為自己打掃更快。

越早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孩子長大後就會越感激你

但這種態度是非常不明智的,不管是對父母和孩子都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父母慢慢對最終會對好吃懶做的孩子嘮叨抱怨,而那些不知道如何管理家務的孩子最終也不得被迫勉強學習這些技能應付學校的宿舍檢查。

孩子們最早兩歲,有時甚至更早,就可以享受為家庭做出貢獻的樂趣。最好利用幼兒取悅成年人的願望作為一個天然的跳板,教他們一些力能所及的事情。不過,如果你錯過了那個關鍵時刻,而你的孩子現在已經六歲或更大了,他們仍然不做家務,現在還不算太晚,但你必須努力控制這種權利。

越早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孩子長大後就會越感激你

你為什麼要給你的孩子做家務?

  • 能力。您的孩子將學習現實世界的技能,這些技能將在短期內以及今後為他們適應社會提供良好的基礎。
  • 責任感。做家務的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而不是讓別人代替,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 自尊。當孩子們感覺為家庭做出了貢獻時,他們會感覺更好。
  • 自信。孩子在做家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發展,更容易自信。
  • 幸福。在一項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花更多時間幫助家人的孩子比那些幫助較少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幸福。
越早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孩子長大後就會越感激你

  • 同情心。在另一項大型研究中,一位研究人員發現做家務的孩子是更具同情心的成年人。
  • 心理適應和職業生涯成功。同一項縱向研究發現,在孩子時期做家務的成年人調整得更好,與朋友和家人關係更好,在事業上更成功。
  • 家庭關係。在家幫忙的孩子感覺更親近他們的父母,到青少年時期也不太可能和父母相處的不自在。
  • 自我調節。做家務有助於孩子們學會持之以恆,延遲滿足感,先完成好需要做的事情。在每一件事情的努力中,這都是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因素。
  • 善良。做家務的孩子會看到需要做什麼,當別人需要的時候,他們更願意投入。
  • 感激。做家務可以幫助孩子們意識到讓家庭和睦所有因素。他們從有權利的態度轉變為感激的態度。
  • 正念。一個做家務的孩子正在學習如何關注他們的此時此刻所處的環境。
越早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孩子長大後就會越感激你

你怎麼能鼓勵你的孩子喜歡做家務?

讓孩子參與日常生活活動。帶他們去雜貨店,討論你要買什麼和為什麼要買。孩子兩歲多的時候,洗碗的時候可以讓他遞一個碟子,再大一點,疊衣服。洗衣服的時候可以讓他參與進來。

組織起來。如果孩子們有指定的地方,他們就更容易保持玩具和衣服的整潔。如果有適合孩子的架子和清潔工具,他們就更容易幫忙做其他家務。

積極樂觀。尤其是在學習做家務的早期階段,忽略孩子遺漏或做錯了什麼。相反,尋找你能讚美的。“你的床單疊得漂亮又光滑!或者“地板現在看起來乾淨多了!“

讚揚努力和成就。“你這麼努力才把鏟子清理乾淨!“

越早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孩子長大後就會越感激你

耐心點。孩子在任何需要事情上都會比成人慢。在剛開始學習的早期階段,他們的速度會更慢。所以要保持足夠的耐心。

降低你的標準。和任何事情一樣,都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不要對清潔和整潔程度的標準過高,只要願意動手,就值得肯定和讚揚。

養成習慣。在一天或一週的某些時間安排一些家務。只有在玩具整理好之後,或者只有在把戶外衣服收好之後,才能看電視。

讓它成為一種特權。“你已經長大了,已經到了可以自己整理床單,清理垃圾的年齡了。所以要自己處理,不能依賴父母了”

心存感激。幫助孩子瞭解他們是如何為家庭的做出貢獻的。

越早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孩子長大後就會越感激你

建立獎勵制度。通過將家務與獎勵聯繫起來,鼓勵對家務的積極態度。“掃地結束後,我們可以去公園,或者做什麼你說了算。”

團隊合作。大多數孩子在有社交成分的時候更喜歡活動。做家務,這意味著一起做。至少要等到孩子掌握了它,才能享受獨自完成它的樂趣。

讓做家務變得有趣。在做家務的時候要保持積極和輕鬆的精神。儘可能增加異想天開的景象。編一首傻歌,拿一個粉紅的雞毛撣子,轉一圈。

做出選擇。試著在孩子的家務活中加入一種選擇的元素。例如,可以選擇擺桌子、收拾玩具或洗碗。

不要責罵。首先說明後果。最好的結果與家務本身有關。例如,在飯前沒有完成某項家務,飯後就不能出去活動直到把事情做完為止,不做家務就取消或縮短看電視時間。

合作。召開家庭會議,討論孩子應該承擔哪些家務,以及何時承擔。在討論中給孩子發言權。在一張紙上以圖片或者照片的形式列出家務,包括獎勵,以及未完成的後果。把家務協議貼在冰箱上。

越早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孩子長大後就會越感激你

孩子們做家務是非常重要的,完全值得你花時間來認真對待。長大後孩子們會感激你的,你也會為自己所做的而驕傲。

編譯&作者:房穎 | 心理學說入駐作者。於2019年8月20日投稿於心理學說。本文歡迎大家轉載和複製,但請保留本文作者與出處信息。

健康心理諮詢,找心理學說!心理學說:普及健康心理學,推動全民心理健康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