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漢中各縣有名的景點為主題出了一套月曆,一共十二幅。那月曆依次帳號在我的床邊,成為我那時的功課,幾乎每天都要看上幾遍。景美詩美書法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歲月老去,我稀然還記得有些詩句。

那套月曆上的圖片採用的是攝影作品,題材有漢中市(現叫漢臺區)的望江樓、天台山、南鄭的小南海、勉縣的武侯祠、略陽縣的靈崖寺、留壩縣的張良廟。再往東來,有城固縣的張騫墓、洋縣的蔡侯祠、西鄉縣的午子山等等。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清代 陳毓彩

赤帝龍興事已陳,層臺鞏固尚如新。

當日宮廷湮沒跡,此時郡國有仁人。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清代 嚴如煜

蒼蒼石峰立嵯峨,險道新盤上舊阿。

地狹寺隨峰石轉,僧歸身帶野雲多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清代 王行儉

《詠小南海》

曲徑穿雲取次來,溪橋轉處息塵埃。

萬綠寂歷鐘聲過,千仞嵯峨石壁開。

洞底蛟龍窺法象,巖前風雨護香臺。

登臨漫發逃禪意,擬共山僧結社回。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唐代 杜甫

《夔州十絕》之一

憶昔咸陽都市合,山水之圖張賣時。

巫峽曾經寶屏見,楚宮猶對碧峰疑。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

干戈滿地客愁破,雲日如火炎天涼。

閬風玄圃與蓬壺,中有高堂天下無。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唐代 蘇欽

《題靈巖寺詩壁》

高峰峭壁近江城,曉日浮舟盪漾明。

並峙幽巖雲外邃,明來嘉客坐間盈。

冷冷逬石甘泉冽,馥馥襲人和氣生。

此景此遊俱勝絕,詩壁仍仰萬人英。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清代 王士禛

《謁留侯祠》

萬木蕭蕭風晝吹,深山忽見留侯祠。

清流白石閱今古,雪柏霜筠無歲時。

辟穀真從赤松隱,授書偶作帝王師。

也知鳥喙逃勾踐,未屑鴟夷學子皮。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宋代 文同

《張騫冢祠》

中梁山麓漢水濱,路側有墓高嶙峋。

叢祠蓊蔚蔽野霧,榜曰博望侯之神。

當年寶幣走絕域,此日雞豚邀小民。

君不見武帝甘心事遠略,糜壞財力由斯人。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清代 徐乾健

《龍亭侯墓》

策馬龍亭日欲曛,江頭遙見蔡侯墳。

漢封遺蹟空憐在,青史香標世共聞。

漫拂牖魚銘舊德,不煩竹簡謝夫君。

頻過多少千秋意,感慨依依望斷雲。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明代 李遇知

《詠午子山》

飛登千盤漫陡巔,振衣冉冉白雲邊。

上方靈氣誰能識?身到煙霞便是仙。

由於年代久遠,其餘三處編者也不甚記得,還希望有識之士加以補充。漢中名勝,勝在鐘山靈水秀於一身兼有人文歷史,還有亭臺樓閣等古典建築,更有珍奇樹木花草。這些地方從歷史中走來,上世紀就在漢中各地人們口中傳說,新的時代又賦予了它們新的氣象。到此一覽,可抒發懷追遠之悠思,明歷史變遷之故事,實為歷史對漢中的無私饋贈,先人對後代的遺愛。是漢中真正能稱之為名勝古蹟的地方。(作者:串劍博)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去過這些地方才不枉做回漢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