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山东,以哪座山为界?现在终于明白了!

有些人认为是太行山为界,太行山以东是山东,以西是山西你要是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啦,现在我好好给大家说一说关于消失很久的那座山。

为什么叫山东,以哪座山为界?现在终于明白了!

山东省莘县、冠县、河南省清丰县与之毗邻之处,都是沙质土地。在2600多年之前,历史上著名的沙麓山,就在这里巍峨矗立。

关于沙麓山,大名县解放前的诸本县志均记载有名。它的主峰起自今大名县东北部,向东南绵延伸展。根据几十年前未被全部平整的地貌分析,其几道主峰应坐落在大名县东半部的500平方公里之上。《穆天子传》卷六,即东晋郭璞《周穆王盛姬死事》记载:周代,周穆王和其爱女叔女坐曾两次来到山上。第一次,周穆王的兴致很高,对沙麓山铭勒题辞,进行封敕。随之又在沙麓山附近猎得白鹿,得到美人盛姬。但不久盛姬患病、去世,周穆王隆重地厚葬、痛悼他的心爱之人,叔女坐参与主持了追悼仪式。第二次,叔女坐又随周穆王到沙麓山,刚来到居住下来,叔女坐就因思念盛姬而痛哭不已。由于叔女坐曾在沙麓山居住,还有传说叔女坐死后葬在沙麓山,所以建庙纪念她。此庙被当地人称为东土山奶奶庙,年年香火不断。这就是郦道元《水经注》卷五所记沙丘堰,现为石家寨村。在大名县城东25华里。

历史上,沙麓山所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当时,黄河西出潼关,流到今河南省濮阳市便转而向北,经今河北省大名县中部、山东省冠县和临清市西部,奔河北省衡水市、沧州市,然后注入渤海。历史上把太行山与这一段黄河之间称为“河内之地”,亦即九州之一的冀州。

对冀州至关重要的还有邯郸南边的漳河。它流出太行山后,咆哮奔腾,东向流入沙麓山西部的黄河。漳河像连接沙麓山与太行山的线条,把冀州之地划分为 南北两块。冀州北部,即今河北省中南部,被黄河和太行山屏蔽为一条南北走廊(姑且称其为“河北走廊”)。沙麓山距离太行山不足100公里,成为河北走廊的南端咽喉,沙麓山乃是控制河北走廊咽喉的锁钥。

河北走廊咽喉往南,就是上古五帝活动的中心区域——中原。黄帝之后,颛顼和帝喾的首都都在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尽管距离邯郸市区只有150公里,距今大名县城仅75公里,但沙麓山和太行山扼制了中原势力向北扩展,保障了北方民族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活动。

大禹分九州,首为冀州,把河内之地全部划在冀州之内,而且把州治定在漳河岸边的邺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希望把漳河之北的土地(北田)与南部之地共同掌握在手。但是,沙麓山却使这种希冀只能作为长期的梦想。当时条件下,山东与中原之间的交通受到滚滚黄河的限制。再加上黄河东边的湖泊、沼泽以及山峰,挡住了中原势力向东扩展。山东省莘县的资料提供,“莘县南部如今是平原,古代却是土丘起伏,沟壑遍地,故古地名中多见“丘”字”。可以推断,在更早一些时候,也会是山脉。西周之前,沙麓山之东的民族被称为东夷。直到西周分封诸侯国、成功统治山东之时,沙麓山之东主要是东夷的民族历史,这是山东历史的一大特点。

南蛮北狄,西羌东夷,是中原的说法,今濮阳市一带是确定东西南北的基点。不可能以濮阳西部的太行山标志东西,只能把沙麓山的东边称为山东。山东省的字义,不是太行山之东,而是沙麓山之东。这个山,乃是沙麓山。

沙麓山东麓的莘野连接山东腹地;西麓的黄河狭窄,乃理想渡口。而它的南北都是连片的湖泊、沼泽,都不利于渡河。所以,沙麓山既是山东的西部屏障,又是沟通中原的要道和控制枢纽。由于沙麓山乃东西往来必经之处,从很早时候起,行人就越来越多,而且有人在沙麓山上聚集居住。古代称人们聚集为邑,沙麓邑出现在沙麓山上(到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沙麓邑修筑了城郭,名为五鹿城)。不难想见,沙麓山对东夷与中原的政治、军事交往以及经济、文化交流,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为什么叫山东,以哪座山为界?现在终于明白了!

公元前646年农历八月,巨响震天动地,沙麓山的几道山峰突然崩塌,地面抖动塌陷,五鹿城陷进地下。大地张开大嘴,把沙麓山的几道山峰吞下大半。一日之间,高大秀丽的沙麓山变成了土丘杂乱、沟壑纵横的沙麓墟。从此以后,五鹿城便有了“袭邑”之称。袭邑者,陷于地下也。(见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一》——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下册第2254页)沙麓山崩塌之后,控扼南北的威势大减。但是,沙墟之上土丘起伏,沟深林密,而且,西边就是黄河渡口,仍然是控制东西之枢扭。所以,很快就在原五鹿城的西边,选新址重新建起了五鹿城。并且在南面和东南面又出现沙(琐)、马陵等城邑。到了战国,战争连续不断,沙麓墟的战略地位仍然相当重要。魏武侯在位期间(公元前386——公元前371年),封其子公子元食邑于此,五鹿城更名为元城。到了魏惠王,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公元前342年,韩魏长期交战,双方均已面临弹尽粮绝的局势。齐威王决定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攻魏救韩。魏惠王令庞涓和太子申一起,率领十万大军迎战。孙膑避其锋芒,转向魏国军事重地大梁进军。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火速赶到大梁。此时,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现已过而西矣”。庞涓率军加速追赶齐军。孙膑设“增兵减灶”之计,庞涓以为齐军人数第三天就由十万左右减为三万。心中大喜,舍弃一部分军队,亲自率领精锐之师披星戴月,兼程追击,一直追到马陵道。马陵道沟深林密,孙膑在此早已设伏兵。魏军猝不及防,人慌马乱,顿时被齐军击散。庞涓拔剑自刎。齐军将魏军彻底打垮,并俘虏魏太子申。关于马陵的地望,晋代杜预在《春秋左传》注疏中明确注为:“马陵,卫地,阳平元城县东南有地名马陵。”(卷二十六成公七年)元城县即今大名县,现有东马陵、西马陵、郭马陵等六个马陵村,隋代曾在此设马陵县。可见隋之前对马陵地望的争议是不多的。笔者以为,马陵邑的地望应在今大名县,在现在六个马陵村这一带。从《史记》记载马陵之战的情况,“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齐军的路线只有首先向西,然后向北,最后向东。马陵之战的方位不可能在开封之东或者在开封东南。决战之前,齐军、魏军主力都应是在沙麓墟渡口东渡黄河。马陵之战决战只能在沙麓墟马陵邑附近,即今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处。然而,马陵道是一条道路。马陵道可能起自马陵,或者经过马陵,然后东南方向,沿今莘县与河南省边界的丘壑,通到今莘县大张家镇、樱桃园镇道口村,距离几十里。孙膑指挥的是运动战,莘县大张家镇的马陵距离大名县的马陵较近,作为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场是有可能的。

现在知道了吧,山东以大名县境内的沙麓山为界,不过此山是土山在2600年前崩塌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