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分行:打击“套路贷”鼓励金融创新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张荣旺 北京报道

银行信贷监管的力度正不断加大。

近日,央行上海分行印发《关于做好配合打击惩治“套路贷” 加大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规范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严控资金流向各类“助贷平台”,对已曝出问题的信贷业务严格落实整改要求。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通知》虽由央行上海分行发布,但对于全国的银行机构具有指导意义。据其了解,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对助贷平台资金流向进行审查,其中包括是否用于“套路贷”。此外,今年监管机构针对银行与助贷平台合作已屡次发文,在严监管的事态下,有些银行已经缩紧了与助贷机构的业务合作,但风控外包现象仍存在。

监管趋严

记者采访获悉,多家银行对于《通知》相关要求高度关注。

某华北地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对此进行检查,按照惯例来说,央行上海分行发文的时间较靠前,之后应会有全国性文件发出。《通知》推出后,我行对于与助贷机构合作的资金流向进行了追踪核查,并对与助贷平台合作的合规性进行了相应检查,确保资金未被用于‘套路贷’。据了解,另有多家银行也针对助贷平台资金流向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检查。”

某金服机构工作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助贷是很多互金机构、小贷机构转型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部分资金开始流向各类助贷平台,部分助贷平台为银行做隐性担保,负责获客和核心风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成为了一个资金方。不少助贷平台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贷款规模,甚至存在部分助贷平台用银行资金开展‘套路贷’的现象,这对于银行、客户都是不利的,这可能就是本次央行发文规范的原因。”

上述华北地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银行与助贷平台合作方面的监管正在不断趋严,对于金融市场来说也是一个利好,因为助贷引发的一些乱象扰动了金融秩序。”

今年以来,监管机构针对银行与助贷机构的合作曾屡次发文申明规范要求。

2019年9月浙江银保监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合规底线。要求银行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放贷或为其提供资金放贷;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增信及变相增信。

10月,北京银保监局出台《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规定坚持内控先行,预先制定覆盖全部业务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落实自主风控原则,不得将贷款“三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环节外包给合作机构;加强资金用途合规性审查,按照穿透原则,严查资金用途合规性,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网络借贷平台、房地产市场等禁止性领域等。

苏宁金融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在监管趋严的状态下,不少银行也收缩了与助贷平台合作的业务规模。”

而就相关监管趋严对银行的影响,一位北京地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助贷公司多以金融服务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名称注册,能够为银行提供客户流量。据了解,一些银行的分行支行都有助贷渠道,但各个银行对于助贷平台获客渠道的重视程度不一样。若银行将此类渠道作为一个主要的获客来源,那相关监管趋严对这些银行获客的影响就较大。”

另一位东北地区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助贷公司放大了地方性银行放款边界,银行通过助贷平台,实际上规避了属地限制。监管对于银行与助贷平台的管理趋严,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影响还是较大的,因为不少中小银行会通过助贷平台延伸触角。”

风控外包犹在

目前来看,对于银行与助贷机构的合作规范尚缺乏统一规定。

上述北京地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就银行与助贷平台的合作,目前全国没有一个统一规定,已推出的一些要求有些也不够细化,例如‘核心业务不能外包’,但具体哪些是核心业务并没有明确,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考量。”

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监管对于银行与助贷平台如何合作一直比较关注,但目前还没有全国性规定出台。目前来看,各个地域的监管力度都不一样,像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的监管就较为严格,有些地区的监管则较为宽松。”

黄大智表示:“实际上,对于银行来讲,与助贷平台合作还是需要的。银行需要获客,助贷平台需要资金,两者合作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问题是双方的边界与职责有没有确定好。只有厘清哪些是银行该做的,哪些是助贷机构该做的,才能更好把控风险。”

上述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信贷部人指出:“虽然该方面还没有全国性的标准出台,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无标准可依,监管机构对于双方的合作目前还是做出了一些要求,例如风控独立、数据合作合规等。”黄大智指出:“银行在与助贷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应执行贷款三查流程,做好风控;严查贷款资金流向,确保贷款不存在流入股市、楼市等情况。其中,风控独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但目前来看,市场上仍存在银行风控外包的现象。

上述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信贷部人表示:“据了解,在与助贷平台合作的过程中,有些银行对外号称自己先做了一道风控,实际上并没有。”

“有银行在与助贷平台合作的过程中,合作模式是助贷平台提供流量和风控,而银行只提供资金,不负责坏账。” 某华南地区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士表示。

一位金服机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不允许,但目前仍存在银行要求助贷平台兜底的情况。”另据记者了解,目前还存在助贷机构将经过筛选的借款人推荐给银行,并引入融资担保公司向银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后由助贷机构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的情况。

此外,上述华北地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监管条例明确规定贷款资金需按照贷款用途使用,支付给相关的交易方,这也是把控风险的一项措施。但不少助贷平台对于客户交易背景的真实性是不能保证的,很多助贷平台提供的用户都存在交易背景不真实的情况。”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对不少助贷机构的风控能力进行了考察,无论是消费信贷方面还是小微信贷方面,大部分的结论是其风控能力还是弱于银行的。在风控方面,银行的处理经验具备很大优势,银行若是不管风控,就算助贷平台承诺兜底,但出现问题确定其能兜住吗?如果兜不住,坏账还是要银行承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