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的務實精明、郭德綱的隱忍打拼、撒貝寧的如魚得水

唱歌、相聲和主持看似不搭噶的三個行業,但汪峰、郭德綱和撒貝寧在各自領域都混的風生水起,這是類似的。名利雙收你說高處不勝寒,草根屌絲我說過把癮就死!韶華尚在定爭名利不避讓,遲暮之年淡泊寧靜恃資本!三人的事業經營各有特色,給人已啟發。

汪峰的務實精明、郭德綱的隱忍打拼、撒貝寧的如魚得水

汪峰71年生人,郭德綱73年,撒貝寧則是76年,巧的是和我家兄弟三人年齡分佈出奇的一致,寫他們當然也有這個小心思。

1979年汪峰8歲,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小朋友在樓下玩,自己卻不得不枯燥地練小提琴已有3年,不明白:“我為什麼不能有他人一樣簡單、快樂的童年?”成名後的汪峰對章子怡說:“如果不是小時候爸爸、媽媽每天讓我練琴,擁有了這個技能,現在這一切都沒有。所以有的時候即使不是本意,被迫的,但其實回想起來,最應該感謝的是他們。”

那一年郭德綱6歲,拜師高慶海學習評書。別看年齡小,郭德綱卻懂得尊師重道,高先生喜歡看《天津日報》, 他就每天出門時先買一份日報給先生帶過去。而且他都是提早到先生家,在高慶海起床之前,收拾屋子、沏壺茶。

此時的撒貝寧只有3歲,在幼兒園裡排節目時,只有他願意演其他孩子不喜歡的大灰狼。因為他知道小白兔有很多,大灰狼只有一個,喜歡、善於展示自己初露萌芽。汪峰、郭德綱、撒貝寧三人各自的一畝三分地,播種早,年幼便逐步接近今後聲名鵲起的領域,斬獲殊榮只是假以時日的問題。

汪峰的務實精明、郭德綱的隱忍打拼、撒貝寧的如魚得水

1994年樂隊“鮑家街43號”在中央音樂學院創立,汪峰擔當主唱。同年,在武漢一中上高三的撒貝寧,參加了北京大學舉辦的冬令營,憑藉一曲《小白楊》順利通過彙報演出。在其他莘莘學子還在挑燈夜讀備戰高考時,他提前三個月收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

郭德綱則在次年(1995年),創建“北京相聲大會”,開始了天津人在北京的奮鬥。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三人相繼揭開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汪峰的務實精明、郭德綱的隱忍打拼、撒貝寧的如魚得水

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樂隊發行的兩張唱片反響不錯,可隊員到手的經濟收益卻很低。2000年的某天,華納中國區總裁許曉峰拋出橄欖枝,帶來了籤汪峰單飛的合同。餐桌這頭的男人沉默了……鏡片後一閃而現的興奮轉瞬淪為憂傷,因為他知道,今後的發展將失去自己的兄弟。還有更好的辦法嗎?他在問自己。

這麼多年對搖滾不懈堅持,不代表汪峰不追求商業成功,不考慮聽眾對歌曲的喜好。單飛簽約華納後,歌詞不放棄情緒的憤怒宣洩、以及對生命存在意義的迷惘思考,更是把脈時代精神所需,適時注入勵志的新鮮血液,歌曲節奏則高亢激昂。2005年,《飛得更高》讓他一飛沖天,與音樂才華相得益彰的是汪峰務實的精明。

汪峰的務實精明、郭德綱的隱忍打拼、撒貝寧的如魚得水

也是2000年,郭德綱和于謙臨時搭檔。據說自這天起,北京六環壓根就沒進過,顯而易見相聲界的主流不待見他。演出跑的都是郊區縣城,場地露天在風口是家常便飯。郭德綱和于謙站在拖拉機車斗上,就那麼說相聲……

時間來到2003年,郭德綱將北京相聲大會更名為德雲社。他幹了份相聲之外的兼職,擔任安徽衛視《超級大贏家》主持。郭德綱接受挑戰,在高溫的夏日,進入密閉的櫥窗裡,展示48小時的生活真人秀。一面玻璃相隔,他想方設法和圍觀之人互動,路人的不解和笑話,他挺過來了。同樣在汪峰展翅高飛的2005年,他打造的德雲社品牌紅遍全國,郭德綱的隱忍打拼貫穿他的奮鬥史,他若不成,人神共憤。

汪峰的務實精明、郭德綱的隱忍打拼、撒貝寧的如魚得水

那撒貝寧的2000年呢?他在人生中也許是最重要的一次比賽中折桂,“榮事達”杯全國電視主持人大賽。屬於汪峰和郭德綱飛黃騰達的2005年,對撒貝寧來講在主持人事業上興許沒有特別的意義,無非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他依然順風順水。他特別受幸運之神的青睞?在我看來不是,撒貝寧的個人修為才是決定因素。

他學生時代品學兼優,又多才多藝。做主持人時,應變機智同時體恤對方,未見撒貝寧的節目讓他人難堪,常見溫和轉換用詞替人解圍。調皮率性卻尺度拿捏剛好,不觸底線,我想這樣的他在同事圈裡和領導手下,一定遊刃有餘深受信任。撒貝寧在規則之內放大自我優勢如魚得水。

汪峰的務實精明、郭德綱的隱忍打拼、撒貝寧的如魚得水

汪峰、郭德綱和撒貝寧的成功,有年少時興趣或特長的超早發現和培養,也有成長中不同遭遇經歷的歷練,更有身上不同珍貴特質的支撐。促人思考,借鑑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