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从2009年开始,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这样完全不懂汉语的日本网友只用日语中的汉字也能聊天。这甚至也红到中国,因为根据一些日语中遗留的一些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中国网友也能猜出大概意思。伪中国语流行后,因为很多语法是古代的,在中国人看来,这很有古风味道,所以一些中国人也很有兴趣地用它和日本人交流。

所谓的伪中国语,就是把日文中的假名去掉,只保留汉字的表达方式。在日语中,有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平假名是日语使用的一种表音文字,除一两个平假名之外,其余都是由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形成于公元9世纪,早期是日本女性专用,后来随着紫式部所作《源氏物语》的流行而使得日本男性也开始接受和使用。简单地说,平假名相当于汉语的拼音文字,类似于现在韩国使用的文字(谚文)。而片假名只是一个表音的文字符号,相当于小学课本中汉语上面的拼音。

因此在中国人看来,日语是由一些繁体汉字和歪歪斜斜的文字组成的,后者就是日本的拼音。所以中国人看日语,会发现似懂非懂。

伪中国语出现后,对中国人来说,会好懂一些,但因为日本的语法、词汇和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日语中有很多繁体字,所以还是不大好懂。

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伪中国语:我无彼氏。彼氏的意思是男子,这句话意思是我没有男朋友。

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歯磨毛。齿磨毛,磨牙齿的毛,意思是牙刷。

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我今天会晚回家。

——为什么?

今晚去横滨中华街吃饭。

——知道了!羡慕!!

——求多带些特产回来!

好的!!

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除了普通网友,连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也是隐藏的伪中国语高手。2019年4月访华结束后,河野太郎发表了一条推文,连中国网友都能看懂。

为什么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呢?

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其实在100多年前,日本一直都是用这种伪中国语的,就是全部都是汉字组成的,出现在各种书籍、公文、告示、合同、文字标题中,平假名、片假名只不过是作为辅助。

所以日本流行伪中国语其实是复古,背后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公元3世纪以前,日本就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当时日本处于新石器和奴隶社会时代,社会规模较小,没有文字不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阻碍。到了公元3世纪初期,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从此日本开始用汉字来书写,大规模地引入和吸收中国文化。

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到唐朝,由于国力强盛,日本更加仰慕中国文化,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规模很大,初期有一两百人,后期有五六百人,最多是838年第十七次时,人数有651人。

因此我们会发现,日本的文字、文化、习俗、建筑等之类的,很多和中国类似。

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但到了现代,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大规模学习欧美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创造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近代新生词语。中国由于吸收的程度不如日本,所以在翻译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如日本。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出国留学,因为路费限制,大部分去了日本,所以把日本的这些词汇引入中国,成为中国近代词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艺术、干部、共和国、海拔、杂志、警察、派出所、总统、国务卿、组织、抽象、服务、原则、商业、经济等这些词语。

一个国家语言的崛起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中国强盛时,日本学习中国的,反之亦然。现在日本的网友又开始流行纯汉字的语言,只不过是再一次仰慕中国强大的经济、文化。

这种情况在越南、朝鲜、韩国也是如此,在古代,它们也是使用汉字的,但国家独立后,因为中国比较弱,加上民族主义崛起,所以它们把文字都改了,越南改成用拉丁字母来书写,朝鲜韩国改成拼音。

现在中国全面崛起了,越南、韩国又开始流行中国文化,什么电视剧、电影、小说的在这两个国家都很流行。

日本开始流行伪中国语,背后是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快速崛起

韩国身份证的汉字人名

近几年,韩国、越南很多学者、专家就呼吁恢复汉字教育。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是古代这两个国家都是使用汉字的,都用了一千多年了,大量的古代书籍和史料都是汉字书写的,现在改成拼音文字,连自己国家古代的书籍都看不懂,无法学习传承古代留下来的文化财富,这就造成了历史的严重断层。

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看不懂《诗经》、《史记》、《东周列国志》、《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现在的文化该黯淡多少,造成多少不便呢?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日本、韩国、越南这几个国家随着中国的再次强大又开始仰慕和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