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思州土司後裔的居住地

開篇語:

沙坑之戰後,始建貴州行省。

在西南民間一直就有“兩廣岑黃,思播田楊”的說法,這其實說的就是西南地區的幾個土司王朝。“思播田楊”就是說思州是田氏土司的天下,而播州則是楊氏土司的天下。

思州土司是貴州的四大土司之一,其他三個土司分別是播州土司、水東土司和水西土司。播州土司兵力強悍,名氣很大,而今天要說的思州土司則是田氏在烏江流域黔中地區包括黔東北地區建立的土司政權,是四大土司之中面積最大的。一直就有“先有思州,後有貴州”的說法,是說思州土司延續了800多年,沙坑之戰後思州土司被改土歸流後才建立了貴州行省。

中原政權更替頻繁,對於邊疆的這些所謂的蠻荒之地採用的土司制度就是“以土治土”,讓這些土官承認中原政權,代為管理這些蠻荒之地,倒是也相處和諧。

思州土司的首位土司是隋朝時期的田宗顯,他因為立下了大功被隋文帝封為黔中刺史,開啟了思州土司王朝,這個王朝歷經了隋朝、唐朝、宋朝、元朝等朝代,實力強悍,但是卻在明朝的時候因為內亂爆發沙坑之戰後被永樂帝滅掉了,也就是說被改土歸流了,然後才建立了貴州行省,在歷史上這個土司王朝也是意義非凡了。

為何發生了內亂?當時已經一分為二的思州和思南兩大土司為了爭奪"砂坑"打得不可開交,史稱沙坑之戰,明朝的永樂皇帝趁機滅掉了思南宣慰司和思州宣慰司,派了朝廷的流官過去,建立了貴州行省,因此可以說,思州土司王朝是貴州建行省的根基。

沙坑之戰是西南地區的著名戰役了,

先去看看關於沙坑之戰的一些關鍵數據。

●沙坑之戰的爆發時間:

明永樂九年(1411年)

●沙坑之戰的爆發原因:

思南和思州土司為爭奪"砂坑"

●沙坑之戰的雙方領袖:

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和思州宣慰使田琛

●沙坑之戰的結局:

思南和思州宣慰司都被廢,建立貴州行省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思州土司的創建者田宗顯。

隨文帝開皇二年(582),黔中夷苗屢叛,大臣蘇威保奏(田)宗顯為黔中刺史,同子惟康赴任年餘,黔中大治,文帝誥封為國公節度使之職。旋陝西天鵝山白蓮教金頭和尚為亂,調宗顯往徵,兵至天鵝山與賊戰,賊敗奔四川、成都......迨賊授首,奉命鎮管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旋加封為宣慰榮祿節度使金龍護國公,子孫世襲宣慰職,軍民兩管。《沿河縣誌》

根據《沿河縣誌的記載,在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的時候,西南境內動亂不止,隋文帝聽從大臣的建議,加封朝中大將田宗顯為黔中刺史,讓他和兒子田惟康赴西南平亂。田宗顯的確是一個有才能的將領,去了不僅平息了西南的戰亂,還平息了白蓮教金頭和尚任則天的起義,給隋朝立下了大功。

隋文帝乾脆加封他為宣慰榮祿節度使金龍護國公,讓他鎮守思州十八堡、四十八渡,也就是鎮守烏江流域的黔中包括黔東北地區,並且可以子孫世襲,田氏開啟了思州土司王朝的統治,這一統治就是800多年。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貴州四大土司分佈圖

思州田氏土司成了貴州的四大土司之一,在烏江流域的黔中包括黔東北地區,田氏成了一個特別強悍的家族,不僅統治了這一地區,還和朝廷的關係不錯。不管中原朝廷怎麼更替,田氏都認同這些朝廷,所以中原朝廷也就“以土治土”了,承認了西南地區的這個土皇帝。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思州土司被分為思州、思南兩部。

涪陵蠻時,有冉氏,何氏、田氏。聚落最盛,大者萬戶,小者千戶.....太和十七年(493),蠻帥田益宗率部曲四千戶內附。《太平御覽》

思州田氏土司是當地的望族,根據《太平御覽》中的記載,在太和十七年(493)的時候,田氏擁有四千戶的民眾,在邊疆地區,田氏掌管的人口很多,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了。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思州城地圖

但是強悍的思州田氏土司還是被分化了,在元末的時候分為思州、思南兩部了,力量不僅削弱了,還產生了內亂,歷史上著名的沙坑之戰爆發了。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沙坑之戰爆發。

明永樂九年(1411年)的時候,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和思州宣慰使田琛的矛盾加深,雙方為了爭奪銅仁、萬山一帶寶貴的"砂坑"(硃砂礦井)而打得不可開交,史稱沙坑之戰。

思州宣慰使田琛與湖南辰州知府黃禧一起發兵思南,田宗鼎帶著家眷逃跑,兩個人搶奪了很多財產,並且挖了祖墳鞭屍。明成祖朱棣聽了之後大怒,派了鎮遠侯顧成率帶著五萬官征討,並且擒住了田琛和黃禧,並且於明永樂十年(1412)將田琛斬首,但是這還沒有結束了。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明成祖朱棣劇照

宗鼎言,因發祖母楊氏陰事,謂與(黃)禧奸,造禍本。楊氏亦發宗鼎縊殺親母,瀆亂人倫事。

明成祖朱棣於明永樂十年(1412)三月初五日時又將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殺掉,沒收了他的全部家產。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這麼做了?因為當時的西南地區其他幾個土司都給大明朝稱臣了,思州土司雖然也表示了認可大明王朝,但卻還是當地的土皇帝,行事囂張跋扈,明成祖朱棣早就想滅掉思州土司了,沙坑之戰只不過是一個很好的藉口罷了。

其實即使沒有爆發沙坑之戰,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土司制度還是會被改土歸流,還是會滅亡的。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貴州行省的建立。

洪武十五年正月置貴州都指揮使司,治貴州宣慰使司。永樂十一年置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都指揮使司同治。領府八,州一,縣一,宣慰司一,長官司三十九。《明史、地理志》

明成祖朱棣滅掉了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和思州宣慰使田琛後,派了流官過去,建立了貴州行省。流官是相對於以前的土官說的,是朝廷派去掌控當地的官員,做了一段時間後有可能又會被派去其他地方,所以叫流官。

明成祖朱棣的速度很快,在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就建立了貴州布政使司,貴州成了當時的十三個行省之一,可以說,貴州行省就是思州土司滅亡後才建立的,思州土司是貴州行省的根基。

田宗鼎與田琛為了爭奪硃砂礦井引發的沙坑之戰,卻滅掉了800多年的思州土司,這是田氏萬萬都沒有想到的,悔恨也沒有用了,思州土司還是結束了在西南地區的統治。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思州古城

結束語:

土司制度是中原封建王朝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首領授予世襲官職的制度,但是也只是治理邊疆地區的一種權宜之計,隨著雙方矛盾的加深,隨著中原王朝的強大,土司制度還是會被廢掉的。

在明永樂九年(1411年)時發生了沙坑之戰後,明成祖朱棣滅掉了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和思州宣慰使田琛後建立貴州行省,其實也是歷史的必然,早晚還是這樣的結局,沙坑之戰只是加速了思州土司的滅亡。

改土歸流、撤司建省是歷史的進步,促進了西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在如今岑鞏縣注溪鎮衙院村裡還居住著思州田氏土司的幾百個後裔,戰火的硝煙早已散去,如今的他們過著平和安穩的生活,但是遺留下來的田氏土司遺址還是在書寫著這個家族曾經的強悍。

本文的參考書籍如下:

《沿河縣誌》

《太平御覽》

《貴州通史》

《明史紀事本末》

《中國土司制度史》

沙坑之戰:延續800多年的思州土司王朝滅亡,建立了貴州行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