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牛肉包子里的一股乡愁

一日三餐,从早点开始。不同地域的人对早点的偏好是不同的,但是某些食物却能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比如说,包子。

安庆:牛肉包子里的一股乡愁

大南门是安庆最大的回民生活区。这里距离长江咫尺,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安庆南关清真寺就坐落于此。在上世纪70年代初,大南门的这家牛肉包子店还只是几个人经营的小作坊,没有主营品种。到了80年代末,才有这个包子店。

安庆:牛肉包子里的一股乡愁

包子店就是一个大家庭,大伙儿一起用心将牛肉包子这门生意做好。

每天凌晨三四点,太阳还没升起,他们的工作就已经开始:烧柴、和面、调馅、包包子……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热酷夏。

制作油煎牛肉包,需要选用合适的面粉,通过自然发酵后和面。馅料的调制则需要大师傅亲手来做。

安庆:牛肉包子里的一股乡愁

馅料的比例很讲究,肉馅和豆腐需要一比一混合,然后才能包进面皮中。火候的把握也很重要,需要按一定倾斜角度及时转锅,使包子受热均匀。

好的包子离不开细节的选择,包子肉馅用的是牛身上最嫩的部位。

看似很简单,其实融合了很多智慧,是执着,更是信念。

收银台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食客们都静静地等待着,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插队,仿佛都默认了某种秩序。看着那一锅锅热腾腾的包子出锅打包,同样是一种享受。

安庆:牛肉包子里的一股乡愁

找个座位坐下,再搭配安庆夸饼、绿豆丸汤,闻一闻香气,尝一尝味道,一顿早点就这样开始了。时光荏苒,人生百变,个中的酸甜苦辣咸,与包子那浓郁的味道也有着几分相似。

安庆:牛肉包子里的一股乡愁

很多食客都是专程赶过来吃包子,甚至一次性购买几百个包子带到外地。

这些食客中,有些是曾在大南门住过的居民,有些是远在异乡的游子,有些则是为了寻找儿时的回忆……人之初,一切是那么美好,睹物思人思乡,或许是比包子本身更美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