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甜桃:山鄉百姓致富的“金鑰匙”

大甜桃:山鄉百姓致富的“金鑰匙”

花團似海的山鄉果樹園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張德敏 唐娟 王春良 記者武長君)深秋季節的燕山,山峰聳立,疊翠蔥蘢。廊坊三河市東部的山區漫山碧綠,瓜果飄香。徜徉在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上,清新的空氣、蔥鬱的林木、五彩的果實,遠處近處或深或淺的綠色,層層簇簇,舒展成一幅鍾靈毓秀的俊美畫卷。

每年八、九兩個月的大桃採摘季,三河市段甲嶺鎮前蔣福山村裡都熱鬧非常。果農每天要到山坡上的果園裡採摘桃子。山間公路上來來往往的大小車輛,運走的是甜桃,送來的是滿滿的山鄉幸福生活。

山鄉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前蔣福山村地處燕山餘脈中的蔣福山盆地,四面環山,面積26平方公里。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為冀東革命根據地之一。

在這裡,有一溝三潭、滴水塘、一線天、奶奶炕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還有香火旺盛的二郎廟、龍王廟、五道廟和歷史悠久的甘泉寺遺址等人文景觀。到了美麗的春夏季節,令無數遊客流連其中。

蔣福山盆地無霜期190天,年平均氣溫11.5℃,常年降水量650毫米。盆地周圍山地自然植被良好,土質中磷、鉀含量較高,晝夜溫差比較大,果品糖分高、口感佳。出產桃、梨、杏、蘋果、核桃、紅果、棗、柿子、板栗等果品,以盛產色澤鮮豔的大桃最為出名。同時,還有楊、柳、榆、槐、椿、松、柏等多種樹木栽植。

大甜桃:山乡百姓致富的“金钥匙”

大桃豐收了,果農樂開花

蔣福山大桃久負盛名

前蔣福山村是名聞京東的果品生產專業村。全有2800多畝果樹園,其中桃樹就有2600多畝,村民年銷售額近1000萬元。

據福山果品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吳志庭介紹,村裡家家戶戶都種植果樹。到了大桃收穫季節,多點的戶一年能賣七八萬塊,一般的能賣四五萬,少點兒的也能賣個兩三萬,全村僅大桃一項就能使全村百姓人均增收近萬元。

樣板帶動百姓富。為了使桃樹種植成為群眾致富的搖錢樹,村黨支部發動10名黨員種植戶進行“早14號”桃樹新品種栽培試驗,新品種果品個頭大、口感甜,種植收入是普通果品的2倍多,從而帶動了全村果品品種的更新,果樹產品收益連年提高。1969年出生的果農溫國慶,1995年加入黨組織。他從二十多歲就經營果樹,在果樹的管理、營銷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在鄉親們中的影響力大,大家都信服他的技術和能力。老溫主動當好示範戶,不但為鄉親們提供從順義農科院引進的5個新品種,還把果樹栽培、管理示範技術無償提供給鄉親們。

合作組織優服務。為適應果樹經濟快速發展,2008年,村裡建立福山果品專業合作社,選舉村黨支部副書記吳志庭擔任合作社董事長。合作社建立了服務章程,進行產、供、銷一體化合作,進一步拓寬了生產要素的集合,實現勞力之間、勞資之間和農戶與集體之間的多項合作,不但降低成本,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也使群眾實現增產增收。新型互助經濟組織,成為村黨支部帶領群眾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有力支撐和服務平臺。

黨建引領致富路。村黨支部書記丁山說:“在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黨支部要成為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火車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黨支部還積極實行黨員幹部網格化管理。在全村的網格化管理體系中,把全村分成40個網格,從61名黨員中遴選出40名有能力的黨員擔任網格長,承擔為每一網格內12戶群眾服務的責任。有效解決了過去黨員“無權管事、不會理事、無法辦事”的問題,為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創造了有利條件。36歲的李東是黨員網格長之一。一次,村民陳寶旺媳婦在果樹地裡幹活時,不慎從壩坎上摔下來,一直昏迷不醒,轉到北京住院治療。網格長就把情況及時反映到村裡。黨支部瞭解情況後,馬上以黨員為骨幹組織村民捐獻愛心款8萬多元,使傷者得到及時治療。

科學栽培,助力桃農走上致富路

加大科技投入。村裡建立果農科普知識夜校,進行果樹四季管理知識和技術培訓。定期聘請國內知名果樹專家,來村進行果樹管理和新品種栽培知識傳授,現場進行實踐和指導,不斷豐富了果農的科學種植知識和管理技能。

引種高產品種。村委會委員於士成家有桃樹500棵,也是村裡明確的示範戶之一。2015年5月,村裡組織10餘家示範戶果農到平谷區後北宮村參觀交流,學習桃樹管理新技術。引進了那裡的新品種華玉、14號。於士成深有感觸地說:“村幹部在林果產業發展進程中發揮的最大作用,就是在這幾年積極引導村民在種植品種上,實現更新換代。”目前,全村桃樹新品種達到過半,實現品質好,產量高。新引種的黃桃甜度達到18%,非常受到客戶青睞。

建立交易市場。為了讓山鄉大桃走出山鄉,奔向更廣闊的市場,在強化科技成果推廣普及的同時,還建立多層次的銷售網絡。近幾年來,村黨支部和果品專業合作社推出了兩項舉措,不斷拓展大桃銷售渠道。一是建起銷售交易場所。村裡在果園的中心區域因地制宜,建起近千平米的簡易果品銷售市場。道路拓寬到20多米,各地來拉水果的車輛,停車方便,裝車也方便。果樹種植大戶陳玉海,在採摘旺季時,每天能賣出去3000公斤。二是建立電商銷售平臺。與燕京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緊密的網上合作,通過現代網絡媒體,把山鄉果品推向更廣闊的銷售平臺。一年下來,微電商銷售各種果品數量達到10多萬斤。

大甜桃:山乡百姓致富的“金钥匙”

鳥瞰美麗的前蔣福山村

綠美山鄉,欣欣向榮新農村

建設和諧美麗山村。幾年來,前蔣福山村高質量完成村路硬化、垃圾處理、衛生改廁、汙水治理、村莊綠化,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營造了“自然、樸素、整潔”的美麗山村。村內所有主巷道路全部實現硬化,3萬多平方米。主路兩側全部進行排水改造。

建起便民服務中心。在為村民提供便捷地服務的同時,還建起黨員教育室、普法教育室、科普教育室,以及圖書室、道德講堂,為群眾服務的方式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

留住山村美麗鄉愁。在全村群眾富裕起來後,村裡還把主街道兩側牆壁進行粉刷,使之成為近2000平米的壁畫長廊。內容既有黨的各項大政方針的宣傳,也有山水畫、花鳥畫,還有中華民族孝、廉、仁傳統美德教育宣傳畫,彰顯濃郁深厚的人文氣息。一條條醒人耳目的標語和一個“綠樹掩映、整潔清新、和諧美麗”的綠色生態村,展現在山鄉深處。如今,前蔣福山村村情穩定、人心思變、鄰里和睦、團結和諧,全村上下呈現出一派祥和、幸福的新氣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