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比我小几歲:為什麼有人一年的工作經驗相當於他人幾年?

A君很苦惱,不明白問題出在了哪裡:工作好幾年,依然是最底層的一線員工。要說沒有工作能力吧,也不是。領導交代的任務,基本上都能按時按質完成,卻始終升不了職!

相反,一年前跨行進入公司的M君,短短一年時間就被提拔為經理。

這類情況,可以說是在職場上很常見:

同一時期進公司的兩個人,幾年後,一個人成為了另一個人的上司。

公司空降的領導,比你還年輕幾歲。

羞愧感、無力感、挫敗感、不甘心……你一瞬間被這類的負面情緒擾亂了心緒。在短時間內,你很難擺脫它們。

你也許會在心裡憤憤不平:這不可能,短短一年的時間不可能成長地如此迅速,說不定是走了關係。

但,拋開一切因素,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可以成為那個跨行一年,就升職的人,這該有多好!

這能夠實現嗎?工作一年就能積累出別人幾年的工作經驗?

上司比我小几歲:為什麼有人一年的工作經驗相當於他人幾年?

一、 經歷在我們的大腦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我們的大腦中有大量的細胞,叫做神經元。他們彼此之間通過突觸傳遞信息。每個人大腦中突觸數量和連接方式不一樣,加工處理信息的方式也不同。

在大腦的神經系統中,每當我們有新的經歷,新的想法,都會給大腦帶來改變。神經元會創造新的突觸與其他神經元產生連接。要想突觸連接地更加穩定,不消失,就需要不斷地走這條路。重複相關的經歷,就可以形成固定的突觸連線。

晦澀難懂的幾句話,舉個例子能讓我們方便理解:

你的大腦是一座城市,神經元就好比是學校、商場、醫院等建築物,你就是在不斷地走老路,開闢新的道路。讓城市的每個建築物能夠以最短的路線,最少的時間互通。

再舉個例子,成為一名合格的職場人,需要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識:專業技能、溝通能力、管理能力等等。你經歷的事情越多,相關的突觸連接會不斷加固。

不管是優秀的經驗,還是糟糕的做法,重複的次數多了,都會被大腦固化為固定路線,從而影響到你後續輸出信息的效率和質量。

對於不善於信息(經歷)加工的人來說,工作好幾年,卻只吸收了一年的工作經驗,似乎連接神經元的突觸已經固化。

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機會修路,改變路線的數量和連接方式呢?還是已經木已成舟,聽天由命?

好消息是,我們還有機會重建神經元的突觸。

不過,重建新的突觸之前,你需要弄清楚的是,高質量的吸收經歷的方式是怎麼樣的。

上司比我小几歲:為什麼有人一年的工作經驗相當於他人幾年?

二:普通人總結經歷的方式與專業人士有何區別?

想象一下,你現在在看畫展,眼前是一幅幅照片,你會如何對這些作品分類?

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按照風景、靜物、肖像進行分類,因為我們習慣了按照事物的表面特徵信息進行歸類。但專業人士不一樣,他們會按照藝術風格、派系傳承等隱藏的深層特徵進行歸類。

在職場上,道理也是相通的。

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大部分人對各種各樣的思維工具感興趣,如思維導圖,5why,4p理論等。在這類的組織方式下,大腦的突觸過於分散,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哪個工具更加合適。而且,實際問題並不是套用一個工具就能有效,需要多個工具組合。

那麼,怎樣的框架,才能保證經歷的積累有效呢?

上司比我小几歲:為什麼有人一年的工作經驗相當於他人幾年?

(1) 整體性

我們吸收經歷的方式,一定是以本質的內在聯繫將知識化為一個整體,並且服務於同一個根本應用目標。

框架的完整性,更能確保方案的算無遺漏。

麥肯錫諮詢公司常用的一個思維方式是MECE。也就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在多個維度上有明確的區分,且不可重疊。

打個比方,M君身為營銷部經理,他吸收經歷的框架如何體現整體性?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來做一個對比組。

以顧客知道產品的存在到進行消費的整個流程:

  • 不夠完整的框架:看到廣告——點擊廣告——購買商品。
  • 完整的框架:用戶正在使用xxxAPP——看到廣告——點擊廣告——瞭解產品——購買產品——綁定用戶——二次/多次消費。

相比於完整的框架,第一種框架沒有考慮到不同的渠道,用戶類型不同,需要根據渠道類型的不同,調整廣告內容。

再加上,如今獲客成本逐漸升高,用會員卡、添加社交賬號、發放優惠券、交訂金等各種手段,綁定用戶進行多次消費,才能使得利潤最大化。

一旦缺少某個環節,意味著你的獲客成本很難降下來,廣告效果會大打折扣。框架的不完整性,勢必提高任務的失敗率。

(2) 調整性

在我們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阻礙或者受到干擾時,調整性可以快速修正以確保對目標的支撐。

變化無處不在,如果我們搭建的框架不具備調整性,那麼有突發情況發生,我們就會手足無措。

一個星期以前,M君接到的任務是提高XX商品的銷售額。現在任務有變,公司需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如果說,提高銷售額需要的是促銷方案(比方說滿200-100),提高品牌知名度則需要能夠打動人心、傳播力強的故事。

臨時更改任務,工作如何開展?如何製作營銷內容?有哪些合適的推廣渠道?

可調整的框架不是穩固的三角形,更像是平行四邊形。確保形狀的完整以外,還能夠左右移動,以適應可能的變化。

(3) 轉換性

一旦目標發生變化,這個框架可以同步轉換以支撐新目標的實現。

試想一下,你在A公司工作一年,認為工作內容沒有新鮮感,於是去B公司面試,面試官問你:公司不會給你很多時間讓你適應工作,接到一個新的任務,你會如何快速展開工作?

面對業務不同於A公司的B公司任務,你是否一頭霧水?

我們過往走的每一條路,都要將經歷中值得吸收的知識點,提取入知識框架中。

假設A公司是美妝行業,B公司是在線教育行業,銷售的產品天差地別。A公司的主要用戶群體是女性,B則是家長和小孩。

面對完全不同的客戶群,你的框架必須具備轉換性,才能不至於一頭霧水。

那麼,講完了一個高質量的吸收經歷的框架應該具備哪些特徵,接下來就要了解如何搭建。

上司比我小几歲:為什麼有人一年的工作經驗相當於他人幾年?

三:如何構建高質量的吸收工作經歷的框架?

每一個職場人士,不管從事什麼行業,什麼崗位,大體都需要了解三個方面的知識:職業目標的能力知識、業務領域的知識、工作流程的知識。

依舊以M君為例,身為營銷部經理的他,他的體系框架是怎樣的?

(1) 基於工作流程的知識

工作流程的框架是最底層的一種框架,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框架。

雙十一,假設M君要策劃一場雙十一的活動:

  • 1、 按照工作流程搭建一個最簡單的框架:確定營銷目標——撰寫策劃書——分配任務——實時跟進任務進度——覆盤。
  • 2、 將各種策劃書模版、分配任務工具、跟進任務進度工具(甘特圖等)、覆盤模版等,填入到上面的工作流程當中。

一個最簡單的基於工作流程的框架搭建完成。框架看似完整,調整性和轉換性呢?

來年,M君來年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擔任部門經理,公司制定的季度目標是什麼?細分到月度目標是什麼?策劃書需要哪些指標?如何讓下屬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如何跟蹤任務進度?

基於工作流程的知識框架,能夠讓M君快速熟悉新的工作環境。

上司比我小几歲:為什麼有人一年的工作經驗相當於他人幾年?

(2) 基於業務領域的專業知識

想要成為所在業務領域的專業人士,業務領域的專業知識至關重要。

雙十一,公司給M君下達了一項新的任務:提高XXX產品的銷售額。

  • 1、 按照公式:銷售額=商品價格*購買次數。
  • 2、 最終購買的次數由什麼因素決定?用漏斗來打一個形象的比喻:看到廣告的人——點擊廣告的人——被廣告吸引購買商品的人——重複購買商品的人。每一個環節都會流失大部分用戶,最後有多少人購買商品,取決於廣告是否吸引人、商品文案能夠打動人、售後服務能夠讓新老用戶變為忠實用戶。

基於業務領域的專業知識,M君要做的是,提高每一個環節的成功率:廣告點擊率、產品轉化率、用戶留存率等。

廣告點擊率由什麼因素影響?廣告文案、廣告設計、廣告渠道等。

廣告文案還可以向下搭建一個細分框架:產品功能分析、用戶需求分析、競爭對手分析等。相同的文案,不同的設計圖點擊率也高低不一,利用A/B試驗篩選出點擊率最高的設計方案。

假設M君再次從在線教育行業跳槽到家居用品行業,用戶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痛點)、制定營銷內容(如何打動用戶),篩選推廣渠道(如何找出精準用戶)等,這些知識點都是通用的,也就是說符合框架的調整性和轉換性。

每個行業每個崗位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有所不同,但框架的搭建都需要具備完整性、調整性、轉換性。

上司比我小几歲:為什麼有人一年的工作經驗相當於他人幾年?

(3)基於職業目標的能力知識

你是否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能夠做什麼。於是接連不斷地跳槽,幾年之後,依然是一線員工。

而有些人最開始就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明白短期內要達成的目標,長期內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類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項經歷都被融入自己的框架中,火力全開地朝著一個目標努力,自然會走在大多數人前面。

要想達成職業目標,不僅僅需要業務流程和業務技能的知識,還需要核心素質,與專業無關的通用能力。

再次以M君為例,如果他想在五年內自己創業,以工作室為起點:

  • 以目標管理作為例子,目標管理需要符合SMART標準(可確定性、可衡量、可接受、現實可行的、有時間限制的)
  • 模糊的目標:我要創業開工作室,成為更好的自己。
  • 符合SMART標準的目標:第五年,我要註冊工作室,第一個月盈利額至少要達到5萬。

以時間管理為例,一天24小時,如何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率?

  • 低效率的時間管理:按照先後順序完成任務,下班時間到,明天上司需要的調研報告還沒有完成,怎麼辦?只能熬通宵了。
  • 高效率的時間管理:可以按照四象限法,第一完成緊急重要的任務,第二完成緊急不重要的任務,第三完成重要不緊急的任務,最後完成不緊急不重要的任務。

除了目標管理、時間管理,基於職場目標的通用能力可以細分無數點,有規劃力、精力管理、壓力管理、溝通能力等等,這些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慢慢掌握。

"中年危機"是現在經常被人提及的一個名詞,幾年後,甚至幾十年後,你是否會跨領域、跨崗位。此前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無價的,從中提取可轉換性的知識,裝入框架中,可以讓你快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應對未知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