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怎麼管住不聽話的孩子?這4種方法解決家長教育難題

不吼不叫,怎麼管住不聽話的孩子?這4種方法解決家長教育難題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象,只要孩子犯了錯誤或不聽話,一些家長就會立馬從和顏悅色秒變河東獅吼,大聲責罵孩子,結局就是問題並沒得到有效解決,相反還使問題變得越加複雜化,不僅傷害了孩子,也給不少家長帶來很多的困擾,這種現象確實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在前段時間,某個週末下午,一位朋友登門拜訪,沒聊上幾句,就長吁短嘆起來,大意是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以前難唸的經是家長裡短的事情,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已成為他們家裡最難唸的經……

細問之下,朋友才倒出苦水:以前孩子還小,稍微說兩句,孩子不管能不能接受,至少在表面上服從了,可隨著孩子長大,原先說的那些話可都不管用了,現在孩子越來越管不住,有時孩子和父母較上了勁,非要家長大吼大叫一通,才肯接受,

朋友說,明知道吼叫孩子的方式不對,但現在孩子上了小學,如果不吼不叫真的是管不住,但苦惱的是過後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吼叫行不通,感覺這傷害了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不吼不叫也行不通,難以管住孩子。以致朋友夫妻倆現在都感到有點心力交瘁,不知怎麼辦才好。

最後,朋友不由地發出了靈魂拷問:不吼不叫,我該怎麼管住孩子?

這種“近乎絕望”的感受絕不僅僅是朋友夫妻倆的個人感受,相信有不少家長也是感同身受,養娃的路上誰沒有崩潰過?

不吼不叫,怎麼管住不聽話的孩子?這4種方法解決家長教育難題

教育專家陳鶴琴說:孩子幼小的心靈極易受到挫傷,任何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時宜的,只有用溫和的方式,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對孩子吼叫不僅於事無補,相反,還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如何解開這個家長與孩子間的疙瘩、打開家長的心結,確實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教育難題。不過,儘管這是道難題,但我們仍然能夠找出一條解決難題的好方法。

我認為,家長完全可以針對以下幾種做法進行嘗試。

01 建立良好密切的親子關係

不少人以為家長的威信來自於對孩子說話音量的高分貝,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要在孩子面前建立家長的威信,核心點是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密切的親子關係。

古人講,親其師,信其道。一個人只有在親近自己的師長時,他才會相信和學習師長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這道理同樣也適用在親子關係之間,

良好密切的親子關係,會使得孩子更願意在父母面前敞開自己,建立起更多對父母的信任之感。

不吼不叫,怎麼管住不聽話的孩子?這4種方法解決家長教育難題

當孩子與父母之間建立起良好密切的親子關係,在這種親子關係下,不管父母是用溫和的語氣還是稍微嚴厲的語氣,孩子都願意接受父母的教導。

因此,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密切的親子關係,將基本消除父母對孩子吼叫的概率。

02 建立規則意識

在談及建立規則意識之前,需要強調一個重要前提:規則意識若不是建立在良好親子關係的層面上,就會導致孩子的反抗。

因此,只有滿足了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這種規則意識才能深入孩子的靈魂。

讓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使得孩子無論是上學放學,也無論是走到哪裡,都能通過高度的自律性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

如何建立規則意識,請先從讓孩子參與規則制定的過程做起,孩子必須成為規則制定過程的參與者,而不是由家長制定好再交付給孩子去執行,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執行規則的意願。

如果發現孩子不執行規則的時候,就要跟孩子強調違反規則可能要承擔的後果。

不吼不叫,怎麼管住不聽話的孩子?這4種方法解決家長教育難題

當孩子第一次違反了制定的規則,家長此時的態度很關鍵,家長應當及時進行糾正,否則,孩子便對降低了對規則的敬畏之心,以後同樣的錯誤仍舊會再犯。因此,當孩子首次執行某項規則之時,家長要起到督促的作用,保證規則的執行不走樣、不走過場,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敬畏規則。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認真執行了規則,就應該及時地給予相應的肯定和鼓勵,遵循獎罰分明的原則。

03 接納孩子身上的不完美

從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家長出現對孩子大吼大叫的行為,並非是家長不愛孩子,而是家長無法正常面對和容忍孩子身上的不足和錯誤,導致自己心態失常和情緒失控。

有太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生來就是完美的,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孩子,一旦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父母就會陷入焦慮,就會帶來一種負面的情緒,由於負面情緒的不斷累積,就會因為孩子的某一個問題而爆發,出現大吼大叫的行為。

不吼不叫,怎麼管住不聽話的孩子?這4種方法解決家長教育難題

可這世上,哪有什麼十全十美的孩子,孩子在成長中不可能都是完美的,總有各種各樣的不足,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我們需要摒棄這種一昧追求孩子完美的錯誤教育觀點。

大膽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不斷挖掘和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家長才不會焦慮,孩子也不會感到壓抑。

04 放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生活上的自我管理,學習上的自我管理,情緒上的自我管理,時間上的自我管理放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家長放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給孩子自我管理創造了空間,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把教育主動權從家長手中分了一半給孩子,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一旦孩子學會了自我管理,即使孩子犯錯誤或哪個方面沒有做好,孩子都會及時進行自我糾錯,孩子都能夠自我糾錯了,還需要家長靠吼叫來批評孩子嗎?

不吼不叫,怎麼管住不聽話的孩子?這4種方法解決家長教育難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今後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靠大吼大叫來教育孩子,終歸是一種最無力的教育方式。

家長對孩子溫柔但又堅定的語氣,其力量要強過粗暴吼叫的語氣。

陪伴孩子成長,最能考驗父母的耐心和睿智。

慢慢地看著孩子在我們的眼前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幸福?

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保持著一種靜待花開的良好心態,在自身焦慮心態逐漸平復的同時,我們會赫然發現,孩子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相反,就如同小時候一般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