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GOING 李现

李现仿佛从没对自己满意过。他说自己每天都在调整和改善自己,让自己更好。一路走来,努力成为呼吸一般平常的事。今年夏天的

“爆红”并没有让他有什么改变,唯有期许自己“ keep going”

“爆红是什么感受?”


这个问题是李现今年被问到的高频率问题。

提及这个问题李现有些伤心,他不希望被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定义。“爆红的标签贴在身上好像自己这8年来的努力被否定了。从《万箭穿心》开始,李现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没有所谓的爆不爆,就是我选对了一个可能被更多人接受的题材。这个角色的塑造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大多数人的喜欢。”他说。李现是一个对未来充满野心的人,他不满足重复自己的过去,渴望尝试更多可能性。

KEEP GOING 李现

《亲爱的,热爱的》热播,李现的夏天很忙。拍摄、通告、采访、阅读剧本工作紧密又轻松,在他看来,拍戏之外的工作都不难。工作之余,他找到表演老师给自己上台词课。“希望自己在不足的方面弥补一下。”

KEEP GOING 李现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keep going”是对自己唯一的期许。

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李现对台词设计有了新的理解。原来设计人物时卡住的地方豁然开朗,“老师说,我更多的是用气在说话,但表演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所有时间都用气,可以用共鸣去说台词。”

表演是包罗万象的,它不会被任何事物局限。“不同的剧组,不同的导演、演员,李现都能找到自己可以吸收的优点。“每个人对表演都有不一样的理解,跟他们搭档可以在他们身上学到不一样的东西。”他希望与更多,更优秀的演员和导演合作,三人行必有我师

  • 角色的每一面

在未来,李现还有很多作品即将呈现。他一一细数每个作品的不同,“接下来大家能看到的作品,都是我对于不同类型题材和角色的不同诠释。“作品中的每一次呈现都是李现的一面。

他用两部电影《恋曲1980》和《春江花月夜》举例,《恋曲1980》讲述了成长与80年代的青年的故事;《春江花月夜》充满脑洞大开的瑰丽想象,也有更多的特效和动作戏。他说:“这两个角色是天壤之别,对我来说挑战都很大。

KEEP GOING 李现

不好说哪一部作品诠释起来更难,细腻的情绪还是炫酷的动作。非要拿出来比较,李现想了想,回,可能《春江花月夜》的抓手更难找。“炉火纯青这种戏,我如何去表演?”他反问,脸上带着无奈。

KEEP GOING 李现

入行几年,李现自认拍摄速度不错。走戏之后一两条就过,“我对这个把控是很准确的,走戏什么样,演的时候就是什么样。电影可能再多个两条就差不多了。”《春江花月夜》打破了他的自信,动輒十几条的拍摄,让李现充满自我怀疑。可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唯一能做到的方法就是试,试完了之后,我们在镜头前再去感受这种东西是不是符合大众逻辑。”

采访中,李现时时提到自己对表演创作的认真。与导演聊自己的创作思路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把东西都聊透,聊的越透,塑造角色的时候越准确。”认真但不固执,发生分歧时候他会尊重导演的选择,导演顾虑的有很多,灯光、摄影、美术。我如果感觉不太对,那我会提,但是如果导演坚持没问题,我也会妥协。

影视作品拍摄制作周期较长,演员让观众看到的进步永远是过去时。李现说只能尽量让自己进步,尽可能贴近当下的自己来展现。“其实是我在那个时间段,对角色和表演的理解。今天的我肯定要比那个时候好很多,但我觉得偶尔看到那个时候比较笨拙和质朴的自己也挺有趣的。”他这么开解自己。

  • 方法派“轴”演员

2017年暑假,《河神》上线,李现就“火”过,那个夏天,每人都在讨论“小河神”郭得友。回忆起这部作品,李现也是一脸自豪。“《河神》真的是用命拍出来的东西。”李现说。脸上浮现出一股“狠”劲儿。《河神》的成功,是全组上下通力合作的结果。“大家在那个节骨眼,就这么多的钱,就这么多的精力,就这么多的时间,还需要拍出大家一直想要达到的一个结果,那只有下很狠劲儿耗。”

KEEP GOING 李现

这股劲儿让他收获了赞誉也收获了一身伤病。“我比较轴,什么上天下地都牙硬上,太容易受伤了。”李现说以后拍戏要学着“聪明”一点,学会用巧力。他希望自己可以拍得更久一点,职业生涯再长一点。

李现喜欢“方法派”,这种方式出演角色,效果好,抽离慢。“用方法派的话,很大程度容易长时间的浸入在角色中,而不是我自己李现本身。”他用学习的方式让自己从角色回归自己。“上课的时候早上七八点就必须得起床,然后一直忙,忙到天黑。每天都有

新的东西灌输到你脑袋里。”学习时,人会抽离出来,不太在乎此刻的自己是角色还是李现,那一刻,他只是一个学生。

理科生李现说,理科带给他强大的逻辑思维。“特别棒。”他强调。在他看来,拍摄不是演员一个人的事。演员是剧组群体中的一员,身在其中,既要做好自己的事更要学会根据对方调整自己。“我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我很清楚我是整个大环境下面的‘工具’,我做的事情是与整个团队一起创作出一部作品。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这种敏感,也是表演的天斌。

有时候,李现考虑问题也很理智。拍戏初期,他觉得出演靠近自己性格的角色比较好。慢慢地,他希望迎接新的挑战。“我希望自己更加全面。”他说。想了想,他用基努·里维斯《疾速追杀》举例。“那个三部曲,我觉得还蛮嗨,我很愿意去试试。但那个拍出来真的很难,首先是自己的基本功要过关,还有格斗、武术都要精通,才有了那样子的东西,慢慢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