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據外媒最新報道,日本新任天皇德仁會在週四晚上與太陽女神一起參加一個儀式盛宴,這是他用來慶祝登基大典的活動之一。

但是,現在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這種盛宴儀式,因為批評者指出這種儀式違反了政教分離的規定。

自今年5月初正式登上菊花寶座以來,德仁天皇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和儀式。週四晚上,他參加的活動是一場花費了27億日元(約合1.7億元人民幣)的神秘儀式,該儀式被稱為“Daijosai”或“盛宴儀式”。

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屆時,他將與日本神道教的主神——太陽女神共享盛宴。據稱,太陽女神又叫天照大神,是日本天皇的始祖。天照大神教授人們開墾田地,傳授養蠶、織布技藝,治理有方,使諸神過著安逸和平的生活。

報道稱,這場儀式的準備工作幾個月前就開始了,當時他們對一個烏龜殼進行了烘烤,直到把龜殼烤裂。根據一名專門研究日本文化的學者約翰·布林的說法,他們根據龜殼上的裂紋來占卜,然後決定在盛宴上使用什麼大米。布林曾寫過有關這個儀式的文章。根據他文章中的記錄,那些大米通常被種植在京都和櫪木縣的田地裡。

在盛宴儀式上,德仁將在皇宮內專門建造的兩個木製大廳裡,向太陽女神獻上最新收穫的大米。這場儀式結束後,一個花費數億日元建造的禮堂將會被燒燬。

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布林說:“這種儀式,讓天皇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了一個主權國家的君主,他的權力從一個領域延伸到了另一個領域。日本的盛宴儀式,通常一個朝代只有一次。對於日本皇室來說,這是一次重大事件,因為天皇和太陽女神的關係是最親密的。”

這次的盛宴儀式也非常隆重,天皇邀請了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內的約700人參加儀式,不過他們不會與天皇一起進入大殿內的木製大廳。

上個月,德仁天皇正式宣佈了他的即位儀式,來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參加了這個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傳統儀式。上週末,德仁和他的妻子雅子皇后在東京舉行的皇家閱兵儀式上受到了數千人的歡呼。不過,之後由於颱風海貝思在日本的登陸,造成了近90人遇難,所以導致了部分慶祝活動有所延遲。

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報道稱,日本表示自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政體,有著2000多年的傳統。這次儀式,天皇將與太陽女神在兩個不同的大廳度過大約6個小時。布林說,這場對於只有天皇、兩個“少女”和太陽女神參加的儀式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人們有著不同的說法。

據布林說,在20世紀20年代,日本民眾認為天皇與太陽女神有著婚姻關係。有說法稱,兩個木製大廳裡各有一張鋪著絲綢床單的床——據說皇帝會躺在床上,用床單蓋住自己,等待太陽女神從天上下來,進入他的身體。

但這種觀點已經沒多少人相信了。1990年,也就是前天皇舉行儀式的時候,日本皇室駁斥了這一說法,稱天皇不會躺在任何一張床上。相反,床的存在是為了“歡迎疲憊的太陽女神從天而降。

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布林說,“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天皇和太陽女神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交流過程,這正是盛宴儀式的核心所在。”

這個儀式最早可以追溯到7世紀左右,當時儀式的作用是為了強調天皇從太陽女神那裡獲得了統治的權力。布林說:“如果天皇聲稱自己是太陽女神的後裔,那麼他在日本的統治就會更加穩固。”

直到20世紀,日本統治者一直被認為是神的活化身。德仁的祖父裕仁天皇是最後一位被認為神聖的天皇。

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儘管日本皇室表示,這一傳統是天皇登基儀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批評人士稱,這種儀式損害了日本關於宗教與國家分離的規定。

根據規定,國家不能資助宗教機構。批評人士說,即將舉行的盛宴儀式是日本當局參與並資助宗教的一個例子,讓人回想起一個了“神秘”的時代,當時天皇被認為是神的化身。

當德仁天皇的父親明仁天皇在1990年舉行儀式時,一些日本民間團體對日本當局參與盛宴儀式的活動發起了訴訟。這些訴訟案件最終被駁回了。

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去年,包括一名基督教牧師Takuya Hoshide在內的300多名原告對當局提起訴訟,控告其用公款資助天皇登基儀式。

牧師表示:“如果我們允許國家資助宗教活動的情況發生,這是在扼殺我們對帝國神話說不的能力。我們必須創造一個可以擁有任何宗教信仰的社會。”

雖然德仁的父親在很多方面都打破了傳統,包括成為第一個娶平民為妻的日本君主,以及兩個世紀以來第一個退位的君主。但布林相信盛宴儀式的傳統可能還不會被打破,尤其是在反對勢力逐漸減弱的情況下。

日本天皇與太陽女神共享盛宴,花費27億日元遭到反對者批評

我是每天與你分享國際資訊和世間冷暖的小編。點擊關注,可以查看更多新鮮資訊,隨時隨地瞭解世界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