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六 八 〇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艾志龙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人 物 介 绍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艾志龙,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日间病部主任、普外科行政副主任,擅长普外科疾病中甲状腺、甲状旁腺、颈部肿块等疾病。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代谢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促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围手术期学组”全国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代谢及甲状旁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上海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外科学组”委员及“上海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采访笔记

坦率说,这是四年前那次采访之后,我们第一次重逢,坐得那么近,聊这些年。我很想知道,这四年,他的身上会发生些什么,四年前的念想,有没有机会实现。

面对面,在我看来,他外表最大的变化是,少了六颗牙。他说,那是累的,“身体透支了,牙就松动了。工作强度高,和四年前一样,还是很少有一个完整的双休日。”

“手术更多了,手术更细腻了,手术的理念和境界提高了。”他说。他依旧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这片战场上厮杀,用已经烂熟于心的手术术式,一年的手术量1300台,比四年前多了整整500台。

“令我担忧的是,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没有下降的趋势,而中晚期的甲状腺癌有明显增长,我还是那个观点,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产物,浪潮底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他已经不再陶醉于“引刀成一快”,想的是尽可能,帮助医疗资源相对落后地区的同行,“手术要规范,理念的转变很关键,我们治疗的是人,不单单是病。”

一个月前,他刚从红旗渠回来,带着使命去,带着思考归,在这支赴河南林州帮扶义诊的全国甲状腺专家代表团里,他是旅程最长的一位。

“单程就要八个小时,但很值得。19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十年,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被称之为人工天河的伟大工程,我能体会到,那个岁月里豪情万丈的精神,铺陈与席卷的豪迈,撞击与坚韧的气势,攻坚与坚守的勇猛,在漫卷的红旗下,宏大律动。”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我轻轻哼唱了一句,他笑道,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坚守初心,总是要有的。

他开怀笑着,毫不掩饰地咧开缺牙的嘴。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入党都曾宣过誓的,要说话算数,这就是我理解的不忘初心。”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身体前倾,目光专注,语调和缓而平静。

那一刻,我却忍不住要落下泪来。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口述实录

1 保持敬畏

唐晔:艾教授好,一别四年,请问这四年来,您都有哪些变和不变呢?

艾志龙:谢谢,光阴如白马过隙,阔别四年,真的发生了不少改变,有的是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回头一看,原来已经面目全非。就拿我们外科医生的手术来说,我记得四年前我们坐在这里聊,当年的手术量是800台,如今是

1300台左右,当然,这并不足以妄喜,相反,我对每一台手术的敬畏感更深了。事实上,现在手术的并发症比以前少许多,细节决定成败,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毕竟,在无影灯下,我们是辛苦一阵子,而病人是一辈子的事。如果由于手术不当发生并发症,导致病人失去了原本的工作、生活能力,对病人以及这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

至于我们对甲状腺手术的理念,基本上是不变的,第一是尽量规范——我们学习手术指南,尽管不可能指南的每一条都做到完美,但一定是要尽量接近指南,把握好手术指征,注意好手术细节;第二是要明白,我们是在给人看病,目标是病人经历手术后的长期存活,绝对不是为了手术量而手术,而且术后还有大量的心理干预等康复工作要做。

唐晔:现在手术的术式有很多,开放的,内镜微创的等等,您的术式有没有改变呢?

艾志龙:与四年前一样,我主要还是做开放手术。内镜手术近几年发展势头很猛,不过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选择哪种手术的方式,值得探讨一下。我觉得,基于美容或者心理诉求的内镜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难以驾驭特别疑难的病例,也一定要有足够大的团队协作;另一个局限在于,内镜手术不如开放手术那样有触感,我还是挺在乎外科医生那双手的感觉(笑)。

说实话,中山医院的病人量很大,如果我专注内镜手术,由于有一定的学习曲线,能帮的病人数就会减少很多。不过我正在培养团队的医生做内镜手术,这才刚刚起步。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2

理念一流的,才是一流医生

唐晔:您主要诊治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请问这几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生怎样的变化?

艾志龙:与几年前相比,现在疾病的性状和生物学行为不同。比如,疾病谱变了,晚期病人多了,患癌的年轻化增加了——有病人只有20岁出头,就因为声音嘶哑来看病,结果查出来就是甲状腺癌;还有,以前甲状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很少,需要清扫的手术不多,而近几年,一周都能有七八台这样的手术。至于原因,我还是与过去一样的观点,无法避免的社会工业化造成的,而且绝对不是单因素导致的,你能说智能手机下的“全天候生活”,与这类疾病没有一点关联?我看不见得。

唐晔:智能时代,每个人都裹挟其中,您又如何看待网络诊疗?

艾志龙:现在网络十分发达,我认为任何一级的医生都不该拒绝和排斥它,而要用好这个工具。我是好大夫网站上、普外科领域咨询量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医生,回答了1.1万多病人的问题,每天都会抽出一段时间回复,帮助了很多人——有些是我自己的围术期病人,有些素昧平生,看到伤口发生变化了不知如何是好,就拍个照片给我看。许多数据要看动态变化,在网络上看也更方便,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吧。不过我的原则是:网上咨询该付费就得付费,否则病人难免不会珍惜医生的劳动。

唐晔:这些年,除了手术量和对疾病的理解,您还有哪些提升?

艾志龙:境界可能更高了(笑)。以前最多就是干完一天的活,下班走人,现在更愿意参加一些公益义诊项目,除了帮助病人,还要帮助医疗资源落后地区的同行一同进步,甚至愿意自己掏钱教别人手术,这在我看来更有价值——我在上海,就算一年开几千台手术,能救的病人还是有限的,但是去基层,给基层医生讲课和演示,提高他们的手术理念和能力,让病人在当地就能动手术,减少花费和来回折腾,能帮助更多的病人。我是很多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这些年,专委会都有组织去边远地区帮教、义诊,我只要有时间都会义不容辞。不久前,我去了河南安阳林州,红旗渠的所在地,去的是当地最大的医院——硬件设施已经不差了,但是医生的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趟,我是路上费时最久的一位医生,坐高铁前后八小时才能到目的地,交通住宿费都是自己掏。我们常说,技术一流的,不一定是一流医生;理念一流的,才是一流医生。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3

感恩盛世年华

唐晔:从您两年内落了好几枚牙齿可以看出,您的工作强度挺大的,您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满意吗?

艾志龙:挺满意的。第一,能在中山医院这样的平台工作很幸运,医院待我们不薄,我对我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是满意的,很感恩。我能当上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也是沾了医院的光环。我们医院的普外科是全国的顶尖学科,前人基础打得好,我们这代人是踩在前辈肩膀上做事;第二,我有一份热爱的事业,能够解决病人的问题,有很强的职业成就感。比如,有部分尿毒症的病人,做了甲状旁腺手术,本来坐轮椅过来的,现在都能够走路了,提高了生活质量,对家庭和社会的意义也是巨大的。

至于辛苦,做医生苦和累是应该的,面对的是性命相托的病人,每个环节都会加倍付出。工作强度的确不小,拿我来说,如果是专家门诊,早上门诊从7点半开始,看到12点50分,中午带饭吃,也不离开诊室,匆匆扒几口饭,下午继续看到六点钟。我们医院效率高,我的病人上午做验血检查,下午就有报告,一天的工夫一个治疗小周期就结束了,对病人是极大的好事。

唐晔: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一些事?

艾志龙:一直想做严谨的临床研究,但是心有余力不足,难以借助外力。科研一定要有数据说话,证明手术之后,病人生活质量有改善。我希望在自己退休的时候,可以交上这份答卷。

唐晔:有的医生觉得没有陪伴孩子长大,对孩子的教育是缺失的。您有没有这样的遗憾?

艾志龙;其实我觉得,言传不如身教。你的努力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就像你如果每天只知道喝大酒、打麻将,孩子的人生也会懈怠。不过,我有假期就尽量陪着孩子,有时候多讲显得啰嗦,但关键时候还是要和他探讨。作为一个父亲,做好自己的事业,就是给孩子一种选择权,至于他要做什么,那得看他的想法,这比天天灌输有用。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负责,不是父母负责。

唐晔: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做医生?

艾志龙:哪个行业其实并不重要,但是作为中国人,首先是爱国。我会带他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其次是,无论身处哪种境遇,要做到宠辱不惊,我带他去过湖北看我们家祖祖辈辈生活的农村,告诉他世界上不只有上海、东京、伦敦,还有广袤的土地和庄稼人,所以不要怨天尤人。

唐晔:听说您给家乡捐了奖学金?

艾志龙:我给家乡2个中学捐了点钱,用本金的利息做奖学金,每年一万。最高兴的是2017年回去发奖学金,我听到台下有孩子在交头接耳,有孩子说,将来我也要像艾医生一样,在大城市有出息了,回报家乡父老。能给后辈树立一个好的影响,那么影响一个是一个。

唐晔:您觉得,医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艾志龙:第一是要解决临床问题,可治愈的病要治好;第二是要做好科普,指导大家用正确的方式去生活,预防疾病。的确有一种现象,很多病人来找你,当场就和你说,百度上怎么怎么说,你会觉得很反感,但是医生不该因为病人查了百度就嫌弃他——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这是不可阻挡的。你要做的是,给病人正确的引导,让病人信任你,也就够了。

唐晔:如果给医学生上一门非专业课,想教给他们什么?

艾志龙:道德。其实这门课很难讲。我回到家乡发奖学金,那所学校的校长也请我给老师们讲一讲我所认为的“道德”,我的题目是“讲道德,说到容易做到难”。我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讲故事,说了许多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遇到的真实的情形,台下鸦雀无声,大家听得入神,我能感到有些东西是讲到他们心里去了,可能一辈子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我觉得,道德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法制社会和人文素养的基础,讲道德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相对的太平盛世才能讲道德,所以要感恩社会,感恩法制和中国的伟大复兴。

说到道德就要讲因果。有个小例子,有病人在没挂号的情况下强自闯进病房希望我诊断一下,我判断了情况,还是同意了他,当时也没说什么,但他自己也知道很过分,事后有点愧疚,希望能回报我。我对病人说,我帮了你,你去帮别人,做三件好事,就当作还我了。

艾志龙 | 保持敬畏才能背人渡河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您身边若有工作在三甲医院的仁心医生,欢迎提供线索或者直接引荐。

版权声明: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