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幹部多流汗 不讓農田再“喊渴”還地橋幹群奮戰14公里龍江渠

(記者殷珂通訊員衛學平葉光華)“參加這樣的大活動要趕早,落後掉隊會讓人笑話的。”12日一大早,還地橋鎮燎原村75歲村民方伯龍就扛起鐵鍬、手拿柴刀往龍江渠趕。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灣子背後的龍江渠,曾是方伯龍引以為傲的灌溉渠,見證了還地橋鎮的農業發展,也給周邊3萬村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

龍江渠起點於還地橋鎮西北部的燎原村,終點在該鎮南部的南石、北泉、東莊等村,全長14公里,並輻射至大冶羅橋街辦、金山店鎮周邊村,是貫通還地橋鎮南北水利的大動脈。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打工潮興起,農田拋荒嚴重,大部分水利設施逐漸被閒置。龍江渠溝渠裡汙泥淤塞、雜物堆積,沿線水渠護坡破損嚴重,溝渠上還長期存在私搭亂建現象,通過雞墩閘排灌站、行宮殿泵站、柯月臺泵站等四級提升,從保安湖引水灌溉利用率不足25%。農民種田變成了靠天吃飯的事。

今年,高溫少雨致大冶地區旱情嚴重,從7月初開始已連續120余天無有效降水,陳貴、茗山、金牛、保安、還地橋等農業大鎮農田經濟作物受災嚴重。

方伯龍家種了2畝多稻穀,由於缺水灌溉,收成欠佳。乾旱也導致人畜用水困難,灣子裡的門口塘也無水洗衣洗菜了。不遠處的北泉水庫快要成為旱地,張開大嘴“喊渴”。

旱情就是命令,旱情就是衝鋒號。4日,還地橋鎮召開班子擴大會,動員鎮直部門單位、駐地企業及所有村幹部參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5日,全鎮近2000幹群主動請纓報名參加龍江渠疏通工程。

在水渠疏通工程現場,方伯龍依然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與喜悅,幹群幾千人在龍江渠砍樹除草、清淤疏浚,讓他彷彿又回到了四十年前的農田水利建設大戰之中。

農業盼豐收,農民盼致富。為徹底解決農業灌溉與人畜飲水問題,還地橋鎮從解決民生問題出發,今冬計劃投資500萬元,採取分村包段、幹部包保等方式,發動幹部群眾和志願者投工投勞,疏通、修復龍江全線水渠,增設提水泵站,把保安湖的水送到沿線10個村,讓轄區內的水庫裝滿救急水,讓沿線3萬群眾用上舒暢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