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相信近期連續看本人收評的朋友,應該又躲過了今天的殺跌。

跌幅不大,但尾盤的殺傷力不小,22家跌停。

昨天我在收評內就給大家說明了,大盤反彈、科技股爆發、42家漲停,這依然讓我對明天的走勢樂觀不起來,原因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一下昨天的收評,大家就明白今天的殺跌是合情合理的走勢。

在我的收評裡,任何判斷都必須要有理有據。

毫無疑問判斷不可能全對,但是順勢而為,始終按照大概率走勢去交易,可以讓你避開很多風險。

這也就是我收評的價值。

今天有一個好現象,就是尾盤出了恐慌盤。

本週前幾個交易日下跌,每天跌停家數很少,我就已經告訴大家了, 。

這個跌停少不是好事,有抵抗就不會是底部,真正的風險在後面。

而今天,風險已經初步顯現出來了,跌停家數已經開始大幅增加,這是好事。

證明,階段性的底部已經不遠了。

所以,本週末開始磨刀,準備參加下週的戰役。

再說一遍,看不見的風險才是風險,當下風險已經開始顯現,我們的神經要開始緊張起來了。

下週初如果風險繼續釋放,遠了先不說,先看2849這道防線的支撐力。

兩種把握性較大的走法:

1.盤中出90度急殺去刺2849位置,回收出大長腿,我對這個反彈力度預期較大。

2.實體陰線殺跌擊穿2849位置,放量出恐慌,跌停家數繼續增加,次日出逆轉陽線形成陽包陰,收復2849,反彈力度大,可以考慮參與。

那週末出利好乾擾自然走勢呢?

這裡我給大家說一下,逆轉趨勢的可能性不大,這種情況僅僅是以拖延為主。

那麼很可能表現為,週一週二反抽再給一個弱反,週三週四殺跌,下週五見底部。

別再磨磨唧唧的走這種溫水煮青蛙的下跌走勢了,希望市場能走一個順暢的殺跌,釋放風險。

上週和本週我是看不到一點希望,而今天看到了一個火苗,希望下週大盤能給出乾淨利落的結果。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回調如期而至 上證階段性新低

今日盤面

早盤各指數平開,但未能延續反彈的局勢。開盤後,豬肉、無線耳機等板塊迅速下挫,權重方面券商也向下調整,大票小票共振向下。隨後,指數在2900點關口位弱勢震盪後,一股神秘力量的出現,直線拉昇大盤,各大指數迅速翻紅。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外力的強行拉昇並沒有能改變市場自身的運行規律。

午後,市場持續回落,題材股開始殺跌,權重低迷。臨近兩點,這波反彈的主力軍科技板塊迅速下挫,打擊市場人氣。尾盤,各大指數加速下行,收出光腳陰線。

截止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891.34點,跌0.64%;創業板指報收1674.78點,跌1.05%。個股普遍調整,跌停板增至23只。

板塊表現

1.市場回調,稀土永磁板塊上揚。其中德宏股份封板,金力永磁、正海磁材漲超4%。

2.豬肉板塊大幅回調,其中得利斯、振靜股份跌停,新希望、益生股份跌超5%。

3.無線耳機概念開始殺跌,其中雷柏科技、惠威科技跌停。

4.股權轉讓概念逆市走強,龍頭個股開始走妖。其中寶鼎科技、九鼎新材漲停。

整體策略

昨天的覆盤中已經明確提示了風險,今日市場開始殺跌。盤中雖有郭家隊的拉抬,但是並未能改變市場本身的走勢,市場本身疲弱,需要充分回調後才有機會。

操作上:指數還有下探空間,下方2870處有缺口位,暫看補缺口後,市場能否企穩。控制倉位,還是那句話:弱勢行情,多看少動。

格蘭威爾八大經典法則告訴你如何識別掌握買賣信號

在移動平均線戰法中,美國投資專家格蘭威爾創造的八項法則可謂其中的精華,歷來的平均線使用者無不視其為技術分析中的至寶,而移動平均線也因為它,淋漓盡致地發揮了道氏理論的精神所在。

八大法則中的四條是用來研判買進時機,四條是研判賣出時機。總的來說,移動平均線在價格之下,而且又呈上升趨勢時是買進時機。反之,平均線在股價線之上,又呈下降趨勢時則是賣出時機。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一個買點: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轉為上升,而股價從均線的下方突破均線,為買進信號。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二個買點:股價雖跌破上升的均線,但不久又調頭向上,並運行於均線的上方,此時可加碼買進。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三個買點:股價下跌未破均線,並重現升勢,此時均線繼續在上升,仍為買進信號。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四個買點:股價跌破均線,並遠離均線時,很有可能產生一輪強勁的反彈,這也是買進信號。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一個賣點:均線走勢從上升逐漸走平轉為下跌,而股價從均線的上方往下跌破均線時,是賣出信號。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二個賣點:股價雖反彈突破均線,但不久又跌到均線之下,而此時均線仍在下跌時,這也是賣出信號。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三個賣點:股價跌落於均線之下,然後向均線彈升,但未突破均線即受阻回落,仍是賣出信號。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四個賣點:股價急速上漲遠離上升的均線時,投資風險激增,隨時會出現回跌,這又是一個賣出信號。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戰法特點】

重視基本面但不依賴基本面;重視技術分析但不完全迷信它;重業績但更看錶現;看股本卻不受其制約;關心周邊股市,但更注重中國實際。

【戰法實例運用】

上面的部分講得比較抽象,且至少有三個問題需要弄清楚:

1、均線那麼多,應該看哪一條均線?

這個主要看你的持股週期,如果做超短線,可看5日均線;如果做短線,可看20日均線;如果做中線,則看60日以上級別的均線。

2、怎樣才算均線朝上和均線朝下?

這個不必用數據判斷,大可直接用肉眼進行判斷,一條直線放在那裡,若是你一眼看不出朝上還是朝下,那麼它必定是趨於持平的,也就是說處於震盪之中,但若是一眼能看出它向上在走,那便是趨勢向上。

3、怎樣就叫突破均線和跌破均線?

在A股市場裡,有很多假突破,一般情況下,能夠堅持三個週期的突破才算真正突破。譬如,金叉的當天不算金叉,若是後面兩天能繼續維持金叉,則算真正金叉;而死叉的當天也不算死叉,若是後面兩天能繼續維持死叉,則算真正死叉。

【實例解析】

個股案例一:楊傑科技(300373)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該股自某日突破20日均線以來,連續四次回踩均線不破,開啟了四次反彈,形成了上漲趨勢。

第一個黑圈:股價上穿均線,形成突破,我在圖中標註了這是第一類買點,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嚴格的第一類買點,因為此時均線沒有明顯上行。

第二個黑圈:股價下跌未破均線,並重現升勢,且此時均線繼續在上升,這是完美的第二類買點。

第三個黑圈:股價雖跌破上升的均線,但不久又調頭向上,並運行於均線的上方,此時可加碼買進,這是標準的第三類買點。第四個和第五個黑圈與第二個黑圈同屬於第二類買點。

個股案例二:雲投生態(002200)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一個和第三個黑圈:股價下跌未破均線,並重回升勢,且均線繼續保持向上,這是第二類買點。

第二個黑圈:股價雖跌破上升的均線,但很快又調頭向上,並運行與均線的上方, 這又是標準的第三類買點。

以上是兩個關於買點的例子,下面再看兩個賣點的例子。

個股案例三:信息發展(300469)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一個和第三個黑圈:股價雖反彈並且突破了20日均線,但很快又跌到均線之下,而此時均線仍在下行時,這是標準的第三類賣點。

第二個黑圈:股價跌落於均線之下,然後向均線反彈,但受制於均線的壓力而回落,這屬於第二類賣點。

個股案例四:富森美(002818)

恐慌盤已現,踏準節奏,週末開始磨刀

第一個黑圈:均線走勢從上升逐漸走平,並且有轉為下跌的傾向,而此時股價從均線的上方向下跌破了均線,這屬於第一類賣點。

第二個和第三個黑圈:股價雖反彈並且突破了20日均線,但很快又跌到均線之下,而此時均線仍在下行時,這是標準的第二類賣點。

如何才能做一顆常青樹呢?

做股票賺錢,甚至賺大錢、賺快錢,是不少投資者追求的目標。為此,許多投資者希望通過加快操作節奏,提高操作頻率,來達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頻繁操作,不僅沒有使投資收益最大化,而且常常“因小失大”,或在“快進快出”中痛失牛股,或在不知不覺中犯了追漲殺跌的毛病,甚至還心神不定,提心吊膽,影響到身心健康。筆者多年的實踐表明,保持平常心,降低期望值,耐心持股,減少操作,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不操作”就是最好的操作。中國聯通是我長線持有的品種,買入時價格只有5元多,我採取的策略是“不操作”,一路持有。但有一次,妻未經我同意,在中國聯通衝高的時候以8.36元(相當於當天漲幅8.71%)的價格委託賣出。但就在成交後的幾分鐘時間裡,該股被巨量封至漲停,前市收盤後聯通在漲停板上的委買量為1.3億股。下午,當我得知以後,便在聯通打開漲停、逐波回落之時,以8.26元的“保本”價把它接了回來。後來,聯通股價到達12元以上,給長期持有的股東以良好的回報。前段時間,某報也報道了一則消息,說的是“1年操作3次,高手將10萬元變成120萬元”的故事,該股民採取的也是長線投資“不操作”的操作策略。

“不操作”也是最難的操作。頻繁操作很難,高拋低吸很難,“不操作”其實更難。特別是當大盤和個股一路上揚,甚至瘋漲的時候,而你或手握現金而踏空,或所持有的品種不漲反跌被套牢,走出了與大盤背道而馳的行情。此時,要做到沉著鎮定,坦然面對,非常艱難。但事後往往會發現,當時的“不操作”其實是非常正確的,實際上這段時間恰恰是最難“忍”、最考驗投資者耐心的“黎明前的黑暗”。如果經得起當時的考驗,今後的“錢途”就一片光明。

“不操作”也是要求最高的操作。“不操作”看似無所事事,非常輕鬆,實際上也是一種要求很高的操作。要做好這樣的“不操作”,需要苦練內功:

一是要貨比三家,精挑細選。選什麼樣的品種,長線捂股“不操作”,是投資中最為關鍵、最難把握的問題。以往,我在選股的時候,很少考慮股票的質地,認為只要能漲就是好股票,為此吃過不少虧,付出過不少“學費”。如今,在總結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把質地優良、估值合理,作為擇股的標準,買入後便一路持有,收益不錯。

二是要注意搭配,分散投資。為使投資效益最大化,不少投資者都喜歡重倉出擊一隻股票。但這種操作方法有利也有弊,最大的弊端就是抗風險能力比較低。一旦買入的品種出現“意外”,就容易傾家蕩產,全軍覆沒。而且投資人在持有的時候,往往比較緊張,有時甚至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為此,我從去年開始自己給自己增加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即每個品種建倉的時候,倉位的比例不得超過總市值的20%。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防止因個股風險導致賬戶市值出現大的虧損。另外,在分散投資中,還要注意不同行業、不同盤子的股票的有效搭配,做到既有“大象”,又有“小雞”,既有金融保險,又有通訊能源等.

三是要把握買點,人棄我撿。在以往的投資中,我也常犯追漲殺跌的毛病。多次深刻慘痛的教訓,使我逐漸形成了長線價值投資的理念,儘可能做到在大盤和個股回調的時候買,在大盤和個股衝高的時候賣。

此外,還要加強學習,做到心中有數底氣足,同時降低期望值。既然選擇一路持有“不操作”,就要做好“坐電梯”的準備。“不操作”並非完全不動,當持有的品種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價位時就要果斷出擊,獲利了結,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

以上內容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中所提個股不構成買賣意見,交易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如果有朋友操作不是很理想,想學習更多盈利技巧就關注筆者公眾號:小張講財(cm30099),幫你快速解決問題,選好股,把握好買賣點!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