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重金做廣告,研發卻少得可憐:飛鶴奶粉上市,首日就破發

大寫的尷尬!國際影后章子怡代言的中國飛鶴(06186.HK),經歷一波三折後終於跨進港股大門,沒想到上市首日就破發了。

11月13日,中國飛鶴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7.27港元,較發行價下跌3.07%,截至收盤報7.44港元,公司總市值為664億港元。

中國飛鶴的招股價介於7.5港元-10港元,公司將發行價定為7.5港元,已經是指導價區間的下限,依然難逃首日破發的命運。

以發行價計算,中國飛鶴總市值超過670億港元,成為港交所歷史上首發市值最大的乳品企業。

即便首日破發,中國飛鶴總市值仍高達660億港元,在港股11家上市乳企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蒙牛乳業(02319.HK)。

砸重金做廣告,研發卻少得可憐:飛鶴奶粉上市,首日就破發

中國飛鶴能在行業排名中脫穎而出,離不開良好業績的支撐。近年來,中國飛鶴營收、淨利突飛猛進,業績表現搶眼。

2016年至2018年,中國飛鶴營收從37.24億元飆漲至103.92億元,年複合增速達67.05%,是國內首個營收破百億的奶粉品牌

中國飛鶴的淨利潤也在逐年遞增,2016年歸母淨利潤為4.17億元,2017年為11.6億元,2018年為22.42億元,年複合增速達131.87%。

2019年半年報顯示,中國飛鶴實現營收58.92億元,同比增長34.37%;歸母淨利潤17.51億元,同比增長60.42%。

中國飛鶴始建於1962年,是中國最早的奶粉生產企業之一。在2000年的國企股份制改造中,公司時任總經理冷友斌接手了中國飛鶴,對其持股增至49.9%,成為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也是中國飛鶴的股東,對其持股達2.18%。新希望集團旗下今年上市的新乳業(002946.SZ),與中國飛鶴之間存在巨大的協同空間。

砸重金做廣告,研發卻少得可憐:飛鶴奶粉上市,首日就破發

在2008年的三氯氰胺事件中,三鹿奶粉首當其衝,眾多奶粉巨頭接連中招,中國飛鶴獨善其身,在其他競爭者忙於整頓時,中國飛鶴趁機搶佔市場。

從2015年開始,中國飛鶴將重心轉移至高端產品,精簡產品組合,終止低端產品,契合了奶粉行業高端化的趨勢,還請來國際影后章子怡代言,逐漸獲得都市白領與年輕媽媽的青睞。

砸重金做廣告,研發卻少得可憐:飛鶴奶粉上市,首日就破發

2016年至2018年,中國飛鶴超高端品牌星飛帆系列產品營收從7.12億元增長至51.08億元,年複合增速達168%;營收佔比從19.1%提升到49.2%,大幅增長30%。

2018年,按零售銷售價值計算,中國飛鶴是國內最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集團,市場佔有率達15.6%;高端產品市場份額為13.1%,排名第二;超高端市場份額為24.7%,排名第一。

今年上半年,中國飛鶴營收58.92億元,主要收入就來自超高端品牌星飛帆,星飛帆上半年營收達到27.6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為46.9%,幾乎獨攬半壁江山。

但是,給中國飛鶴帶來鉅額利潤的高端產品卻遭遇外界質疑,焦點集中在產品質量方面。

主打高端奶粉路線的中國飛鶴,研發費用卻少得可憐。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研發費用僅佔營業收入的1%左右

那麼,每年賺到的大把鈔票,中國飛鶴都用到哪兒去了?答案是廣告!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一季度,中國飛鶴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1.39億元、36.61億元、6.6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6.33%、35.23%、24.13%

分眾傳媒是中國飛鶴的廣告商,也是國內公認的電梯廣告投放大戶。飛鶴奶粉的廣告出現在眾多辦公樓與居民小區的電梯間內,通過飽和攻擊推動產品銷量增長。

砸重金做廣告,研發卻少得可憐:飛鶴奶粉上市,首日就破發

而中國飛鶴的營銷費用,大部分又“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近年來飛鶴奶粉價格節節攀升,被網友吐槽買不起

以中國飛鶴主打產品“超高端星飛帆”三階段奶粉為例,2017年建議零售價分別為473元、396元、396元;2019年建議零售價分別為527元、440元、440元,漲價不少。

標榜高端奶粉的中國飛鶴,實際上卻是“重營銷、輕研發”的典型代表,營銷費用最後還要靠消費者間接買單。

這不得不引人懷疑,中國飛鶴所謂的“高端奶粉”到底貴在哪裡?而網友吐槽似乎已經戳穿了真相。

砸重金做廣告,研發卻少得可憐:飛鶴奶粉上市,首日就破發

除了產品質量被質疑外,中國飛鶴的經營問題也浮出水面。一直以來,經銷商渠道是中國飛鶴的主要銷售來源,公司的電商渠道相對薄弱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飛鶴通過經銷商渠道實現的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為77.6%、76.7%、67.5%、69.8%,電商平臺銷售佔比分別為3.2%、6.5% 、10.4%、7.1%。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尤其是80後、90後陸續步入爸媽行列後,年輕消費者對網購的依賴度越來越大,電商平臺的優勢日益凸顯,而中國飛鶴需儘快補齊電商短板。

此外,社會大環境的變化也對嬰幼兒奶粉市場形成衝擊。前幾年國家推出“全面二胎”,從這幾年的效果來看並不太理想

砸重金做廣告,研發卻少得可憐:飛鶴奶粉上市,首日就破發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較2017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同比下滑11.99%,創下近60年新低

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勢必會影響到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需求總量。有券商研報指出,考慮到出生人口下降,預計2019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基本持平,2020年銷量下降2%。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以中國飛鶴為代表的國產奶粉企業,將要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存量競爭時代,行業大洗牌在所難免,只有真正被消費者認可的品牌才能笑到最後。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起點,而中國飛鶴首日破發也讓公司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其實,中國飛鶴的上市之路並不平坦,堪稱一波三折。2003年5月,中國飛鶴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首個在境外上市的乳企。

2009年,中國飛鶴轉戰紐交所,

最後因估值太低選擇了私有化,並於2013年6月28日宣佈完成私有化。

之後,中國飛鶴將目標瞄準港股。2017年5月,中國飛鶴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港股主板上市。

同年12月,中國飛鶴以2800萬美元收購美國第三大營養健康補充劑公司Vitamin World,為此暫緩港股IPO計劃。

今年7月,中國飛鶴再次衝刺港股,這次終於叩開港股大門,於11月13日重新登陸資本市場。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與過去三年相比,中國飛鶴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速明顯下滑,幾乎降到了原來水平的一半左右

這意味著中國飛鶴的未來盈利空間收窄,而公司發展需要大把資金,上市可以滿足公司的融資需求,這大概是中國飛鶴著急上市的直接原因。

對中國飛鶴而言,上市並非結束,而是新的起點,如何走好上市後的每一步,真正獲得國人的認可,是比廣告轟炸更有意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