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成長很重要!孩子捱打也很重要!

要不要打孩子,一直是一個爭論的話題。中國有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是近幾年我們也提倡不體罰孩子,孩子到底要不要體罰呢?

快樂成長很重要!孩子捱打也很重要!

不逼孩子一把,你都不知道他有多優秀!

電視劇《家有兒女》有一個片段就是劉星問他的媽媽,當初為啥不給他報興趣班現在他連個特長都沒有,他媽媽說“當初你們也不願意上啊!沒興趣啊!”,劉星又說“那您不會逼我們一把嗎?您當初逼我一下我也不至於這樣啊!”。劉星媽媽表示無奈的說不出話來!

今年暑假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裡喬英子就被媽媽逼的特別緊,什麼都安排好了,非常的優秀!但是屬於心理的疏導,患了抑鬱症!

所以你逼孩子緊了他心理有問題,你不逼孩子一把他將來可能怪你!

可是,孩子還是需要逼一下的,就像郎朗的父親逼小時候的郎朗練琴一樣,沒有父親的嚴厲管教就沒有今天的郎朗!

而且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維果茨基曾經提出一個“最近發展區”的概念,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所以,有的時候逼孩子一把很有必要的!但是要適度,並且及時幫孩子梳理情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快樂成長很重要!孩子捱打也很重要!

孩子不打不成器?

其實,孩子是需要適度懲罰的!有些孩子說教對他們是沒有用的,需要捱打!像日本韓國,他們有規定不得過度體罰孩子,但是有規定用多寬多長的尺子或者什麼懲罰方式,這一點,我們國家是有些欠缺的。

孩子需要懲罰,需要教給孩子學會敬畏,學會害怕!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保護,關於要不要打孩子,李玫瑾教授曾這樣說:

快樂成長很重要!孩子捱打也很重要!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孩子,無視老師無視父母,甚至毆打老師和父母,但是父母老師無法管教!因為小時候疏於管理,導致到了青春期孩子管不了!甚至一些孩子走上了違法的道路。

所以說,懲罰孩子是一種保護!

捱打的孩子聰明,心理一般很健康

其實我比較有感受,先不談聰明,但是心理健康是有效的。就自身而言,我是一個從小就捱打的孩子這個捱打一直持續到初中畢業!

以至於到了高中,班主任教了我一年沒打我,我還賤賤地跑過去問他為什麼不打我,還告訴老師如果我犯錯了,打我罵我都可以。

老師不解,因為在我的教育觀念裡和我的眼裡老師在我犯錯的時候打我,是管我,是對我好!

但是我忽略了一點就是,到了高中我已經是一個很聽話懂事的孩子了,非常理解我的老師,所以他們也沒有理由打我。

以至於我很感激我的每一位老師,尤其是高中的老師。因此我覺得我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因為我沒有遇到過不好的老師。

就請假這件事而言,如果老師准假,我就想“老師對我好,心疼學生才給的假!”如果老師不給假,我也會想“老師其實為我好,怕我學習落下才不給我假,讓媽媽送藥過來就好。

所以,我心態很好,如果一件事讓我難受大不了我就放棄!

而且抗挫折能力也很強,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垂頭喪氣,未來的日子很長,誰也不可能一帆風順!

但是聰明這一點,有的老師說,因為孩子捱打所以每次都會想如何避免捱打,如何捱打的輕點,所以在這個鬥智鬥勇的過程中,學生會比較敏捷!而且學習會更加努力。而那種從來不捱打的孩子,學習一般而且很多時候目光也比較呆滯!

上學捱打過的學生將來更能記住老師的好,回來看老師的次數也多。

聽著有點是歪理,但是也有一定道理!

快樂成長很重要!孩子捱打也很重要!

打孩子不是為了發洩情緒,而是考慮孩子未來發展。

很多時候我想很多家長也打孩子,但是很多情況都是發洩自己的情緒。比如上班累了一天,或者遇到煩心事,孩子跑過來鬧,我們把孩子訓一頓,這就是發洩情緒,這是不對的。

孩子捱打,但是要建立感情。

讓孩子知道哪裡做錯了,知道這個“打”是為了什麼,讓孩子知道盡管父母打他也是愛他的一種表現,是為了孩子更好才打。而且不可以經常打,需要打才打!可以採用“

三弱一強”的方法。

因為真的有時候就是捱打才會長記性。

小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講,古時候上學老師都有戒尺,這個戒尺怎麼用,什麼時候用,為什麼用,都告訴我和弟弟!所以我在面對老師打的時候,我一般都不敢回家告訴父母,而且老師打我多數情況是合情合理的。不合理的時候,我會跟爸媽說,爸媽也會疏導我的情緒並且指出老師的不對,老師也有犯錯的時候。

每個人都會犯錯,尤其是小孩子,所以需要我們大人的糾正和引導!不要縱容溺愛孩子,孩子小不懂事但是父母老師不小,該教育就要教育!該打還是要打!

快樂成長帶點痛

我們提倡孩子快樂成長,但是不能一味追求孩子的快樂,需要懲罰糾正孩子的時候不要太心軟,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的。這樣孩子將來的路才能走的順一點,不然就“樂極生悲”了!

成長中帶點痛,就是五味中帶點苦!這樣才圓滿!

快樂成長很重要!孩子捱打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