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徐祖荫; 韦小平

一提到养蜂,很多养蜂技术书籍都冠以科学养蜂、高效养蜂的书名。因此,笔者想就这个题目,与广大养蜂工作者探讨一下,科学养蜂、高效养蜂的完整含义是什么?怎么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

1 科学养蜂、高效养蜂不能只有一种方法、一个模式

大多数人讲科学养蜂、高效养蜂,可能大都指的是具体的养蜂技术。从中蜂来讲,又大多特指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当然,活框养蜂相较传统养蜂而言,工具、技术,确实要复杂得多,管理要求更为精细。但先进技术对于实施者 (劳动者) 的素质,往往有更高的要求。技术上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先进的东西玩不转、玩不出效果,等于不先进。就目前我国农村现状来说,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妇女,这些人通常文化水平低、经济底子薄、学习能力差,要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养好活框蜂,往往比较难,许多人养了活框蜂后,蜂群非死即逃。因此还不如让他们把较为熟悉的传统养蜂搞好,较为现实。正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再说传统或粗放式养蜂,也不是绝对不科学、落后。我国传统养蜂的历史,少说也有 2 000 年了,这门技术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其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如元末明初刘基所著 《郁离子·灵邱丈人》,是中蜂管理的重要科学文献,其基本原则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当前来说,我国农村通过传统或半传统粗放式饲养中蜂,取得不错经济效益也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我们曾经报道过贵州省台江县回乡养蜂的大学生张德文,到山上放桶收蜂,养蜂 300群,年产原生态蜜超过 500 kg。另有贵州省息烽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傅业常,与他人合作,用格子箱业余养蜂近 200 群。湖北省钟祥市的杨志华,种茶、养羊、养蜂,其中活框养蜂 300 群,实行粗放式管理;湖北荆门市粟溪镇刘云,山下活框养蜂分蜂,山上传统饲养取蜜,养蜂近 200 群。他们养蜂的年产值都达到或超过了 10 万元。传统半传统养蜂的优点就是管理、操作简单,可以实现一人多养。所以无论从饲养规模、投入产出比、年产值和经济效益来看,都不一定比活框饲养、精管细养的效果差。

养蜂生产是一项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就必须面对市场。许多消费者比较认可的是老桶中割下来的蜂蜜,不太喜欢活框饲养蜜蜂生产的蜂蜜。因此,一些地方就利用活框养蜂繁殖快的特点,繁蜂买蜂,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饲养一部分老桶中蜂,割蜜卖蜜,充分发挥不同饲养方法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提高了蜂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2 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实现科学、高效养蜂

养蜂是一项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没有蜜源或蜜源不足,再先进的技术也发挥不了作用,创造不出更好经济效益。比如,1 个车间有 10 个人,但只有 1 台机器,除了 1 个人有机会工作外,其余 9 个人都只能闲着,这叫做浪费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工作效力自然低下。养蜂也是这样,如果当地的蜜源条件只能供养30 群蜂,却安排了 100 群,必然会造成投入多、收益少,这样的地方就实现不了科学、高效养蜂。如果想要多养蜂,要么实行小转地放蜂,利用其他地方蜜源,要么就必须在当地大力补充种植蜜源,改善资源配置,优化蜂群生活、生产的环境,这样才能达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的目的。这也是近些年来我们之所以下大力气从事蜜源植物调查,开展蜜源植物丰富度的研究,明确不同地区合理的载蜂量,为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并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提倡补充种植蜜源植物的原因。在这方面,浙江开化县立足生态养蜂,举全县之力,大力补充种植蜜源植物,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3 科学、高效养蜂,重点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质和量的高度统一

一说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如何提高蜂蜜的产量。当然,随着养蜂技术的进步、蜂群数量的增加,首先会体现在产品的数量上。但如果生产出来的是质量低下的蜂蜜,质量不能保证,数量再多的蜂蜜也会卖不出去,即使卖得了一时,也卖不了一世。

人们常常把中蜂蜜叫做“土蜂蜜”,“土蜂蜜”在市场上属于“中高端”产品,价位相对较高。既然是中高端、价格较高的产品,首先产品质量必须要好。蜂蜜的质量包含很多方面,诸如纯净度 (蔗糖含量不得超过 5%)、浓度 (封盖成熟蜜,浓度 42 波美度以上)、酶值、药物和抗生素残留、色香味等。没有质量、只有数量的蜂蜜,等于次品或不合格产品,是无法面对市场的,更何况面对的是中高端市场。因此,在实行科学养蜂、高效养蜂时,饲养者必须首先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只有摇 (取) 出来的是能在市场上站得住脚的“商品”,才能真正叫做科学养蜂、高效养蜂。

4 向管理要效益

这里讲到的管理,不是指蜂群的管理,而是指蜂场经营管理的管理。我在 20 世纪 90 年代,在 《蜜蜂杂志》 上连载了 《蜂场的经营管理》 一文,其中提到了蜂场的成败“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的观念。

例如,我曾经报道过的贵州省息烽县干部傅业常业余养蜂 200 群 (格子箱) 的例子。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蜜源,他将自己的蜂群分散到 6 个点去摆放,与农户合作,资金、技术、管理由他负责,农户只负责保证蜂群的安全和拍打胡蜂,收下来的蜂蜜按“三七”分成 (农户三傅七)。另有贵州省雷山县仙女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合作,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设置 7 个分场,养蜂 1 000 群以上,挑选当地热心养蜂的贫困农户作养蜂员,由公司派技术员负责指导。养蜂员有工资,收入的蜂蜜有提成,公司还与村集体分成。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也收到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从狭义上讲,指的是养蜂的方法和技术,但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蜜源配置、选择适合自己主客观条件的养殖方式、质量优先、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兼顾这些,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


怎样做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徐祖荫; 韦小平



怎样做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徐祖荫; 韦小平



怎样做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徐祖荫; 韦小平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