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創七年來最高,應對物價上漲有哪些好辦法?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增長情況。10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3.8%。最近一次單月cpi同比漲幅超過3.8%的月份,出現在2012年1月,該月同比漲幅達到4.5%。

所以,從歷時的角度來看,3.8%的漲幅已不算低了。其實,農村地區的消費價格上漲勢頭更猛,10月份的同比漲幅為4.6%,而城市只有3.5%。

CPI創七年來最高,應對物價上漲有哪些好辦法?

不過,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認為整體cpi上漲態勢只能算比較溫和,根據有二:一是10月份核心cpi只有1.5%,二是前10個月的整體cpi同比上漲只有2.6%。

何為核心cpi?據劉愛華介紹,核心cpi是指扣除食品和能源後的價格指數。之所以要扣除食品和能源,是因為這兩類商品的價格容易受到一些季節性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的影響,無法反映價格上漲的長期趨勢。

目前,國內對cpi的統計範圍主要包括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8大類。造成這次cpi出現大幅上漲的因素主要是食品菸酒類,該類商品10月份價格同比上漲了11.4%。

很多人可能會將最近的cpi飆漲歸因於豬肉價格。確實沒錯,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數據,10月份,豬肉價格上漲101.3%,影響cpi上漲約2.43個百分點。不過,不要以為其他肉、蛋類食品就沒有上漲,仍以統計局數據為準,10月份,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同比漲幅在12.3%—21.4%之間,五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1個百分點。

我們手裡的錢最終都會用來消費,如果物價上漲過猛,就會使這些錢的購買力大打折扣。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他們財富的很大一部分都會用於食品菸酒類商品的消費,所以這類商品價格的上漲,對他們財富的侵蝕程度更為嚴重。

CPI創七年來最高,應對物價上漲有哪些好辦法?

那麼,應對物價上漲有哪些好辦法?

1、尋找替代商品

所謂替代商品,說的是幾種商品的功能差不多,可以互相代替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慾望。不過,在有些情況下,替代商品可能並不好找。

比如,豬肉的價格在紅肉中算是便宜的,儘管它價格漲勢最猛,但還是比同為紅肉的牛、羊肉便宜。對於喜歡食用紅肉的人來說,若對價格比較介意,只有減少紅肉的食用量,或者抑制一下喜好,改食一些價格比較便宜的白肉。

其實,在食品菸酒類商品漲價面前,人們的招架之術會很有限。想要維持原來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則只能增加開支;若想不增加開支,只有選擇改變消費習慣或降級消費。

2、用理財收益來覆蓋價格上漲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有時候要找到替代商品是比較難的。其實,應對物價上漲,完全可以繼續維持原來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開支增加的部分則用理財收益來覆蓋。

不過,目前市場上收益能跑贏CPI的安全理財產品其實並不多見,而能跑贏的基本又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