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廣發、易安,銀保監會“殺雞儆猴”

監管層關於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戰鬥剛剛打響,就有兩家機構被銀保監會作為負面典型點名。前者是在理賠工作上有嚴重拖延症的互聯網財險公司易安財險,後者是代為推銷PE產品卻讓投資者血本無歸的廣發銀行。  


易安不“易”

銀保監會通報中顯示,2019年6月至8月,銀保監會受理反映易安財險涉嫌違法違規的互聯網保險消費投訴共266件,佔同期受理互聯網保險投訴量的64.10%。

易安以一家之力就佔據六成以上的投訴量,這樣的“成績”也屬罕見。根據銀保監會通報,投訴集中反映易安財險的理賠時效問題,共涉及理賠案件270筆。經查,234筆賠案存在理賠核定超期限的問題。

但實際上,易安保險的麻煩遠不止理賠拖延症。這已是半年內第二次被監管層點名了,上次是今年7月份因為在網貸平臺搭售意外險,被銀保監會要求自查。

幾個月過去了,易安的自查結果如何呢?新金融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易安保險”發現,涉及的投訴幾乎都與“貸款強制綁定保險產品”有關,不少投訴都發生在最近兩個月內。“任性貸搭售保險拒絕退保”“未經同意強制給貸款用戶買保險”“變相砍頭息,強綁易安保險費”,諸如此類。

一位叫付小榮的投訴者稱“自己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向網貸平臺借款後,被劃扣一筆錢,購買了遠高於市場價的易安保險借款人意外險,並且保費還被計入還款總金額。網貸平臺將借款人購買保險的費用算在借款金額之內進行提前扣除,實際上相當於變相收取了高額利息。而且現在貸款結清卻處理不了退保”。

作為曾經創造了首年即盈利奇蹟的互聯網保險公司,易安早已失去了往日光環。根據數據顯示,易安2018年虧損1.99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亦分別虧損1.64億元、0.97億元、0.47億元。

虧損壓力下的易安選擇了雖備受詬病卻能迅速衝高業績的網貸捆綁銷售合作模式。不過,互聯網借貸平臺整頓風暴持續加上銀保監會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加大,易安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

廣發不“發”

一同被點名的廣發銀行則把投資者的本金虧個底掉。通報顯示,2012年,廣發銀行根據其內部《私募股權基金(PE)代為推介合作產品方案》,在行內代為推介私募股權基金。基金於2019年8月到期,出現賬面浮虧,且到期無法收回投資本金及收益的情況,引發消費者投訴。

經查,廣發銀行存在5個方面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未按照監管要求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未妥善保管推介過程文件資料;在對內部營銷人員的相關推介培訓材料中,未提及並分析基金產品可能對該行以及投資人產生的風險;在准入環節未能嚴格執行產品方案相關要求;等等。

其中最為誇張的是,廣發銀行的內部營銷人員推介培訓材料中,居然提及“年化複合收益率:根據基金項目池儲備項目測算,該基金年複合回報率可以達到62%-71%……分紅措施:每年可分配利潤的90%並進行強制分紅”。

通報中所涉及的私募基金是2012年廣發銀行引入的“中金潤合”及其平行基金。資料顯示,該基金管理人為中金創新(北京)國際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創新”)。

根據官網顯示,中金創新目前管理股權投資(PE)基金、併購基金、PIPE基金等各類投資基金及信託計劃60餘隻,聯合管理資產規模達人民幣230餘億元,管理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資委、地方政府的股權投資基金(含國家引導基金)近8億元,管理了保險資金30億元。

資料顯示,中金創新成功案例包括“成功發行萬家共贏中金併購基金,攜手湘鄂情併購中視精彩”“祥雲飛龍估值63億元借殼聖萊達”“中天能源估值22.6億元借殼長百集團”等介紹,儼然是一家活躍於資本市場的PE。不過,耐人尋味的是,相關上市公司的公告卻並未將中金創新列為交易對手方。

據此前媒體報道,這家神秘基金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劉珂與新德隆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劉珂是上市公司新潮能源的董事長,曾出現在*ST德奧、中捷資源的定增對象之中,其控股公司還曾與斯太爾發行了斯太爾中金產業基金,一期規模達10億元。而新德隆系以梧桐資本為平臺,滲透入新潮能源、中捷資源、*ST德奧、斯太爾等多家上市公司。

新金融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中金創新對外投資企業多達13家,其中多家在近年來註冊資本發生重大變化。長沙先導硅谷天堂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近一年內兩次變更,從3780萬元變更為870萬元,北京中金同合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在2017年從5926萬元變更為2963萬元,北京中金景合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在近一年內從6118萬元變更為4228萬元;北京中金潤合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也是本次被通報中的基金,註冊資本近一年內從7070萬元變更為5370萬元;北京中金秉合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註冊資本近一年內從7070萬元變更為5370萬元……而武漢中鑫萬信投資管理公司在2015年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面對如此種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或許廣發下次選擇合作伙伴時,該好好擦亮眼睛了。

新金融記者:盛長琳

關注新金融傳媒微信公眾號(xjrcm1),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