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合資管被「點名」事件,看資管業如何在監管風暴下轉型升級

近年來,中國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得到了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攀升。但由於同類資管業務的監管規則和標準不一致,近年來資管存在部分業務發展不規範、監管套利、產品多層嵌套、剛性兌付、規避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等問題。央行發佈資管新規,十分嚴厲,致力於化解資管領域金融風險。

此次資管新規的主要變化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統一監管標準,防範監管套利從分業監管向注重功能監管轉變,體現了穿透式監管特徵;二是避免資管業務淪為變相的信貸業務;三是明確禁止資金池業務;四是統一計提風險準備金;五是打破剛性兌付;六是控制資管產品的槓桿水平;七是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等。

除去新規制定的內容更加全面多元化以外,伴隨著的一系列的“點名”批評也隨之而來。就近期,中基協公開批評了和合資管一事也引來行業和媒體的關注和熱議。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和合資管被“點名”事件,也正是因為處於政策調控風口浪尖上的關鍵時期,監管頻頻向持牌資管金融機構公佈紀律處分決定的目的在於規範行業發展,整頓行業亂象,引導消費金融走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

因此就監管層此舉的良苦用心而言,如何在監管風暴下轉型升級也成為行業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嚴格的風險控制體系

實行五級風險控制機制,專門設立項目部、風險控制部和風險管理委員會,實行“產品採集與風險審核相分離”的原則,做到獨立審核,標準控制,流程管理。

引進優秀的投研團隊

形成一支涵蓋產品設計、投資管理、客戶服務等資產管理業務的專業團隊。核心投研人員需經歷過不同經濟週期和市場週期的考驗,形成穩健的投資管理風格,具有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可有效把握資本市場快速成長的時機,根據不同投資標的的特徵、行業情況、風險判斷和資金規模,提供穩健和風控至上的資產管理服務。

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提高風險意識,做到早預期、早發現、早處理的同時,也需要在新形勢下注重創新,不斷髮展運營張力,才能在監管風暴下穩住陣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