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殘疾貧困戶 今日致富“帶頭人”

湘潭在線11月15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鄔雅琳)11月14日,湘鄉市潭市鎮新天村,村民李華平的電話響個不停。“都是來問稻穀價格的。”李華平說,他的水稻種植合作社正在銷售晚稻,每百斤120元,賣得不錯。李華平是一位殘疾人,他的右手自肘部以下沒有了,左手有些萎縮而且不能伸直,他用右手上臂夾住手機,左手操作掛斷電話,有些彆扭但很熟練。

受傷致殘,重新出發

42歲的李華平,開了一間農資店、一家超市,是水稻種植合作社的“社長”,帶領200多戶村民種植優質水稻,義務幫扶10多戶貧困殘疾家庭脫貧。他皮膚黝黑,高大壯實,說話做事風風火火,是個敢闖敢拼又熱心熱情的壯年漢子。

27歲之前,李華平和很多農村孩子一樣,在沿海打工。幾年間,結了婚,有了孩子,在老家建了新房,一切都在朝著美好的方向前進。2004年,李華平遭遇一場電擊事故,失去了半隻右手,左手也變形萎縮,只能回到家鄉。離家打工多年,李華平對農村和農活都不再熟悉,一切要重新開始。2006年,李華平開了一間農資店。那是國家取消農業稅的第一年,李華平覺得,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一定會越來越高,也一定會帶動農資的需求。

又過了幾年,國家進一步扶持鼓勵發展現代農業,種植養殖業的專業合作社多了起來。李華平考慮了很久,打定主意發展優質水稻種植,2013年12月創辦了旺華水稻種植合作社。“種田,如果種幾畝確實不划算,把自己的人工算進成本的話,甚至是虧本的。種得越多,批量購買農資、批量收割,節約了成本,收入就越高。”

作社創辦之初,流轉了60畝農田。李華平利用自己做農資生意的信息和渠道,選購優質稻種、肥料、農藥,當年就獲得了初步成功。通過種田,2016年,李華平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2018年,李華平種了200多畝田,種田的純收入超過了10萬元。

扶貧助殘,一幫到底

自己脫了貧,而且有了一定的收入,李華平開始義務幫扶殘疾貧困村民。“可能是同‘命’相憐吧!我知道他們的難處,也知道哪些事情是他們能做的,能幫就幫一把!要幫就幫到底!”而且,李華平記得鄉親們的情。他受傷致殘後回鄉,因為身體的殘缺和對未來的擔憂,一度萎靡不振,心理也有障礙,怕看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幾個月都不肯出門。“都是大家幫我,開導我,鼓勵我,我才走出陰影,重新站了起來。”他希望,就算自己能力有限,也可以為大家做點什麼。

種田要多種才能賺錢,但多種田要資金,而貧困戶缺的就是資金。53歲的劉翀和李華平是一個村的,1歲時因小兒麻痺症導致雙下肢殘疾,不借助雙柺根本無法直立,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華子找到我,勸我加入合作社。他知道我家的情況,告訴我沒有本錢沒關係,他先給我墊上,等我賣了谷再跟他結算。”聽到這樣的話,劉翀有了底氣,流轉了村民的30多畝田種水稻。李華平從自家的農資店裡拿出種子、肥料、農藥,把這些東西一趟一趟送到劉翀的家裡或者田邊。不同的品種,拋秧、施肥、打藥、扮禾,要求也不一樣,李華平都會一一提醒。要扮禾了,李華平喊師傅開著收割機來。穀子多了家裡沒地方存放,李華平立馬請人上門收購。當年,劉翀家就實現脫貧,僅種田一項人平純收入接近7000元。劉翀說:“不是華子這樣幫我,我沒能力種這麼多田,不會這麼快就脫貧。”

不僅是本村的殘疾貧困戶,鄰村的李華平也願意幫忙。44歲的曹盛良是新石村村民,小時候一次意外導致左眼被摘除,他的妻子是智力殘疾,他們的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李華平有一次聽到曹盛良家的情況,到他家鼓勵他多種些田。2018年,曹盛良種了20多畝水稻,今年種了30多畝。“華子幫我們真的是一幫到底。每次有事我打電話給他,他都是不厭其煩地教我,電話裡解決不了的,他就過來當面指導。扮了禾他又請人到我家來收谷,也不要我費心去賣了。”劉翀和曹盛良說,結算的時候,李華平說種子化肥農藥這些按進貨價來算,每畝比賣給別人的要便宜一百多塊錢。

2018年,李華平的合作社服務範圍接近800畝。在他的幫扶下,潭市鎮新天村、新石村的10多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逐漸擺脫貧困。他說,只要大家願意加入合作社,他都歡迎,他願意幫助更多的人,能幫的就幫,幫就幫到底。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